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今年正式读初中了,开学前,因为担心她住学校不习惯,又担心学校集体饭堂饭菜不好,营养跟不上。我们便商量好实行半寄宿计划,早晚接送她,中午在学校午休。
但临开学时,女儿突然和我说:“妈妈,我还是寄宿吧,这样天天来回接送你们大人会很累。”当时我不以为然地说:“没关系,早晚接跑两趟应该不会很累,回家可以吃点宵夜。”本以为这个并没有什么难度,但由于早上要太早起床,我们接送没几天,就被累到走路也犯困,没精打彩,落得满身疲惫。再考虑到早上上学时女儿也需要比住校早起半小时,晚上回家也耽误半小时,为了让她每天多一小时睡眠时间,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了让她全寄宿。
开始寄宿的前几天,我总找各种理由去学校找她。送衣架、送洗衣粉、送衣服……自己给自己找了各种的理由蹲守在学校门口等她下晚自修以便可以匆匆见上一面。每次过去学校也会顺带送一点宵夜给她,小小的宵夜让孩子满心欢喜,也成了她刚开始在陌生学校陌生环境下的一份期待以及心灵上的慰藉。
后来为了能让孩子都吃上宵夜,我就选择了每晚下自修的时候都给她送一份爱心便当,从最初的汤饭、糖水、包子糕点再到后来的水果、零食等等,虽然只是小小的宵夜,却承载了一名母亲满满的爱和无尽的牵挂。
当这个送餐成了习惯,弟弟也加入了这个爱的行动。每天晚上九点,弟弟都会像闹钟一样准时提醒我:“妈妈,现在九点了,要准备送饭给姐姐了。“然后他也会在一旁利落地帮忙装饭、切水果、打包之类。就这样,从开始寄宿到现在,每天晚上九点十分,我都风雨无阻地出门准时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有时早到学校,我就和千千万万个家长一起在门口翘首以待,每次看到孩子从校园里奔跑过来,内心就会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
大半学期过去了,女儿也适应了学校的集体生活并且有了自己的人脉圈子。后来每次她都会和一个钟姓小女生一起出来门口接应我的宵夜。某天女儿说,钟同学每次都会在饭堂旁边等她吃完再一起回宿舍。我内心有点感动,也觉得让别人在旁边干等着不太好。再后来的每次送餐,我都加多了一个人的份量,让她们可以共同享用。钟同学对这个额外的加餐感到很意外,也很惊喜,不停地女儿面前夸赞她有个好妈妈。相信这小小的宵夜,会成为两个女生在成长路上爱的动力,也会成为增进两个孩子友谊的桥梁。
冬天到了,晚上特别冷。身边的朋友都说孩子习惯了寄宿生活和学校集体饭菜,不用再辛苦地晚晚送餐。每晚来回奔波,的确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在我眼里这倒是一个幸福的“负担”,让平凡的日子有了期待,也有了动力。
时间是一条长河,父辈辛苦养育了我们,我们也在孕育着下一代。在这条长河上,我们一代代把爱无声地传承下去,用爱温暖人间,用爱去照亮每个人前行的路上。如若说世间万物有什么可以穿越一切万难,那我想,应该就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