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郎口小学】“戏”绽花开 “剧”享精彩 ——《草船借箭》情景剧展播

文摘   2025-01-22 08:01   山东  




“戏”绽花开 “剧”享精彩

——《草船借箭》情景剧展播




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编排了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也明确提出教师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实现了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单节语文课迈向系统的语文课程的目标。表演课本剧的前提是创编剧本,本次我们以《草船借箭》为例,谈谈如何创编课本剧。




《草船借箭》选自罗贯中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讲的是周瑜想除去诸葛亮,令其完成十日造十万支箭的任务。而诸葛亮却只要三天,他利用天气的条件,凭借大雾造成进攻假象,使得曹操拼命放箭,最后满载而归,周瑜自叹不如。


理情节 定场次

要了解剧本形式上的特征,把握主要情节,特别要注意把握戏剧冲突,包括人与人、人与环境、人物内心的冲突。不妨借助思维导图,对剧情加以梳理。

《草船借箭》根据事情发展顺序,可以分为起因(周瑜妒忌诸葛亮)、经过(诸葛亮准备借箭)、结果(成功借到十万支箭)三部分,在理清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就定为四个场次。


析人物 品内心

要注意理清人物关系,通过人物的言行,理解人物的身份、性格、思想、感情,特别是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

《草船借箭》中人物形象鲜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嫉贤妒能、鲁肃忠厚守信,这些特点主要是通过人物的言行表现出来的,剧本的主体一般是台词,读课文时要注意揣摩人物语言的深层含义,试着模仿人物的语气、语调,大声朗读,为创编人物台词打好基础。


小舞台 大表现

舞台说明是剧作者根据演出需要,提供给导演和演员的说明性文字。它会交代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布景等,提示人物的语言、动作等。创编课文剧要注意认真书写舞台说明。

《草船借箭》第一幕时的舞台说明就向大家介绍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等。



《草船借箭》剧本


第一幕

地点:周瑜军帐中

人物:诸葛亮、周瑜、鲁肃、下人

东汉末年,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军南下,准备一统天下。刘备和孙权联合对抗曹操,派诸葛亮到孙权那里帮助作战。周瑜很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议军事。

周瑜:先生,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你看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

诸葛亮:(不假思索)自然是用弓箭最好!

周瑜:(笑)对!先生跟我想到一块了。可是现在军中缺箭,我想请先生赶造十万支箭。这是公事,望先生不要拒绝。

诸葛亮:都督委托,我当然照办。只是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

周瑜:十天造得好吗?

诸葛亮: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周瑜:先生预计几天造好?

诸葛亮:(自信地摇着羽扇)只要三天。

周瑜:(表情严肃)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诸葛亮:(语气肯定)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愿受罚!

周瑜:(高兴)好!取纸笔来,请先生写军令状。

下人拿纸和笔上,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写下军令状,交给下人,下人呈给周瑜看。

周瑜:(看军令状,满意地点头)上好酒好菜,我要与先生一醉方休。

下人:是!(下人端上酒菜)都督、先生请慢用!(下人下场)

周瑜:先生今天就开始造箭吗?

诸葛亮:(摇头)今天来不及了,明天再开始吧。(喝酒,起身,拱手)都督,告辞。

周瑜:(微笑)先生慢走。

诸葛亮下场。

鲁肃:(疑惑)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呢?诸葛亮说的是假话吧?

周瑜:(得意)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有逼他。我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故意延迟,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们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你去探听探听,看他怎么打算,回来报告我。


第二幕

地点:诸葛亮军帐中

人物:诸葛亮、鲁肃

鲁肃:先生,三天造十万之箭,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啊,你是如何打算的?

诸葛亮:(微笑)这事还得请你帮忙。

鲁肃:都是你自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诸葛亮:请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只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计划就完了。

鲁肃:(思索片刻)好!我答应你!

鲁肃回去报告周瑜,果然没提借船的事,只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使得周瑜更加疑惑。

第三幕

地点:江上

人物:诸葛亮、鲁肃、曹操、众多士兵

鲁肃照诸葛亮说的,把一切都布置好等他吩咐。第一天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第二天仍然不见诸葛亮有什么动静;直到第三天四更时候,诸葛亮秘密地把鲁肃请到船里。

鲁肃:(疑惑不解)先生,你叫我来做什么?

诸葛亮:请你一起去取箭。

鲁肃:去哪里取?

诸葛亮:(神秘一笑)不用问,去了就知道了。

诸葛亮吩咐把二十条船用绳索连接起来,朝北岸开去。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五更时分,船已经靠近曹军的水寨。

诸葛亮:(下令)众军士听令,船头朝西,船尾朝东,一字摆开,擂鼓呐喊。

鲁肃:(惊慌)我们如此大的声势,如果曹兵出来了可怎么办?

诸葛亮:(摇着羽扇)曹操生性谨慎多疑,雾这么大,他看不清我们有多少人,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

鲁肃:(点头)先生高明!

士兵:丞相此时浓雾弥江,敌方军队来攻,是否立即迎战?

曹操:(侧耳倾听外面动静,邹眉)现在江上雾大,敌人忽然来攻,必有埋伏,我们看不清虚实,不能轻易出动,派弓弩手朝他们射箭,防止敌人靠近,再去旱寨调六千名弓弩手支援水军。

士兵:是!

弓弩手场一齐朝江中放箭。

诸葛亮:众军士听令!掉转船头,船头朝东,船尾朝西,继续擂鼓呐喊。

到雾快要散时,船两边的草把子上都插满了箭。

诸葛亮:(笑)箭已借够,大家一起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军士们:(大声呐喊)谢谢曹丞相的箭。

曹操:(皱眉)糟糕,中计了!

士兵:我们快追吧!

曹操:(叹气)他们船轻水急来不及了。

二十条船靠岸的时候,周瑜派来的五百个军事已经等在江边了,二十条船总共有十万多支箭。


第四幕

地点:周瑜军帐中

人物:周瑜、鲁肃

周瑜:(吃惊)诸葛亮是怎么做到的?

鲁肃告诉周瑜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

周瑜:(长叹一声)唉,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啊!


文字:赵   晓

图片:王桂芝

审核:闫美玲







淄博市临淄区杜郎口小学
搭建互相交流的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