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年
凉山彝族传统的祭祀兼庆贺性节日
彝族年是流行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民俗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彝族年,彝语称“库史”,是集祭祀祖先、游艺竞技、餐饮娱乐、服饰制度等诸多民俗事项为一体的祭祀和庆贺性民俗节日。分布于川、滇、黔、桂广大彝族地区。在每年的11月20日左右择吉日举行。凉山彝族年,主要通行于布拖、美姑、昭觉、甘洛、喜德等17个县(市),其中以昭觉、美姑、布拖、喜德等县彝族年具有代表性,富有特色 。
彝族年是彝族人民一年一度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人亲友团聚和相互走访的日子(等同于汉族的春节),彝语称“库史”。县内各地彝族过年时间不统一,具体时间由当地通晓天文历法、德高望重的人来决定,一般是每年11月中旬的马日或猴日。彝族年一般为3天或7天天。
2011年5月23日,彝族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Ⅹ-129。
中文名:彝族年(彝历新年)
节日时间:农历十月
流行地区: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地带
节日时长:3天
彝语:库史
申报地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
批准时间:2011年5月23日
遗产编号:Ⅹ-129
遗产类别:民俗
非遗级别:国家级
彝族年,彝语称为“库史”,“库”即年,“史”即新,意思是新年,是彝族人民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民族节日之一。以下是对彝族年的详细介绍:
一、节日起源与意义
起源:彝族年源于世界上最古老历法之一的彝族十月太阳历,与汉族的春节一样,都有辞旧迎新的意义。汉文献中关于彝族年的最早记载可追溯到唐代。
意义:彝族同胞们用长达数日的狂欢,来庆贺丰收的喜悦,同时祈福来年吉祥安康。彝族年也是彝族远古文明和祖先崇拜的活态见证,彰显了彝族对于祖先的敬仰之情。
二、节日时间与庆祝方式
时间:彝族年并没有统一的时间,通常在每年农历十月至十二月,待到庄稼收割结束,不同的区域便可择吉日准备过年。一般节期为3天,但在凉山等地区,彝历新年可能长达7天。
庆祝方式:
准备阶段:过年前,每家每户都会为了新年做上充足准备,包括砍过年柴、酿过年酒、编好屠猪时用的硬竹席,将家内家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祭祖迎祖:过年前一天,家里人要放正祖灵牌、清洗家什,并换上新装,举行祭祖迎祖仪式。
杀年猪:新年第一天,成年的男性通常自然组合成“杀年猪队”,按照先长辈后兄长的顺序,由选拔出的“高手”来杀年猪,并经历烧猪毛、看猪胆、猪胰、祭祖等仪式。
孩子们的活动:新年的第二天是孩子们的“狂欢日”,他们会背着煮熟的猪脚和荞饼去野炊,找柴、生火、切肉、下锅到分配等流程全由孩子们自己操作。
送先灵:新年的最后一天,家中的长者要起来将所有供品热上一遍,再炒上一盘豆腐和肚条,唤醒所有家人,并趁天亮之前把供品拿到门外和室内行祭,以示送先灵并祈求吉祥如意。
三、特色活动与习俗
火把狂欢:彝族年期间,许多地方会举办火把狂欢活动,人们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长街宴:在楚雄等地,彝族年期间会举办长街宴,人们围坐在一起品尝彝族特色美食,感受浓浓的年味。
传统服饰与歌舞:彝族人民会穿上节日盛装,用欢快的三弦琴、左脚舞等迎接各地游客,展示彝族丰富的民俗、服饰、饮食、歌舞乐文化。
走亲戚:彝族年期间,人们还会背上大块的猪肉膀子、酒、糖等礼品到岳父岳母家拜年,整个十月彝族人都沉浸在年节的快乐之中。
四、文化价值
彝族年不仅是一个庆祝丰收、祈福新年的节日,更是彝族历史文化、经济生活、人伦规范、风俗礼制、服装民俗、审美情趣等多方面文化内容的集中展现。通过彝族年,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彝族人民的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
Nuosu故事
民族文学自媒体平台
邮箱:1874863578
图片:胡小平|摄
Nuosu故事”民族文学自媒体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