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活力迸发动力强劲的创新之城

时事   2024-12-18 11:54   山西  

点击蓝字关注“吕梁日报”

打造活力迸发动力强劲的创新之城

本报记者 李亚芝

图为金兰化工总控室。李亚芝 摄

冬日时节,走进交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兰化工厂区,现代化工业的气息扑面而来,化肥造粒塔高耸而立,大小不一、粗细不同的原料输送管道铺设在半空中,连接起不同的生产环节……

步入装运车间,机器轰鸣,车间内只有几个工人,全自动智能生产线正在紧张有序地运转,自动上料、自动称重、自动缝合、自动码垛一气呵成。产品被打包好后,由自动码放机码放到指定位置,再由叉车送到车间外等候着的运输车辆上,运往世界各地。“今年,我们引进了两台价值400多万的全自动包装机,可以24小时不停歇运转,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山西金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闫建东介绍道。

交城县自古就有土法制盐的历史传统,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交城目前拥有硝基肥企业32家,产能300万吨,去年实现产值54亿元,营收56亿元,产品远销全国20多个省市和100多个国家。实现这样的飞跃式发展可以说离不开科技对于传统产业的“再造与赋能”。

金兰化工的发展史是科技对于传统产业“再造与赋能”最好的注脚。“我们公司自2001年成立以来,就深知技术和研发实力是企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产品核心竞争力的保障。所以我们在研发投入上不遗余力,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技术成果转化,2021年以来公司的研发费用累计达到1亿元,累计获得国家各项发明专利18项。现被认定为山西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闫建东介绍说。

图为金兰化工厂区一角。李亚芝 摄

金兰化工只是交城科技创新的一个缩影。在交城,创新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已成为共识,无论是传统制造还是新兴化工,企业的创新脉动随处可见,也能切实感受到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推动力。

交城作为科技部命名的全国首批、全省首个国家级创新型县。近年来,交城县以创新驱动为动力,以绿色低碳为核心,依托省级经济开发区——交城经济开发区,不断加快推进以焦化、铸造、建材、化工为主的传统产业改造步伐,同时加速形成以大数据、新材料、新能源、新型化工为主的新兴产业体系,与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紧密合作,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活力迸发、动力强劲。

创新,不仅是驱动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之一,也是衡量城市活力与吸引力的重要标尺。让人不禁思考,这座千年古县创新的底气何在?

交城县委书记刘旋在访谈中说道:“在交城,我们紧抓‘六大创新工程’,也就是持续深入推进重点产业领域技术提升工程、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新载体和平台建设工程、创新人才集聚工程、科技成果转化工程、创新示范区引领工程。”

企业是创新主体,更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交城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科技领军企业创新主导地位,进一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建立完善梯次培育机制。围绕县域特色产业链,大力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形成了“高校(研究院)—企业技术研发中心—产业园区”链式平台。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近年来,交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深入实施“雁归兴交”行动计划,采取校企合作、院地合作、项目引才等方式引进一批急需科研人才,为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同时,厚植人才沃土,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投资380余万元建设人才公寓,配套文娱室、健身室、人才洽谈室、高层次专家人才工作室,为人才提供优质空间。

创新成果能够得以扩散与转化,离不开创新平台的建设。积极搭建创新平台,构建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集中资源建成一批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实现重点产业、重点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全覆盖。围绕打造县域创新高地,还设立了交城县科技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人才引进、财务金融、法律服务,信息共享、产品检测、3D打印、工业展示、素质提升培训等全方位服务。以“产业园”为核心,强化产业转型升级载体支撑辐射功能,促进高成长性企业、优势支柱产业集聚发展,形成了“新能源、新材料、大数据、现代高端装备”独具特色的产业基地。

谋科技就是谋未来,抓创新就是抓发展。如今的交城,创造活力不断迸发,正挥动着科技创新之翼御风腾飞。








编辑:王一格
审核:郭炳中
监制:任   昱








吕梁日报微信公众号  吕梁日报官方人民号  吕梁日报官方头条号

推荐阅读





版权归吕梁日报社所有

转载请标明来源:吕梁日报

对侵权行为我们将诉诸法律

 



吕梁日报
吕梁日报是是吕梁市发行量第一、订阅量第一和传阅量第一的报纸,我们专注于提供本土化、接地气的新闻资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