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20日,“中华传统美育精神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暨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第二届联席会议在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宾馆召开,恒源祥美学文选书系之《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4》同时发布。会议由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联席会议主办、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忠伟、恒源祥集团党委书记顾红蕾、《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4》部分编委、作者,来自上海、天津、福建、辽宁、安徽、四川、云南、江苏、湖南、河北等十个省市美学学会的负责人及其代表,以及来自北京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等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百余人出席了本此盛会。
10月19日上午的开幕式在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宾馆水仙楼一楼百花厅举行,这里毗邻风景秀丽的胜利公园和具有丰厚历史底蕴的漳州古城。漳州在距今约一万年左右已有人类活动,后成为闽越族部落支系,后因唐代建造时州治地处漳江之畔而得名。一座充满文化历史的城市为与会嘉宾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充分展现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杏红教授主持开幕式。
闽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何绍福致开幕词。何校长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历史与成就,闽南师范大学成立于1958年,在近几十年内不断发展壮大,成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目前,学校拥有十八个二级学院,尤其是文学院在闽南文化与文学研究等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何校长强调了美育在培养健全人格和社会文明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促进美育事业的发展,持续培养更多具有高尚情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中华全国美学学会会长高建平教授书面致辞,由知名主持人、制作人、译文出版社首席知识官陈蕾代读。高会长提到美学是共同的事业,跨省联席会议促进了区域间的学术交流,这是推动美学研究深入发展的重要平台。他指出,中国美学在新时代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各美学分支都有卓越的研究成果,这为美学研究者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此次会议以“中华传统美育精神传承与创新”为主题,是总结传统美育精华并构建现代美育体系的良机。高会长还特别表达了对《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4》发布的热烈祝贺。
欧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王宁现场致辞。他首先热烈祝贺会议的召开,强调上海交通大学不仅在理工科领域享有盛名,也同样重视人文学科的发展,培养了许多著名的人文领域人才。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是一个国际性跨学科平台,致力于推进中国人文学术国际化,目前取得了显著成效。王院长特别提到,上海交大人文艺术研究院与恒源祥集团共同推动的“中国当代美学文选”项目已持续三年,彰显了其对美学研究的长期承诺。他希望通过此次会议的交流与互动,进一步促进中国美学事业的发展。
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联席会议主席、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祁志祥现场致辞。祁教授首先热烈祝贺会议的召开,并向与会嘉宾致以诚挚欢迎。他详细介绍了闽南师范大学的特色与成就,强调此次会议的举办不仅有助于让与会学者感受和了解闽南师大的特色与风采,而且有助于促进闽南师大与全国学术界的联系。祁教授特别感谢了闽南师大文学院、福建省美学学会以及恒源祥集团的辛勤付出。祁教授指出,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联席会议旨在突破区域限制,通过跨省市协作,推动中国美学事业的发展。本次会议以“中华传统美育精神的传承与创新”为主题,中华传统美育寓教于乐的精神对今天的国家和社会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焕发新的生命活力。此外,祁教授介绍了《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4》的项目发展情况,持续推进反映了我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最新动态与主要成果。
福建省美学学会原会长、厦门大学文科期刊总编辑杨建民现场致辞。杨教授强调,美育应以情商为引领,并结合个人经历讲述情商在教育和人格培养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在教育中,情商比智商更为关键,能够塑造健全的人格和完善的人格力量。此外,杨教授提出了美学研究的三个维度:问题、学理和创新,并引用鲁迅研究中的创新案例,强调美学研究中的未完成度和创新空间,鼓励学者们不断探索和突破。
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联席会议理事长、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忠伟在开幕致辞中表达了深刻的感悟和期待。他分享了在漳州古城的所见所闻,表示此次会议不仅是一次高水平的美学交流,更是一次学习的机会。陈董强调21世纪是美学经济时代,美学与经济的结合开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篇章,覆盖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领域。通过对中国美学的研究,可以深入理解“美”的多维内涵,并通过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人类提供更美好的生活方式。品牌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美学的融入,美学经济将成为品牌创新驱动和国家经济战略发展的重要路径。本次《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4》凝聚了中国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一批美学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有助于推动美学研究的交流与发展。恒源祥自1927年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美学实践与品牌建设,见证了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并一直致力于探索生活美学的道路,期待在即将到来的品牌百年之际,与全国美学界同仁携手,共同推动中国现代美学事业的繁荣发展,为全球消费者提供更美好的生活体验。
期间,欧洲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当代美学文选编委会主任王宁为《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4》新书发布揭幕。
大会发言第一场由福建省美学学会会长、福建师范大学伍明春教授主持。
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联席会议主席、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兼职教授祁志祥分享了“坚持美育研究中的辩证唯物论”的主题报告,深入剖析当前中国美学和美育研究现状,强调了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在美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祁教授指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强调客观本质与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对于美学和美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呼吁在美育中坚持理性与感性的统一,强调形象教育和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以价值规范追求快乐,创造美好的社会和个人生活。他倡导汲取中华传统美育精神的精华,以辩证唯物论为指导,推动美学和美育的进一步发展。
安徽省美学学会会长、安徽大学教授宛小平回顾了中国美学和美育领域的重要人物及其作品,并特别提到朱光潜和丰子恺对中国美学的巨大贡献。宛教授指出,朱光潜的美学理论强调美是一种情绪的意象化,而丰子恺则强调审美体验中的瞬间感悟,通过对这两位学者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传统美育精神,提升当代美学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知名主持人、制作人、译文出版社首席知识官陈蕾表示,美源于生活的创造,虽然并非每个人都是艺术家,但每个人都对美有着深切的渴望。每天我们都在开拓新的生活,塑造美的形象。
江苏省美学学会会长、南京艺术学院教授樊波的发言内容由陈蕾代读。樊教授表达了对福建省美学学会和闽南师范大学的感谢,指出尽管中国各省美学学会的发展不尽相同,但对美的追求和理论研究始终未曾松懈,并且成果丰硕,期待江苏省美学学会也能贡献力量,共同推动美学事业的发展。
闽南师大美育研究中心副主任黄金明教授表示,闽南师大美育研究仍在起步阶段,但近年来在中文教育与美育结合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黄教授分享了学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信息化和中国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通过美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实践经验,并重点介绍了学校通过创建多功能实训室和营造高雅人文环境,推动美育浸润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努力。他强调,美育不仅是知识传授,以美其身,更是精神成长的重要环节。
辽宁省美学学会会长、辽宁大学教授徐迎新作了《心理学研究与朱光潜民国时期的美育思想——兼论后审美时代的美育》主题分享,指出当代美育应超越单纯的艺术教育,注重审美体验与生活实践的结合。徐教授呼吁在中国人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基础上,共同努力让中国人美起来。
云南省美学学会代表、云南师大文学院教授李立围绕“知识生产互动视域中的民间审美话语及教化”,通过村落艺术遗产案例,阐述民间艺术从生活现场到学术文本,再回到民间的知识流动过程。他强调,美学不仅是哲学思考,更应融入民间,关注民众的审美需求与文化传承,推动美学话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发展,美育不仅在课堂,更应在生活实践中得到最生动的体现。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李圣传探讨了尔湾学派的美学理论与艺术批评,通过与西方批判理论的对话,提升中国美学话语的创新意识,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和艺术家的创造性表达,为中国当代美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最后,由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赵勇进行了深入评议。赵教授高度评价了李圣传研究员对尔湾学派的介绍,认为其为中国美学话语带来了新知。同时,他对李立教授探讨民间文化艺术的文化传承案例表示赞赏,对黄金明教授展示的闽南师大文学院在美育方面的成功实践表示肯定。此外,赵教授还对宛小平教授和徐迎新教授关于朱光潜先生美学思想的分析给予肯定,特别是徐教授提出的“美起来”的倡导令人印象深刻。最后,赵教授赞叹祁志祥教授对中国美学的信奉与发扬,充分展示了其对美育的热情和深刻理解。
大会发言第二场由福建省美学学会副会长、闽南师大文学院胡明贵教授主持。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刘俐俐通过经典文本的分析实践,阐述了美学对企业的意义及其对美育和经济的双重影响。刘教授强调美育应有底线和导向,呼吁在审美功能与实用功能间找到平衡,扩大审美对象的范围,提出美育应在底线操守与理想导向间实现务实推进。
福建省美学学会会长、福建师大教授伍明春就现代诗教的重要性和发展提出了精辟见解。现代诗教不仅是弘扬中华传统美育精神的重要路径,还能涵养现代中国人的审美趣味。伍教授指出,现代诗歌可成为年轻人的精神伴侣,并通过新媒介和人工智能等传播手段,拓展现代诗歌的影响力,呼吁在当代美育中更多关注现代诗教。
北京师大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赵勇对审美意识形态论进行了深入探讨。赵教授指出,随着时代的发展,审美的概念已不再纯粹,受到资本和商业的影响,审美意识形态需要重新审视,呼吁在继承和发展传统美育精神的同时,应重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批判的丰富内涵,以更全面地理解和阐释当代文学与文化现象。
浙江工业大学美学研究中心教授金雅分享了她关于人生论美学美育的长期研究和深刻见解,并提出人生论美学美育的三大核心维度:大美、美情、无我。人生论美学是美育的重要理论基础,不仅追求理论上的创新,更强调在实践中实现美的价值。
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联席会议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韩振江作了“生命论美学的哲学逻辑”的主题分享。韩教授从宇宙观、人论、人心及审美四个维度,深刻探讨了美的本质。他指出,在中国哲学中,宇宙是充满生命力的整体,而人是其中具有自觉意识的存在。人心则是理性与情感的结合,审美活动是生命自由的自我表现,是生命力的快乐呈现。韩教授的发言不仅丰富了对美学的理解,也为中华美育精神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深刻的哲学依据。
厦门大学教授苏琼围绕“林语堂平和的生活美学观”,深入阐述了林语堂在《生活的艺术》中提出的平和生活美学观,解析了其对中国文化延续四千年不间断的根源理解。林语堂的美学观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讨,展现了中国文化中平衡和谐的审美观,倡导智慧与快乐的生活态度,为理解中国传统美育精神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本场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研究员李圣传进行评议,他以“情怀”和“命题”两个关键词,高度评价了刘俐俐教授和赵勇教授深厚的学术情怀,而金雅教授、韩振江教授、苏琼教授与伍明春教授的发言则围绕具体命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示了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极具启发性。此外,苏琼教授对于林语堂生活美学观的研究令人记忆犹新,期待苏琼教授的进一步研究,为构建中国生活美学的学派作出重要贡献。
19日下午,分别在水仙楼、天宝楼进行了分组讨论,小组发言汇报由联席会议秘书长、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教授韩振江主持。
上海理工大学艺术系主任李花,联席会议副秘书长、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潘端伟,闽南师大文学院教授梁结玲,闽南师大文学院副教授刘玉杰代表各小组发言汇报。
10月20日上午,“中华传统美育精神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暨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第二届联席会议继续在漳州宾馆水仙楼百花厅举行。
大会发言第三场由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联席会议理事、恒源祥集团党委书记顾红蕾主持。顾书记以家喻户晓的“羊羊羊”广告开场,并以“羊大为美”进一步介绍恒源祥在美学道路上的探索与实践。
天津市美学学会会长、长江学者、南开大学教授周志强围绕算法情感、幽灵形象和“芯”文艺三个关键词,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文艺创作和审美体验的深远影响。周教授强调,人工智能具备超越人类的数据感知力,能够通过分析海量数据进行精准判断,但这也带来了幽灵化形象和数据保守主义的潜在风险,未来的文艺创作可能会因人工智能而发生革命性变化,甚至改变人类的审美标准和创作方式。
重庆市美学学会会长、中南大学教授寇鹏程围绕“中国传统美学的情感模式与质量”进行了分享。寇教授从《人间词话》出发,探讨了境界、意境和情感的关系,强调真情感在文学和艺术中的重要性。他指出,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和确立真实、自然的情感表达,避免被技术化、程式化的情感模式主导。
河北省美学学会秘书长、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范宇光以“汉字书法呈现方式的历史演变”为题发言。范教授梳理了汉字书法从最初的画、刻、铸,到后来的写和现代的打字等五种主要呈现方式,深入探讨了每种方式的历史背景和技术支持。他强调,无论科技如何发展,都应守护汉字书法的核心价值,保持对书法之美的传承和感知。
湖南省美学学会会长代表、长沙大学副教授张绍时的发言围绕先秦之“象”与中国古代美学的思维方式和言说方式。张教授探讨了中国古代美学与西方美学在思维和言说方式上的差异,强调中国美学注重直觉感悟和诗性表达。
澳门理工学报编辑桑海的发言主题为“跨文化视野中的石头与生命”,深入探讨了中国文人在历史上对石头的特殊热爱及其文化意义,强调石头在中国诗歌、绘画和园林中的重要地位。
本场发言由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文学院教授肖国荣进行评议。肖教授指出,本场发言展示了三个突出特点,首先是研究目的明确,聚焦中国问题,问题意识强烈,特别是针对AI时代的文艺挑战和传统文化的守护,如周志强教授和寇鹏程教授的发言;其次,研究内容强调中华美育基本理论的建构,立足传统文化资源,如张绍时教授和范宇光教授的探讨;第三,在研究方法上突出中西文化的比较与对话,以形成更进步的审美观,如桑海编辑的跨文化视野中的石头与生命研究。肖教授呼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保持问题导向和文化自信。
大会发言第四场由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联席会议理事长、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忠伟主持。
闽南师大文学院教授胡明贵作了题为“死亡凝视下的中国人生命智慧与新文学的审美表达”的分享。他强调,死亡不仅是生命的终结,更是文学和哲学不断探索的核心主题,他引述了鲁迅、屈原、莎士比亚等中外文学大师的经典作品,阐述了死亡叙事在文学中的重要性。胡教授的发言视野广阔,思想深邃,为与会者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和启示。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高迎进围绕“传统智慧与现代知识在空间审美中的关系”,以传统园林的游廊为例,探讨了传统美学在现代空间艺术中的表达与转化。他介绍了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和视窗概念,将传统文学修辞转化为视觉与空间语言的方法,揭示了园林设计中隐含的审美意图和智慧。高教授的发言不仅为理解传统园林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现代审美实践与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支持。
中南大学音乐舞蹈系书记、教授龚倩在发言中表示,舞蹈美育能够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通过情感性、情境性、浸润性和趣味性等特点,与大学思政教育形成通融互补,她从历史、理论和现实三个层面阐述了二者融合的内在逻辑,展示了如何通过红色文化、中国古典舞蹈、非遗民间舞等内容的融合,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与文化自信。
上海财经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阮弘对上海财经大学美育工作进行了分享汇报,阮主任详细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在美育教学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果,为高校美育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
深圳大学教授黄永健以“人生论美学实践——以松竹体十三行汉诗(手枪诗)创作为例”为题,分享了其关于诗歌文化创新的研究。黄教授强调,通过互联网时代的融合,汉诗文化得以传承和创新,推动中华文化的全球影响力。黄教授呼吁通过趣味教育实现人生的美学培养,让每个人成为艺术生活的享用者,推动中国成为艺术的国度。
福建师范大学研究员尚光一从唐诗中的海洋意象切入,探讨了福建海文化的独特底蕴、丰富的民族积淀和突出的海洋商贸特点。他强调,通过海洋文创的开发,可以将海文化融入日常生活的审美活动之中。海洋文化应通过创新创造融入现代审美需求,并与传统工艺相结合,专注于将海洋文化动态化、活态化。
四川省美学学会秘书长、四川美术学院副教授廖茹菡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探讨了公共艺术专业在美育方面的独特价值与挑战。廖教授强调,公共艺术应注重作品的公共性,通过将公共艺术打造为生活品牌,可以在日常环境中引入更多美学元素,提升社会整体的审美水平。
本场发言由上海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教授周韧进行点评。周教授高度评价了本次会议在美育与艺术实践相结合方面的深入探索,强调了美育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周教授指出,各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出发,展现了美育在文学、舞蹈、设计等领域的多样性与跨学科融合,讨论不仅立足国内视野,同时兼顾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为美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支持。
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联席会议理事长、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忠伟认为,美育不仅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养,更是未来职业生涯中的重要工具和资源。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美育在人类独特创造力和审美能力上的不可替代性愈发凸显,成为国家、企业、个人的重要发展战略。美育和美学已在大众心中扎根,日益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津市美学学会会长、长江学者、南开大学教授周志强主持闭幕式。
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大学教授黄永健将自己的画作赠予闽南师范大学及恒源祥集团,还现场为恒源祥作了一首十三行汉诗《恒源祥:泛爱众 美天下》。
恒源祥
高大上
美美与共
羊羊增上
盛典劳伦斯
世博发千祥
恒爱无远弗届
可可西里羚羊
品牌战略铸伟绩
文化转型再康庄
文学星
香山廊
一带一路秀芬芳!
安徽省美学学会会长宛小平教授预告了承办2025年第三届全国部分省市美学学会联席会议的计划。
联席会议主席祁志祥教授作会议总结。
《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4》简介
《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4》属于“中国当代美学文选”第三辑,“恒源祥美学书系”第四辑,由上海市美学学会、上海交通大学人文艺术研究院负责选编,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该文选图文并茂,力图以“年选”形式全面反映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最新动态和成果。
《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4》本着分开成文、合成为书的编辑思路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老中青学者相结合的编选原则,从全国近期的美学论文中选取30多篇优秀成果。获选文章一般压缩在万字以内,以保证在有限的篇幅内有更多的成果入选。主编对入选文章按照以类相从的原则分章排序,设立章、节、小标题三级目,部分论文题目及小标题适当加以调整或增补,力图体现选文之间的有机联系。每章前加“主编插白”作简要导读,也适当生发评论,希望形成一种对话的张力,增加读者的阅读兴趣。全书分为十章,分别围绕“审美与现代性”“学科反思与体系建设”“美的本质与艺术本体”“世界文学与东西交流”“经典阐释与礼赞前贤”“文艺理论的历时观照”“文艺评论及其话语更新”“艺术哲学及其历史回顾”“生活美学与身体美学”“品牌美学”等问题进行探讨,较为全面地呈现了中国当代美学的研究动态。选文作者不仅有钱中文、高建平、王宁、曹顺庆、陈晓明、王一川、姚文放、陶东风、蒋述卓等资深学者,还囊括部分省市美学学会的会长和新锐学者,极具学科代表性,是了解中国当代美学研究成果及动态的必备参考资料。
编委会成员阵容豪华强大,具备广泛的代表性。这就使得文选具有了相当的权威性。全书在内容呈现上主题鲜明、言简意赅、雅俗共赏,体现了美和艺术的思考,兼具思想性和可读性,为广大读者全面把握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动态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本文选的封面插图来源于恒源祥以中法建交六十周年和巴黎奥运会为契机,携手法国新生代全能设计师Cécile Vico推出的“恒源祥·炬龙成祥”生肖礼盒的主视觉画面,色彩运用充满了浓厚的东方韵味和法式浪漫,结合恒源祥海派文化基因与法式经典代表色——红、白、蓝,形成了中法共创,兼具东方神韵和西方风情,以此致敬中法盛世年。让艺术设计与海派生活美学巧妙结合,将时尚提升至新的高度,连接中法情谊,传承古今之美。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当代美学文选2024》收录了恒源祥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忠伟发表于《艺术广角》2023年第2期中的《现代化视域下品牌美学的构建研究》,该文以恒源祥的品牌美学实践加之理论提升。品牌既是一个商业问题,也是一个美学问题。真正的品牌在设计生产环节有“美的规律”的考量,在消费环节可触达消费者的内心并感到快乐。文中提到,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核心能力的综合体现,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象征,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的消费审美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对美好生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在现代化发展的新征程中,品牌美学对新时代生活样式的重塑是满足和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理想的重要手段。生活样式的重塑是品牌美学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品牌美学建设对提升品牌的整体价值也具有重要作用。陈董的文章阐述了在现代化视域下品牌美学构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基于生活样式重塑品牌美学实践体系的路径构想,为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进行品牌美学建设提供了实际指导,助力品牌提升整体价值,帮助其理解品牌美学在现代化发展中的重要性。
本文选同时收录了恒源祥集团党委书记顾红蕾撰写的《恒源祥与法国的古今情缘》。文中详细描述了恒源祥自1927年创立以来,至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和巴黎奥运会举办之年,恒源祥如何与法国建立深厚的文化交流,以及恒源祥让品牌在文化、艺术等领域通过持续创新,展现其对“中国式时尚”的独特理解。恒源祥不断推动中法文化交流,展望未来,将继续在全球舞台上书写辉煌篇章。
据悉,本次文选发布暨研讨会得到中国新闻网、美中时报、文汇读书周报、福建日报、闽南师范大学官网等媒体的关注和报道。
图:朗戈传播
文:集团文化品牌研究院
审 核:顾红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