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秋秋
寒风阵阵,我冷得都要缩脖,旁边先出来的几个小朋友蹲在一起分吃一包辣条,一边斯哈斯哈,一边聊天。
不一会儿一个小朋友站起来,把停旁边的自行车撞倒了,另一个小朋友只是蹲那儿仰着头挤出几个字:“你~是~不~是~有~病~这是我的车~”站起来的小朋友说:“我有病,我腿麻了……腿里正一闪一闪亮晶晶呢!”寒风萧瑟中,这几个小朋友竟给我带来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可是,现在的孩子,尤其是在大人面前的孩子,通常一片死气沉沉。我们需要通过“做点什么”和“不做什么”来唤醒孩子的活力了。1.不在小事上消耗孩子
孩子刚上一年级,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从孩子一坐在书桌前,她就得盯着,坐姿、拿笔、错字等问题都需要关注。比如,背挺不直、姿势不端正,孩子就会受到警告;孩子一走神,得立马纠正把孩子拉回来;字迹潦草,那就擦掉重写……以前放学会和妈妈讲学校发生的新鲜事,现在一看到妈妈都烦躁不安的。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我们做什么事情,不管是上班还是做家务,身后都有人一直盯着,稍有不满就开始指指点点,我们会舒服吗?有的家长会担心,我不看着,孩子更肆无忌惮了,岂不是错更多了?且不说,有些事真的无关紧要,并不是非怎样不可,根本没有对错可言。就算是有,面对孩子的错误,也不要如履薄冰,紧张兮兮。正如《0-12岁儿童社会性发展》所说,孩子犯错归纳起来有三大原因:年纪小,还未建立规则意识,行为结果无法达到成人标准。 规则学习是漫长且的过程,需要重复练习,也需要言传身教。 这也决定了家长对待孩子犯错的态度可以简单分为三类:无关紧要的错误,不责备;鼓励孩子试错,不控制;犯错的后果,要承担。这位员工心情也变得糟糕,回到家看到孩子在沙发上跳来跳去,更加烦躁,就把孩子臭骂一顿;孩子挨骂,心里也不舒服,正好看到家里滚来滚去的猫,就狠狠踢了猫一脚;猫逃跑到大街上,一辆卡车紧急避让,结果撞伤了路边的孩子。这就是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它说的是一种典型的坏情绪传染所导致的恶性循环,而且是潜意识里会选择无法还击的弱者发泄,负面情绪由金字塔尖一直扩散到最底层、最弱小的群体。当父母的情绪不佳,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发泄情绪的对象。这对孩子当然是不公平的。所以,普通家庭的父母更要明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不要把生活和工作中的坏情绪传导给孩子,要做自己负面情绪的终结者。即便终结不了,需要家人的帮助,也该是以不伤害家人为前提下的发泄和倾诉。现在的孩子上学有多辛苦、竞争有多激烈,相信每个家庭都能看见。外甥女今年初二,每天忙忙碌碌、早出晚归,经常写作业到半夜,放假总要抽出时间来补补觉。她喜欢画画,一支笔一张废纸足以勾勒出她心目中的天地。她喜欢看小说、听小说,在别人的故事中去见识不一样的生活。一个普通而鲜活的青春期女生,一句“成绩不好”就掩盖住了她其他所有耀眼的光芒。外甥女一改小时候的活泼开朗,变得沉默寡言,经常缩在角落自己待着。哪个父母也不希望培养出来的孩子失去生命力,只作为一台“学习机器”而存在,可我们却不自觉以单一的学习为判断标准,只聚焦于成绩的好坏。普通家庭的父母更应该看清的一点是,不是每个孩子都擅长学科学习。可是每个孩子的生命都被竞争、考试、作业、功课填满了,他们就像一个个没有温度的做题机器,哪还有活力和朝气呢?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没什么资源,也没有什么高深的学识,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那就不要想着教孩子做什么,只是试着多鼓励认可他,多夸赞奖励他,多理解支持他,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和托举。
与其让孩子“你就只管学习,其他的都不用你操心”,不如把孩子放在真实生活里,让他们长在日常的生活里,长在具体的事情上。孩子们需要知道多少钱能买一本小说,也需要知道每天餐桌上的食物其实也“标着价格”。看看水果多少钱一斤、超市的薯片有没有新的口味、和孩子一起做饭感受调味料的神奇……每天把衣服收集起来再分门别类放洗衣机,然后晾起来也挺累的;经历过一次就会明白,爸妈在“勤俭持家、照顾自己和家人”这件事上真的很厉害。孩子真生活才会发现:看似不用奋斗就能过上的现在的日子,已经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了。但是生活又非常有意思,总有各种插曲,而不只是上课和刷题。所谓“丰富”,是在生活经验以外的,在课本以外的浩瀚书海里。看这个季节的树叶是什么样的,云怎么流动,阳光怎么跳跃,流流汗、笑一笑,心情和身体都能变好。在户外,和大地、泥土、空气、阳光直接连接,接收来自大自然的能量,人会变得放松,心境变开阔,压力和焦虑会得到稀释。带孩子去农村。玩土、挖泥、爬树,观察农作物的生长,体验一下辛苦的劳作。带孩子涉水。在安全的水域,哪怕只是用手指去感受下流动的水,都有抚慰心灵的作用。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太爱水了。带上水枪、捞鱼网,或者是观察下水里的小鱼小虾田螺,扔石头、打水漂,找找水面上常出现的水黾、小飞虫……带孩子爬山。不仅能够调动全身细胞,锻炼毅力、耐力,在开阔的地方俯瞰一切,看到地面上所看不到的景色,成就感油然而生。同时也能够带孩子感受高度,激起孩子对恐惧的知觉。比如看到一棵树长得很茂盛,我们会感叹它很有生命力。当看到一个孩子有说有笑、有沮丧有脾气,我会觉得这个孩子有着非常吸引人的生理能量。他不一定总是昂扬的向上的,很多时候他可能是柔弱的、散漫的、舒展的,有着自己的节奏和局部气候。这就需要孩子有自己的时间,不用时时刻刻都有事情填满,也不用随时处在“战备”状态。平时,孩子在学校连课间10分钟都被压缩和剥夺,放学后又是作业、兴趣班,但凡有一点“无所事事”,时间表、计划表就要再次被修改、被填满。看过一个报告说,中国每个学龄孩子,每天平均只有20多分钟“属于自己的时间”。不用上课,不被老师家长安排计划,不带任何目的做事的时间,或者什么都不做只是发呆的时间,每天只有20分钟。只有孩子真正放松的时候,在发呆、走神、独处、闲暇中,才能找到“我”,找到“热情”。人的情绪和能量状态有波动,是很正常很自然的事情。孩子需要学会的是和它们相处,才能试着学会如何不沉浸它们。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那些让人会心一笑的瞬间,当然包括看到他们克服一个个困难,取得一点点的成就,但更多的还是孩子们嘻嘻哈哈打闹、互相追逐和玩耍的瞬间。他们会快速建立“玩伴”关系,擅长打破陌生感,也会在结束时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意犹未尽,下一次会更加急切告诉对方自己的名字,期待今后可能不会来的重聚。
他们有我们曾有的困惑,也有自己独特的发现。
这一切都在诉说着同一件事——他们活着,如此自然地、充满活力地和这个世界互动着、相处着。
就这么简单、纯粹。
我们也是。
成为父母,有机会在孩子的牵引下完成自我的一部分成长。
思考这些,也并不是为了教育孩子,而是把自己零碎的成长记忆、虚无缥缈的思考和自己的阅历整合起来,这件事本身就充满着乐趣。
无关乎年龄,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和世界良性互动,谁能说不是一种“生机盎然”呢?
作者:秋秋。图片来源: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形式的改编、抄袭、洗稿。媒体平台转载请在后台回复“转载”。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有价值育儿文章
微信号 : baomabaobao
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