沙砾世界中的“河道工程师”
【缘起】:
“好玩”、“好自然”、“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天性,沙是大自然的产物,沙和水都是一种原生态、低结构、没有既定玩法的自然类材料,具有可塑性高、变化性大、可操作性强的显著特点。在沙水游戏中,幼儿不仅能运用多感官去感知沙、水的特性;在沙与水的“相遇”中感知干沙、湿沙、颗粒大小、温度高低等特点,提高感知力;通过挖沙、运水、塑形等促进大小肌肉及空间思维的发展;在自由想象与创造中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自主操作中获取成功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良好的态度倾向。对于天性“好玩”、“好游戏”的幼儿而言,沙水有着无限的变化可能,能支持他们“亲近自然,尽情游戏”。
天性使然,在与沙、水的深度接触中,我班幼儿对沙水游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中班下学期的幼儿已经熟练掌握基本工具的操作方法,他们或铲、或挖、或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中对沙水有了一定的了解与认知,对湿沙塑性方面经验更为丰富,就在幼儿与沙水尽情游戏的过程中,问题却也逐步浮现出来……
片段一:坍塌的河道
“河道怎么变成这样了?”贝贝自主穿戴好服装走进沙池便立即惊呼道。小雅闻声立即赶来:“怎么啦?”贝贝伸手指向沙池的中间位置,“我们昨天挖的河道坍塌了!”小雅惊讶道,“是谁破坏的?”乐宝也赶到了“案发现场”,靠近河道蹲下并抓起一把沙子:“快来看!”乐宝的呼声吸引了其他幼儿的注意力,纷纷用手摸了摸沙子,“咦?这沙子怎么这么湿?”“是雨!昨天晚上下大雨把我们的河道冲塌了!”孩子们很快便在激烈讨论中找到了“罪魁祸首”——昨夜的大雨。“我们的河道都已经挖好长了。”贝贝蹲在河道边垂下头小声说,小雅拍拍贝贝的肩膀,指着坍塌的河道说:“没事,我们再挖一条比它更坚固的河道!”说完便拉起贝贝走向河道中间,挥铲开始重新挖河道。
十分钟之后,一条蜿蜒的河道初具雏形,贝贝正要继续下挖时,天天拎着小桶路过,河道边的沙堆突然随着天天的脚步向下坍塌,河道瞬时被沙掩盖了一部分。贝贝见状立即停下挥铲的动作:“你把我们的河道弄坏了!”天天停下脚步并道歉。贝贝原谅后正准备继续挖,但在铲子触及河道底部的沙时,旁边的沙堆却也随之坍塌并将河道掩盖,同时小雅周边的河道也在同伴来回的走动中出现大小不一的坍塌,“哎,怎么这么不牢固呢!”小雅和贝贝望着被掩埋近半的河道叹了叹气,“怎么才能让它不坍塌,变得牢固呢?”
片段二:滚动的pvc管
小雅扭头四处张望,突然道:“对了!我有办法了!”说完立即向一旁的工具屋走去,随后拿出几根粗细不一的pvc管,“我们用这管子挡在河道的下面,这样沙子就会落在上面,不会塌到河道中间了!”贝贝听后接过小雅手中的pvc管走向河道,沿着河道两侧底部顺向摆放,“要往边上推一推。”贝贝一边摆放一边提醒身边的小雅。几分钟后,“好了,这下就坚固了!”小雅拍拍手上的沙子道。这时,天天再次运水路过河道边,贝贝紧张的盯着天天的脚步,见天天走过河道安然无恙时,便兴奋道:“我们的河道变坚固了!”小雅见状也高兴起来,“那我去用水管运水啦!”
贝贝见小雅去寻找水管,便再次检查河道底部的pvc管,用力将其往边缘推送,随着贝贝的动作,河道上半部分的沙堆却逐步松动,只听贝贝一声惊呼,沙堆彻底松动下落并推动pvc管,瞬时间,河道的一侧坍塌了,pvc管也被推到河道中央。此时小雅回来见状便询问道:“发生了什么?又被踩塌了吗?”“不是,我想再加固一些,但……”贝贝说。这时,“你们的河道还没有挖好呀”在不远处游戏的乐宝询问。“又塌了呗!”小雅摊了摊手。“怎么又塌了?”乐宝听后走近,看到pvc管道:“这个管子是圆形的呀!它会滚来滚去的,这个肯定不行。”闻言,小雅和贝贝相互安抚道:“没事,那我们再想别的办法吧!”
片段三:摇晃的石头墙
不一会,贝贝拿着几块石头、木板和布料回到河道旁,小雅指着石头说:“幼儿园的水池不就是用石头搭的嘛!”贝贝说:“那我们也试试!”说完便从工具屋中拿出小推车,来到材料区挑选石头。几分钟后,满载石头的小推车被合力推到河道边,贝贝搬起一块大石头:“这次一定要成功!”说完将石块摆放在河道底部一侧,小雅也搬起石块摆放在另一侧。“我们先弄一边的。”贝贝建议道,“我是男生力气大,我搬给你,你来垒墙吧!”小雅接过贝贝手中的石块尝试垒高。可石头形状不规则,石头墙摇摇晃晃,且不时有沙子从石头缝隙中落下。“有点不牢固。”小雅在将石块变换了几次方向后依然不稳固。“我来试试。”贝贝拿起摇晃的石块调整位置,几次尝试后石头墙不断掉落,“我先去看看水池的石头墙。”
贝贝走到水池边,伸手摸了摸水池的石头墙,“老师,这个把石头粘起来的是什么呀?”凸起的石头和硬硬的墙体引起了他的注意。贝贝询问一旁观察的我:“我发现每个石头中间都有这个硬硬的东西,是不是它把石头粘起来才垒高的?”经引导下,贝贝和小雅请来了园内的维修工人杨师傅咨询。原来,石头墙不只有石头,还有水泥呢!“原来是这样……”贝贝和小雅既惊奇于石头墙的构造,同时也有些失落。看着情绪逐步低落的他们,我装作疑惑的自言自语:“不知道外面的河道是什么样子的,怎么那么坚固呢?”“我今天去看看!”“我也去我也去!”贝贝和小雅闻言后道。
片段四:稳固的砖头墙
贝贝和小雅穿戴好服装直奔沙池,“小雅小雅!我知道啦!”贝贝兴奋的跟小雅说,“外面的河道是用砖头搭起来的!”小雅闻言也说:“我也知道啦!昨天我爸爸也带我去看了”俩人说完相视一笑,“那我们赶紧开始吧!今天一定要成功!”小雅和贝贝共同将河道中多余的沙清理完,并在杨师傅的帮助下运来一批实心红砖。
“我们先把砖头垒起来试试看吧!”贝贝戴上手套将红砖放到小推车上运到河道边。小雅正将红砖沿着河道底部边缘连接,很快两条“砖头墙”的基座便完成了,贝贝和小雅继续往上垒。红色的砖头墙引起了周围同伴的注意,不时有幼儿戴上手套加入了“搬砖造墙”的队伍。很快,红砖已经垒高到了河道半高的位置,“这个砖头不能分开太远,不然沙子会漏出来的!”贝贝一边运砖一边提醒垒砖的同伴注意砖头间的缝隙。
十五分钟左右,贝贝拿起最后一块红砖轻轻的垒上去,“我们的河道完工了!”这条深约半米宽约四十厘米左右的蜿蜒河道终于完成了!在河道两侧有着两道亮眼的“红色砖头墙”,贝贝和小雅进入河道中,伸手将凸出的砖头调整好位置,“这次坚固了吧!”贝贝道。小雅伸手推了推,见砖头墙纹丝不动便说:“嗯!这次的很坚固哦!河道不会再塌啦!”俩人在河道中击了个掌:“完工!接下来就开始运水啦!”
“玩”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而每个孩子也都是出色的天生玩家。《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指标”中指出:“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相信每一个幼儿都是积极主动、有能力的学习者。”因此,沙水可塑性高、变化性大、可操作性强的特性,使得幼儿对其充满了好奇心与探究兴趣,而我班幼儿在这场与“沙水”的深入探究中,虽然构建“河道”的过程并不顺利,源源不断地产生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问题解决上也不尽如人意,但身为教师,我在其中看到的是幼儿在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中所不断获取的有益经验,看到的是幼儿不断探究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乐观积极的态度,同时我也从中收获了难得的教育经验与启发:
1.关注生活,在生活中抓住宝贵的教育契机。
正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所提出的:“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源于一场大雨的沙水探究活动正是体现了生活中偶发事件的教育力量。让幼儿在深挖、坍塌的反复过程中再次深入感受、思考、探究沙水之间的关系,同时教师以观察者的身份抓住宝贵的教育契机,发现幼儿的wow时刻,在幼儿产生消极情绪、主动询问时,进行隐形引导并给予必要的鼓励与支持,这过程不仅体现的是教育契机的重要性,其实也是幼儿自主学习,获取自我发展的过程。
教育契机是宝贵的,身为教师,我们要关注幼儿的日常生活与游戏,要沉下心去观察幼儿,更要敏锐的发现他们的需要或所遇到的困难,发现和支持幼儿有意义的学习,把握良好时机,积极的观察、引导,以支持他们从中获取有益的经验和宝贵的经历。
2.注重发展,在发展中看见幼儿的学习品质。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须的宝贵品质。”深度学习是一种高阶思维模式,是用批判性眼光反复尝试、辩证思考、不断建构的持续认知探究活动。幼儿在沙水游戏中的深度学习,是幼儿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式学习。从幼儿与沙水互动过程的表面上看,这是一系列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但从幼儿终身学习与发展的深层来看,这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的重要体现,有利于幼儿形成宝贵的学习品质。幼儿真正的主动探索和学习就是从问题开始的,重视幼儿学习品质的培养,就是重视其终身学习与发展。
通过这次的探索,沙水游戏的问题是不是全部被解决了呢?当然不。但是我们要明确并相信,相较于结果,孩子们在探索过程中所获取的经验、所培养的良好品质才更独特,更具有价值。
3.有效支持,在支持中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最大限度的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作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支持者、引导者,在整个探索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幼儿在前,教师在后”,充分尊重幼儿主体性。在幼儿发现问题时,没有急于介入,而是让幼儿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探索欲望及学习兴趣,也正是因为教师的退后,幼儿才从中不断发现问题存在,更为积极的探索,获取更多的新经验,并不断转化、迁移、改造、构建。
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明确教师的角色定位,这是我们首要做到的。坚持通过观察与倾听,了解真实儿童,了解真实游戏,提供给幼儿真实所需要的环境和材料,并支持和鼓励他们积极探索、尽情游戏。只要幼儿感受自己被尊重,被允许,被支持,就一定会尽情的释放天性,带给我们无限的惊喜。
备用:每一次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都让他们在好奇与探索中收获成长。
雷切尔·卡森说过“知识的重要性远不及感受一半。如果信息是种子,日后可以成为知识与智慧,而感受就是沃土,种子必须在其中发芽生长。童年就是准备土壤的阶段。”绿树、蓝天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著名教育家蒙台梭利曾说过“教育的第一原则就是尊重儿童的自由天性,让他们在自然中成长”
当孩子走进大自然时他们会看到各种生命轨迹会听到各种奇妙声音会呼吸到最清新的空气会感受到最温暖的阳光
给予孩子拥抱世界的机会,让每一片草地、每一滴水珠都化为孩子心灵最好的滋养。
因此,利用自然中的自然资源,进行儿童自然教育,让孩子在大自然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体会到大自然的宽广和快乐,并使他们的天性得到解放。孩子们被好奇心所驱使,对大自然里的任何东西都充满了兴趣。四季交替,花木变换,各种活灵活现的小动物,多变的暴雨,多变的冰雹,五光十色的太阳、月亮、繁星,这些都是儿童的智慧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