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偿征稿,点击查看
文/秋秋
家是讲爱的地方,家是避风的港湾。
家,简单的一个字,却最能引起无数人的情感共鸣。
可现实生活中,有太多的家庭因为琐事,动不动就吵吵闹闹,随便恶语相向,使本该充满温情的场所变成“战场”。
究其原因,才发现这种家庭无论遇到多小的事情,总是时时“紧绷”,缺乏“松弛感”。
家庭关系中的“松弛感”,即遇到事情时,一直用积极的心态去思考、用稳定的情绪去应对和幽默风趣的方式去沟通和解决。
如此放松的感觉,会让人不惧怕生活中发生的大大小小的插曲,反正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家人都能互相陪伴、齐心协力解决。
正如歌德所说:能在自己的家庭中寻求到安宁的人是最幸福的人。能让人获得安宁的家庭,需要家人的4种努力。
1. 犯错时,承认错误的存在
朋友一家去海边玩,到了目的地才发现,她早就准备好的一家子的防晒装备全忘带了,回想自己明明把它们打包好放进了袋子里,偏偏忘了放进行李箱……
她刚想发火,一套一套的词儿都想好了:
“什么都是我准备,你们啥都不管” “孩子不操心,大人也不操心” “这下好了,要不就别玩,要不就晒伤”
可转念一想,我怎么和小时候的爸妈一样了呢?忘带就是忘带了,想办法补救就是了,怎么还要把事情“放大”呢?
她如实向老公和孩子说出自己的失误,老公哈哈大笑起来:“提前半个月挑的海边出片太阳帽,只能下次再出片了。下次我记着这事!”
一家三口从海边的小摊上买来丑丑的防晒帽,身上涂了厚厚一层防晒霜,开心地合影留念。
是呢,谁又能说这不是一次难忘的旅程呢?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做错一点事,大人还没说什么,心里已经找好了十万个理由; 不小心受伤了,也不敢和爸妈说,使劲瞒着; 感觉自己说了不妥当的话,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一整天都因此闷闷不乐; 常常内疚、自责和懊恼……
为什么我们如此惧怕犯错?因为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使我们对错误非常敏感。我们内心对犯错的理解是:
犯错,意味着不听话、没记性、不小心、笨、不聪明、没出息、坏、无能…… 一直以来,我们一旦犯错,就会被指责、被骂、被羞辱……
2. 失误时,不要大题小作
一张白纸中间画了一个小小的黑点,如果我问你看到了什么时,相信大家都会回答“一个黑点”,可我们却忽略了,黑点之外,全是空白。
被缺憾蒙蔽双眼的后果就是容易忽视自己的优势和事情的积极意义。
一件事情出现不好的结果时,责怪、埋怨、后悔都是无用的,它们改变不了结果。承认“黑点”的存在,但并不完全聚焦在“黑点”上,而是想“我还可以如何补救”来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一位父亲带孩子弄得很脏:
“你每次都这样!” “你就不能上点心啊!” “懒死你得了。”
频繁地否定打击他时,他可能会想:反正我也做不好,以后我也不做了。孩子一次考试不及格:
“我看你也别学了,反正也学不好。” “以后你也就上个中专吧!”
他会想:我就是笨。再怎么努力也没用。我就是考不上大学。“笨死了”“不长记性”“你怎么总是这样”,负面评价传递出来的意思是:
你总是这样,你就没做对过,你好不了了……
这让犯错的人看不到事情的本质,而是一而再再而三被标签内容所针对,人格受到攻击,让一个人自卑。“贴标签”是一种变相的暴力。
3. 尝试时,允许孩子自己试错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
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
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会让人们自设樊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不可改变的因素,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破罐子破摔。当失误发生时,了解发生了什么,该怎么补救。
一次偶然的失误行为,只要下次注意或者通过努力就能变好。
孩子要尝试新东西,父母的指导就接踵而至,且常常伴随着制止和指责。
本质是在说:
你是错的,我是对的,这事儿只有我知道怎么做,这事儿只能这么做。
事实上,对错只是“大人”制定的标准,即便不是你这个大人,也是之前的“大人”,美其名曰“经验”。
一项针对9-21岁少年的判断力测验结果显示:
14-21岁的孩子在判断力上得分基本一致,而9岁的孩子得分也只是稍低而已。
这并不意味着9岁孩子的判断力更低,只不过因为他们缺乏一定的实操经验。
能让孩子试出来哪种方式更好,形成自己的“经验”,甚至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才是最有意义的。
父母给孩子留出足够的试错空间,“好心地提个醒”“给出指导”“下次注意”能省则省。
即便孩子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可以事后和孩子一起做总结,他们也会自觉地注意起来。
支持孩子的决定:孩子的事情,让他们自己来。
父母学会后退一步,放手让孩子去试错,不要指指点点。
让孩子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来,比如周末去哪儿玩,或者晚餐吃什么。
减少控制,即便是孩子还不能独立做到的事情,父母也要从态度上减少控制,改为商量的语气,给孩子选择的权利。
这种充满信任的松弛感环境下,孩子才能成长得越来越好。
4. 优秀时,肯定孩子的努力
著名作家三毛曾在散文中写道:
“我这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你欣赏我。你的一句话,就定了文章生死。世界上,在我心目里,你是最严格的批评家,其实你并不存心,是我自己给自己打的死结,只因我太看重你。”
这个“你”便是指三毛的父亲。
三毛虽然写出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但是父亲的不认可,一直困扰着她,甚至将父女之间的矛盾称之为“一生的战役”。
直到《朝阳为谁升起》发表,三毛的父亲才终于在信里称赞道:“深为有这样一枝小草而骄傲。”
看了父亲的话,三毛如释重负,说“等你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你——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肯定了我在这个家庭里一辈子消除不掉的自卑和心虚。”
即便已经是非常成功的人,可三毛最在意的还是父母的肯定。
家庭的松弛感,很重要的一个表现,就是能够坦然说出对孩子的肯定、认可和赞美。
这是孩子最初和世界碰撞带来的正向反馈,是一个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勇气和底气。
只有长期的肯定、发自内心的接纳、稳定的陪伴和回应,才能让一个孩子背靠家庭,有勇气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关于家庭的松弛感,大家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和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
往期走心文章 · 推荐
“反向育儿”虽好,但也有可能起反作用! |
娃为啥总要跟我对着干啊?“叛逆”俩字了解一下 |
孩子,有求必应是最廉价的善良 |
对,我就是那个“说话不算话”的妈妈 |
不管孩子,还指指点点? |
孩子新交了个“坏朋友” |
好好的孩子,怎么说抑郁就抑郁了? |
很多家长,都把培养孩子的重点放错了! |
孩子开始“盘串”了,我不仅不批评,还非常支持! |
夸11岁的儿子“聪明”,他居然说我骂他…… |
有效唠叨小技巧,亲测有效 |
扫码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有价值育儿文章
微信号 : baomabaobao
分享有深度,有态度的育儿文章
喜欢本篇内容请给我们点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