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欢迎点击上方「Pubpeer」↑关注我们!
2024 年 7 月,《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发表了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研究团队的论文,研究单位为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口腔颌面修复与再生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论文称发现 CYP4A22 功能缺失会导致一种新型维生素 D 依赖性佝偻病(VDDR1C) ,第一作者为段小红,还有张艳丽、徐韬云等人。
然而在论文发表后,期刊收到质疑信。信中指出,研究中在东亚家庭里鉴定出的 CYP4A22 变体(c.901del, p.Glu301Argfs*80 (NM_001010969.4)),可能并非新型维生素 D 依赖性佝偻病的病因,而是该人群中普遍存在的常见等位基因变体。同时认为先证者和患病母亲的临床特征更像是低磷性佝偻病,而非维生素 D 缺乏 / 依赖性佝偻病。
收到质疑后,作者团队进行了额外的基因分析,结果在磷酸调节内肽酶 X 连锁(PHEX)基因中发现了一个结构变异,这与先证者和母亲的 X 连锁低磷性佝偻病诊断一致,而这个变异是作者团队最初使用的方法未能检测到的。此外,还发现 CYP4A22 c.901del 在东亚人群中的次要等位基因频率(MAF)为 4.094%。
由于该期刊是出版伦理委员会(COPE)成员,在发布关注声明后,基于上述分析,期刊主编、美国骨与矿物质研究学会以及作者团队,依照 COPE 指南最终决定撤回这篇论文,认定已发表的研究结果不可靠,但此次撤稿并不代表对作者及其工作的否定。2025 年 1 月 28 日,撤稿声明正式发布。
Retraction of: CYP4A22 loss-of-function causes a new type of vitamin D–dependent rickets (VDDR1C) | Journal of Bone and Mineral Research | Oxford Academic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9873438/
来源:公众号pubpeer原创,文章涉及作者姓名都为音译名字;转载贴子请注明出处,若没注明pubpeer公众号出处,构成侵权。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Pubpeer,专注科研工作者。关注请长按上方二维码。投稿、合作、转载授权事宜请联系本号,回复2025,微信ID:BikElisabeth 或邮箱:Pubpeer@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