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时龄院士在一次讲座里放了一段话,引用的是荷兰NL建筑事务所合伙人Kamiel Klaasse所说,一种极端,然而又不无道理的说法:建筑师是乞丐又是吹牛家。
在中国房地产发展的20年里,这句话前半句对应了中国建筑师,后半句对应了国外建筑师,不吹牛做不大甚至做着做着就死了,吹牛尝到甜头做大了就要暴雷反噬。无数中外建筑师被这场资本潮流裹挟,逐渐失去了创造的勇气与信仰,乞求金钱与在项目里实现自我理想的边角料。设计工作为了配合市场需求而充满功利,作品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玻璃盒子大行其道,因为不是玻璃盒子就评不上LEED三星,或者为了追求名气流量,设计剑走偏锋哗众取宠。
犹如一只小蝌蚪看到瓶子里有很多吃的,游进瓶子快乐吃喝长大,把其他蝌蚪干掉,一点点成长为一只大青蛙。但当瓶子里的食物耗尽,它发现自己已经太大了,再也无法穿过瓶口,被困在了这个自己一手造就的小空间中。
有些没有遇到瓶子的蝌蚪,或者看不上瓶中生活,故意避开瓶子选择在野外独立生活的,它们尤其辛苦,需要自己捕食,躲避天敌,一步一步成长为一只野生青蛙,虽然体型小没啥油水,至少不会被一个畸形市场产生的瓶子捆绑,也没有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倾巢之后落得一个不剩的风险。
建筑师们的瓶子,是开发商的资本游戏、政府部门的政绩和自身的短期盈利。当建筑师们热衷于赚快钱,就会选择一条相对轻松的道路,但这条道路不一定能通向自由和充实,也可能是囚笼与空虚。在流水线化的房地产市场里,设计工作变成一种转化工具,建筑师们成为了生产大众喜爱符号的转换器,不再充满情感与背后的文化积累。
然而还是有一批坚守创造的建筑师,他们选择清贫入道,选择在野外生存,让建筑回归自然与充实大众的精神本源,通过不断积累具有创造性的设计,最终有些建筑师厚积薄发,一鸣惊人。他们的作品能经受时间的考验,真实得活着,让见其者唤醒内心深处的情感共鸣。
现在资本的浪潮退去,急功近利者出局,困在瓶中者等死,野外求生者苟活,我们该何去何从?这是青蛙,也是建筑师们需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