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台记者 何易泽:项目57.08公里,这是2024年3月我市启动市城区排水防涝改造施工以来,截至2025年1月20日,我市中心城区新建或改造排水管网的总长度。我现在所处的位置是南岭大道沿线片区,排水防涝改造项目三标段的施工现场。可以看到,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正在抢抓晴好天气协同作业。目前,项目一二三标段的相关工作均已进入扫尾阶段,预计今年一季度将全面完工。
郴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四级调研员 排水防涝工作专班办公室负责人 牛倞:我们不断改善交通组织方案和施工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全部下沉一线,在工地现场压实了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非常感谢全体市民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没有他们的支持,我们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推进得这么快。
本台记者 何易泽:2024年,郴州还高标准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全市城镇老旧小区改造513个,涉及居民68806户3822栋,建筑面积超500万平方米,开工率达100%。此外,郴州市中心城区建成新能源充电桩站1874个,打通城市道路“绿波带”16条,大力开展郴江流域综合治理,打造城水相依、城景相融的精美画卷。
市民 袁小芳:我感觉郴州这几年变化很大,每年都要上一个新台阶。尤其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各方面都很方便,真的幸福感满满。
本台记者 何易泽:150亿元,这是2024年宜章县旅游产业的综合收入。“满房、一房难求。”这是从小年开始到正月初五,宜章莽山各酒店的营业状态。随着莽山各项基础设施提质升级、太空隧道顺利通车,莽山国家森林公园、五指峰、腊元古村等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大莽山全域旅游形成闭环。
宜章莽山森林温泉酒店副总经理 袁大鹏:从郴州(承办)湖南旅发大会之后,我们有个明显的感受,就是“全球郴”的称号真的是名副其实了。很多韩国(旅游)团队来到了莽山,除了入境的,还有北京、东北以及上海、杭州、江苏的,以及比较多的粤港澳客源。2024年 (酒店接待)整个游客的数据相比往年同比增加了15%。
宜章县文旅广体局党组书记 局长 成丽霞:近年来,我们深入开展“产品提质、产业提档、文化提升、品牌提级、服务提效、环境提优”等六大行动,推动全县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2024年全县共接待游客1389万人次,同比增长18.9%。
本台记者 何易泽:文旅融合发展步履铿锵,宜章县的一产二产同样大步向前,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先进县,这是我市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2024年,郴州深入实施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工程,“一县一策”打造县域支柱产业,5个县市区经济总量跻身400亿方阵,5个县市财政收入跨入10亿行列,永兴、资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突出贡献县,强县引领、协同共进的格局加快形成。
本台记者 何易泽:25000元,这是新鲜出炉的2024年沙洲瑶族村人均年收入。一年比一年更鼓的腰包,也从侧面映射出村民们一年比一年更美好的生活,幸福指数明显提升的不止沙洲瑶族村,还有五一村、秀水村、韩田村等。“十村一社区”联动发展,环沙洲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扎实又有效。
汝城县文明瑶族乡党委书记 钟平云:从沙洲村“一枝秀”到环沙洲“满园春”,我们把殷殷嘱托凝聚成砥砺奋进的强大动力,转化为真抓实干的喜人变化。如今的环沙洲区域,干群齐心协力、接续奋斗,一齐绘就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幸福图景,续写好“半条被子”故事的时代新篇。
本台记者 何易泽:2024年郴州守牢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和耕地保护底线红线,粮食生产超额完成省定任务,苏仙区入选全国“两项政策”衔接并轨试点,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成功创建汝城、嘉禾国家级辣椒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湘江源”蔬菜品牌授权数达57个,居全省第一,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四类乡村”达到411个。
嘉禾县普满乡雷家村党支部书记 村委会主任 雷智帆:我们雷家村通过“巷长治村” 解锁乡村治理新路径,现在村里矛盾纠纷更少了,乡村文明更和谐。同时,我们通过规划引领,改善村容村貌,做实产业,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增收。
本台记者 何易泽:城市和乡村都是温暖的家园,放眼2025年,郴州还将把牢中心城区、县城、乡村三大支点,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城乡融合、区域共进,持续用力把城乡规划好、建设好、治理好,不断绘就“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城乡新画卷!
郴州广电融媒体中心报道
记者:罗奕 王禹涵 何易泽
通联记者:周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