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第一阶段会议关于“抗击饥饿与贫困”议题的讲话中指出:“中国脱贫历程表明,本着滴水穿石、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韧性、恒心和奋斗精神,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弱鸟是可以先飞、高飞的。中国可以成功,其他发展中国家同样可以成功。”
“弱鸟先飞”是指在竞争中,一些实力相对较弱的个体应该先行动起来,体现的是一种主动进取的积极姿态。2024年10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报告显示,全球约11亿人生活在极度贫困中,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习近平总书记用“弱鸟是可以先飞、高飞的”比喻中国摆脱贫困、走向共同富裕的成功实践,向全球贡献发展经验,呼吁各国共同努力,让贫困成为过去,让美好愿景成为现实。
弱鸟要想先飞、高飞,需先心怀鸿鹄之志,只有思想观念先摆脱贫困,才能拥有搏击风雨、翱翔九天的勇气和志气。近代的中国积贫积弱,现在的中国已经实现8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完成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比很多基础好于我们的发达国家实现了“先飞”,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胸怀“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的远大志向,当好“领头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弱鸟只有真正渴望蓝天,才能激发出飞翔的内生动力。“领头雁”要想带领老百姓实现从贫困到富裕的“迁徙”,还要将自己的抱负转变为全民共识,因此要多讲、善讲“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的辩证法,振奋精神,用勤奋努力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习近平总书记曾在《摆脱贫困》一书的开篇之作《弱鸟如何先飞》中写道,要把解决问题的关键,“放到我们自己身上来,这个位置的转变,是‘先飞’意识的第一要义。我们要把事事求诸于人转为事事先求诸于己”。中国的脱贫攻坚不是“等、靠、要”的被动帮扶,而是调动老百姓的积极性,主动谋发展,最终真正告别贫困。
弱鸟要想先飞、高飞,既要找到正确的飞行路线,也要丰满自己的羽翼。“凄风淅沥飞严霜,苍鹰上击翻曙光。”正确的飞行路线意味着发展中国家要找到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减贫方式。从区域扶贫开发到精准脱贫,再到走向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秉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精神,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激发社会生产力发展活力,不断完善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发展要求。1978年至2020年,中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2%,贫困发生率年均下降2.3个百分点。鸟儿的飞行不能靠外力托举,产业和就业就像鸟儿的双翅:有坚实的产业支撑,老百姓才能有可持续的收入来源,实现真脱贫;通过职业技能培训造就高素质就业队伍,“授人以渔”,让扶贫成为扶智,才能推动产业健康发展、升级发展。中国坚持在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中扶贫,因地制宜发展有“造血”功能的产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不仅实现了先飞、高飞,还飞得安全稳健。
弱鸟要想先飞、高飞,须结伴而行,才能共克艰险。南朝任昉《述异记》里记载,“顾渚山有报春鸟,春至则鸣,秋分亦鸣”。中国就像报春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向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传递着“消除饥饿贫困”的希望与信心。同时,中国也提醒国际社会,要警惕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会阻碍全球经济的发展,使弱鸟折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虽然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新的机遇,但“数字鸿沟”可能会成为弱鸟又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最终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因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九次峰会上呼吁,“作为世界主要大国领导人,我们应该不畏浮云遮望眼,秉持命运共同体意识,扛起历史责任,展现历史主动,推动历史进步”,中国宣布了支持全球发展的八项行动,用扎实的举措推动实现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加韧性的全球发展,丰满发展中国家的羽翼,助力它们摆脱贫困,在更加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大舞台上展翅高飞。
• end •
文章刊载于《学习时报》2024年12月11日第5版
本期编辑:王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