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ihu.com/question/351111908/answer公元1381年,朱元璋的贴身亲卫戚祥在追随傅友德和蓝玉大军远征云南时不幸阵亡,朱元璋忆及故人往事动了恻隐之心,特旨恩赐戚氏家族一个世袭罔替的乌纱帽——明威将军。没想到戚景通的求子之路相当坎坷,直到50多岁才艰难生出了宝贝儿子——戚继光。身为赢在起跑线上的官N代,按说童年的戚继光本应过着锦衣玉食、斗鸡走马的浪荡生活。其实老戚的官当得也不算小,但朱元璋同志极其痛恨贪官污吏,给明朝各级公务员制定的工资标准普遍极低,分文不贪的老实人戚景通养家糊口都捉襟见肘。当时穷人家的孩子光个脚板就可以跑去学堂读书,但根据朝廷礼制,戚继光这样的四品官出门必须得有仪仗,可惜老戚家连匹马都买不起,小戚同学就这样辍学在家。小戚的班主任梁玠老师是一位闪耀人性光辉的优秀园丁,他始终秉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理念,频频家访、送教上门,帮助稚嫩的幼苗打下了坚实的理论根基,更亲身引导少年戚继光清晰立下了流传千古的雄心壮志——“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在戚继光16岁时,父亲病逝,毛还没长齐的戚继光自此正式踏入军旅生涯,在蓬莱大营就任登州卫指挥佥事。可惜他官大个小、威望更小,手底下的兵油子们根本不把他当回事。可着急也没用,在向来靠拳头说话的军队,小戚只能一边发奋读书,一边勤练武艺。天道酬勤,到了21岁时,小戚已发育成文韬武略、龙精虎猛的棒小伙,并轻松考中武举人,取得了赴京参加会试的入场券。然而当22岁的戚举人在京城焦急等待发榜时,蒙古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越过大同、入寇古北口、劫掠怀柔顺义、直奔京师,发动了震惊天下的“庚戌之变”。一脸蒙圈的戚举人还不知道成绩怎么样就被拉到了前线。经过战争锻炼的戚继光回来后,凭着一股子书生意气写出了《备俺答策》,虽然并没用上,却令他声名鹊起、风头日盛。深感耻辱的嘉靖皇帝开始加强北方防务,戚继光被安排在蓟门。在这个高级将官一抓一大把的明朝四大防区之一,四品官完全不够看,根本没有他发号施令的空间。但是他并不自暴自弃,更不像很多将军一样混吃等死,而是翻烂了孙子兵法,跑遍了防区全境,在心中推演了千百遍指挥破敌的各类作战样式,意淫式的演习被他玩得不亦乐乎——“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大概就是在这一时期,他还结识了年龄相仿的当朝庶吉士张居正,并在25岁时受其推荐进署都指挥佥事,管理登州、文登、即墨三营二十五个卫所,防御山东沿海的倭寇滋扰。在山东锻炼了几年后,27岁的戚继光被调往浙江,倭寇绞肉机即将开动马达。此时,大奸臣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刚刚诬杀了抗倭功臣、闽浙总督张经和浙江巡抚李天宠,火箭蹿升上来的新任巡抚叫胡宗宪。遇上这样一位老板,戚继光当然不会被埋没,胡宗宪命戚继光总领宁波、绍兴、台州三地防务,旋即吹响了绞杀倭寇的号角。戚继光的第一仗虽然打赢了,但赢得很窝囊,他手下万余兵马遇到千把倭寇竟然一触即溃、四散逃命,要不是靠他搭箭狙击、擒贼擒王,恐怕只能铩羽而归了。戚继光明白,要打赢倭寇,光靠他一个人的神勇是不够的,必须有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在胡宗宪的强力支持下,戚继光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练兵运动。练兵首先要选兵,戚继光的《纪效新书》开篇第一句就是“兵之贵选”,他坚决不要“城市游滑之人”、“奸巧之人”,还有长的白白净净的人以及性格偏激固执的人,他特别喜欢招收那些“乡野老实之人”和大力士、大长腿。于是,浙江义乌一带老喜欢打架斗殴的矿工和乡民进入他的视野,开始了“惨绝人寰”的魔鬼训练。除了基本的操典和行军号令,戚家军练兵的最大特点就是实战化。单兵训练采取两两捉对互殴的办法,赢了升级赏银子,输了降级打板子,靠着这种方法,士兵个人战斗素养提升很快。团队训练更加独树一帜,戚教官发明了11人协同作战的鸳鸯阵。队伍前列中央是指挥官,背后是长牌手和藤牌手各一个,再之后由两人手执3米长的狼筅,接着是左右各两名长枪手,最后是两个手持“镗钯”的短兵手。这个作战单元攻防兼备、长短结合,还可以灵活变换为“两才阵”或“三才阵”,是一个几乎无懈可击的战斗序列。戚继光相信,靠着他发明的鸳鸯阵,他绝对可以扫清倭患。然而在戚继光29岁这一年,朝廷发生重大变故,胡宗宪的靠山、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居然模仿100年前帮助明英宗朱祁镇“夺门”的石亨,在皇宫附近盖起了超规格豪宅,结果也和石亨一样让皇帝红了眼,最终被革职查办、暴毙身亡。赵文华当然死有余辜,但胡宗宪还需要朝中的“天线”,戚继光也需要领导的支持,刚刚练出的猛虎总不能还没出笼就打了水漂。好在胡总督是一个灵活性极强的枭雄,装了这么些年孙子、拍了那么多马屁,他当然不甘心抗倭大业付诸东流。于是,他绞尽脑汁重新又抱上了一条更粗的大腿,就是痴迷修道的嘉靖皇帝。胡宗宪找来一只可能得了某种疾病或者变异了的“白鹿”冒充“祥瑞”,又请明朝三大才子之一的徐文长写了一篇言辞华美、极尽忽悠的著名马屁文章《进白鹿表》,引得圣心大悦、祭告宗庙,也使得他的总督宝座稳如泰山。内部的掣肘解决了,胡宗宪和戚继光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和倭寇死磕了。戚继光33岁时,千余倭寇在宁海登陆,与久候多时的戚家军正面遭遇,历经地狱式训练的鸳鸯阵第一次露出峥嵘。倭寇想当然地以为这支部队还是过去那些好捏的软柿子,便像恶狗发现猎物一样猛扑了上去。然而,当缠斗在一起之后他们就发现了不对劲,这些猎物不仅悍不畏死,而且硌牙烫手,于是只好及时止损、溜之大吉。戚家军成军后第一战就此结束,双方战损比为:倭寇死伤200多、戚家军轻伤1人。但倭寇不同于一般的草寇,更不是草包,宁海方向的小股力量只是他们刻意放出来的烟幕弹,与此同时他们又派出数千兵力直指戚家军的后方大本营新河城。因为新河城虽然都是老弱妇孺,但那里镇守城防的是连戚继光都感到瑟瑟发抖的灵魂人物,他老婆王氏。在繁衍后代的问题上,戚继光与爷爷和老爹经历了同样的艰辛,王氏也迟迟生不出儿子,但他比祖辈都更懂变通,偷偷在外面娶了三房小妾,并很快生下了戚安国、戚昌国、戚兴国兄弟。纸哪能包住火。王氏还是知道了老公包了小三小四小五的消息,拎起砍刀就追进军营,吓得戚将军仓惶翻墙溜之大吉,后来还是靠着负荆请罪、痛哭流涕、打感情牌,才求得夫人原谅。他们怀揣着猛抢一顿的春秋大梦,一路小跑急行军到新河城下,却全都傻了眼。旌旗招展的城头上站满了盔明甲亮的守军,他们(倭寇当然不知道其实应该是“她们”)还时不时挑衅地往城下扔点石子、泼点热油、射几冷箭、打几鸟铳。虽然城上的大妈、阿姨们其实也腿肚子直哆嗦,但城下的倭寇更是一脸懵,见守军“战意正浓”,搞不清深浅,只好安营扎寨,先休息休息再说。第二天,戚继光麾下的游击将军胡守仁带着援兵突然杀到,戚夫人也领着亲卫呼啸杀出,里应外合之下,战况已毫无悬念,双方战损比为:倭寇死伤280多人、戚家军阵亡3人。然而很快,戚夫人就发现了不对劲——新河城倭寇仍然只是佯攻的偏师,鬼子主力去向成谜。戚夫人能发现不对劲,作为不世出名将的戚继光也早就看穿了倭寇的意图。他敢置自己和全军将士的后院后代于不顾,不止是对老婆有信心,更是因为他已经预判出倭寇的真正目标不在新河城,而在台州,于是战争史上著名的台州大战打响了。戚家军连夜行军100多里,终于在黎明时分赶到台州城下,睡饱吃撑的两万倭军主力与又困又饿的四千戚家军立时对撞起来。戚继光指挥若定,先后使出鸳鸯阵、五行阵、三才阵,五战五捷,“共擒斩倭首1426夷,焚溺死者4000有余”,而戚家军累计伤亡不足20人。从此倭寇界开始盛传“遇戚不得活”的魔咒,戚家军的浙江防区成为他们避之不及的红线。就这样,34岁的戚继光又把绞肉机开进了倭寇大本营福建横屿岛。面对十分不利的沼泽地形,他利用中秋大退潮的时机,装配渔民采贝的泥橇发起武装泅渡,并亲自擂鼓助威。最终以牺牲10人的代价全歼岛上2200余级来自日本九州岛的穷凶极恶之徒,再次给这些野兽军团上了一课。然而就当戚家军一路高歌猛进,准备一鼓作气摧枯拉朽之际,大后方发生了惊天之变。早在戚继光围剿横屿岛前三个月,一代奸相严嵩罢官,其子严世蕃入狱,新任内阁首辅徐阶对严党旧部展开了全面清算。过去没少给严家父子写信捧臭脚的胡宗宪当然不能幸免,很快被罢官回到老家安徽绩溪龙川故里,两年后(53岁)在狱中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倔强自杀。戚继光无疑是个纯粹的军人,但他同时又深谙朝堂的险恶。于是他克扣军饷、收受贿赂,迎来送往、广交权贵,织起了庞大的关系网,每每到京师述职,他到处拜码头,家家不空手;凡是有钦差到访,他热情伺候,称兄道弟。特别是他发现连一根筋的战友俞大猷都不知怎么攀上了锦衣卫一把手——陆炳这根高枝时,他深刻意识到自己也需要在朝中傍上一个给力的靠山。刚好当年颇有交情的小伙伴张居正此时已担任裕王朱载垕(即后来的隆庆皇帝)的老师,而且很受首辅徐阶赏识。因此,胡宗宪虽然倒下了,戚继光却仍然活跃在抗倭前线,没人找他的麻烦。得到充分信任的戚继光此后会同俞大猷、谭纶等名将相继发动兴化之战、仙游之战,到他40岁时,为患10多年的倭寇终于彻底被驱逐出中华大地,东洋人对神州垂涎之舌被强硬剪断,这片祥和的沃土得以归于平静。1567年,嘉靖皇帝驾崩,张居正进入内阁,成为中央决策层核心成员,万历皇帝即位后,他被拔擢为内阁首辅,启动了为期十年、轰轰烈烈的改革变法。在张居正这位黄金搭档的鼎力支持下,戚继光调任明朝九边重镇中最重要的蓟镇总兵,拱卫京师防线。他“因地制宜,用险制塞”,大规模修筑长城,北御鞑靼兵,协防李成梁,确保了边境15年无虞,因此晋封少保。戚继光54岁时,大靠山张居正撒手人寰,还差点被挖坟鞭尸。作为张居正同党的戚继光,被文官们疯狂弹劾,说他挪用公款。然而让文官们大跌眼镜的是,这位没少挪用公款的大贪官57岁罢官回乡时,竟然“家无余田,惟集书数千卷而已”。戚继光虽死,但成军30多年未尝一败的戚家军仍在战斗。万历二十三年(1593年)十月二十日,从朝鲜抗倭回来的戚家军回到蓟镇,可朝廷答应的赏赐却迟迟没兑现。受了欺骗的士兵就去向新任蓟镇总兵王保讨要说法。
这王保是北方人,代表着北方军人的利益,而全都由南方人组成的戚家军长久以来作战英勇,导致南方军人一直压着北方军人一头。
王保一直想找借口替北方军人出口气。
于是王保把戚家军骗到了演武场,然后以兵变之名将他们屠戮殆尽。(史称蓟镇之变)据《朝鲜实录》和《明实录》记载,戚家军三千三百多人被杀,幸存者也被“军法从事”或“发回原籍”。屠杀过后,明朝文官们发挥他们巧舌如簧的本领,为戚家军编造了十条大罪,拼命往他们身上泼脏水,让他们永世不得翻生。“蓟镇之变”后,戚继光苦心打造的蓟镇七大营也被裁的七七八八,明朝北方的防线就此全部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