惬意浦锦
版权归原微信号所有
编辑=浦锦君 |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张乃清,闵行区文史专家。长年研究乡土历史文化,著有《上海闵行文史丛书(第一辑10卷,第二辑11卷)》《人文闵行丛书4卷》和《上海闵行非遗丛书》10多卷。史海钩沉,“今日闵行”与张乃清老师携手推出“乃清叙史”,让我们在一段段闵行史话中,感受江南人文的魅力——
2008年5月,“套板葫芦制作技艺”被列入闵行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浦江镇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中心被列为该项目的保护单位。
不是所有的葫芦制品都叫套板葫芦。明清两代,“范制葫芦”极受皇室喜爱,称为“匏器”。清代晚期,“范制葫芦”流入民间,许多文人雅士喜爱把玩。虽说葫芦种植不难,但要在其生长过程中悉随人意,“半人工半天然”地成为一件艺术品,其制作工艺复杂,“范制葫芦”成品极为有限,素有“千模难出一精品”之说。在江南地区更为罕见,史上仅在上海县陈行地区(今属闵行区浦锦街道)曾有所流传。
陈行秦氏范制葫芦
清嘉庆至光绪年间,陈行老镇秦始道(字贯卿)书法韶秀,尤善画梅,在所居住的“玉涵堂”寓所种植葫芦,尝试自制葫芦器。儿子秦再增(1851~1938,字杏坪)从小看样学样,还尝试翻新花样,将所制葫芦器作为独家手作礼物赠给贵客。父子俩“植葫芦二株,预制套板,镂刻花纹,俟其初实笼之,使成方长、六角、八角,人物、花鸟、篆隶纹悉现,惟妙惟肖,巧夺天工”。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称:“长柄葫芦鹤颈同,古传此种出江东。我家套板翻新式,篆隶书精花鸟工。”
陈行秦氏范制葫芦主要流行于清代晚期,本地俗称“套板葫芦”“艺术葫芦”,制作技艺高超,文化品位脱俗,被乡人视为珍贵宝物。1921年《陈行乡土志》特产篇记载:“套板葫芦。当葫芦初结时,套之以板。霜降实坚,摘下去皮,色如象牙。式则四方长方,六角八角。纹则篆隶花鸟,细若刻镂。贵游子弟,购置书斋,珍逾拱壁。陈行秦贯卿独擅其长。”
玉涵堂套板葫芦模板
陈行秦氏玉涵堂今貌
“套板葫芦”落户汇东村
近数十年来,“套板葫芦”几乎消逝,仅在陈行秦氏玉涵堂后人手中存有几件清代模板,因本地种植葫芦比较困难,这项技艺未能有效传承。
2019年,上海巨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列为该项目的扩展保护单位,确认郭海洋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套板葫芦”项目尝试恢复发展。
2003年,浦江镇汇东村开展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将正在起死回生的“套板葫芦”项目列为的一项新产业。
汇东村地处闵行区东南角。2023年,经过调研走访论证,汇东村决定引进资金投入少、种植要求低、附加产值高、发展空间大的“葫芦”产业,带动村民创业就业、增加村集体收入。现已盘活3亩零星土地资源,打造葫芦种植,并鼓励60多户村民在自家庭院种植了葫芦。该项目保护单位在汇东村正推进“套板葫芦制作技艺”的传承保护工作,鼓励村民参与葫芦生产加工,建立葫芦艺术展览馆,并计划开发葫芦特色食品、七彩葫芦研学路线等项目。“套板葫芦”在汇东村的落户和发展,有望成为非遗项目赋能乡村振兴的一个成功案例。
汇东村农家庭院种植葫芦
2023年5月,50多户村民领到葫芦苗开始种植,经过200多天精心呵护,大多数人家葫芦都长成了。2024年1月23日,汇东村举行了第一届“福禄汇东·共同富裕”农民葫芦集中收购暨“葫芦王”评选活动,首位“葫芦王”诞生,而其他农户种植的葫芦也被集中收购。
信息来源:惬意浦锦、今日闵行
往期回顾
- 惬意浦锦 -
想了解更多?
那就赶紧来关注我们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有问题请联系惬意浦锦
微信ID:gh_737add0316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