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其七)
[唐]刘禹锡
八月涛声吼地来,
头高数丈触山回。
须臾却入海门去,
卷起沙堆似雪堆。
诗词天地
1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有“诗豪”之称。曾任监察御史,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刘禹锡和柳宗元交谊深厚,并称“刘柳”,晚年与白居易唱和甚多,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寄托手法。主要作品有《陋室铭》《乌衣巷》《望洞庭》等。
2
《浪淘沙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组诗作品。第一首演绎神话传说,第二首用象征手法表现爱情经受磨难,第三首写世事流变之理,第四首写游子情怀,第五首描绘锦江风情,第六首揭示劳作与享受的不平,第七首描绘钱塘江潮,第八首写迁客情怀,第九首再写世事流变之理。这是民歌体诗,既通俗易懂,又非常纯正,无浮华之词。
本文所选为刘禹锡《浪淘沙》第七首,写的是八月十八钱塘江海潮涨落的壮观景象。
3
(插入学生音频)
4
八月的钱塘江潮惊天吼地而来,数丈高的浪头冲向岸边的山石又被撞回。片刻之间便退向江海汇合之处回归大海,大浪卷起的座座沙堆在阳光照耀下像洁白的雪堆。
5
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这首描绘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的诗歌,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八月钱塘江潮的磅礴气势和壮美景观。全诗不事雕琢,流走飞动,而又紧凑洗练,显示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才能。整首诗通过对钱塘江大潮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同时,也寓含了诗人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在诗人看来,自然的力量是无穷的,而人生亦是如此。只有像潮水一样,勇往直前、不畏艰难,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6
中国诗词短小而精悍,拥有着无穷无尽的力量。古人写诗最注重讲究“炼字”。“炼字”即诗人运用简练、生动、含蓄、优美的字词进行锤炼与搭配,从而使诗歌的意境更加深远精妙,将诗人的情感刻画得更加入木三分。希望西康暖少年能多读诗,读好诗,继承并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心!
撰稿:尚洁文
校对:宋航
编辑:韩啸宇
审核:陈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