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读者反映看不到老王的文章
因为平台规则调整了
大家要“星标”
才能第一时间看到文章推送
按下图指示操作,就行了!
01
你可能想不到,关于“排尿时间”的研究曾获得2005年“搞笑诺贝尔奖”。
这项摘得当年“搞笑诺贝尔奖-物理奖”的研究表明:
所有哺乳动物,不论个头大小,只要体重超过3公斤,都可以在21秒(误差不超过13秒)内完成排尿。
研究团队用倒空小瓶矿泉水比大瓶速度快举例指出,尿道就像一根虹吸管,尿道越长,排水越快,以此可知尿道的长度可以调节排尿速度。
在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大型动物的尿道变长,帮助快速排尿,从而避免在排尿过程中被其他动物攻击。
这项研究可以侧面反映,单从排尿这一过程来说,男女所用的时间差不多。
02
尽管从科学的角度上看,男女排尿时间差别不大,但据世界厕所组织统计,女性上厕所平均时间为89秒,男性为39秒,女性所花时间是男性的2.3倍。
这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1.憋尿能力男比女强
从生理结构上来说,男女的尿道长短、肌肉力量、膀胱容量等都有差异。
通常,男性的尿道要比女性的长,有两个生理弯曲和三个狭窄,这也是医生给男性插尿管更困难的原因。
男性尿道周围所“包裹”的肌肉组织也比女性多,虽然男女的膀胱容量总体来说差不多,容量范围在300-500毫升左右,但由于女性尿道短且直的特点,憋尿反应比男性更加敏感,因此上厕所的频率相对更高。
2.小便姿势男比女更省时间
由于男性尿道更长,加之开口指向靠前,尿液能够形成更集中的液流,采用站姿就可以,并且沾湿面积小。
女性的尿道开口向下,容易沾染周围皮肤,并且“射程”短,因此只能采用蹲姿。
一蹲一站之间,男性排尿时间显然稍短一些。
3.如厕流程女比男更繁琐
拿小便这件“排泄工作”来说,男性仅需要完成“解拉链”的流程。
而女性的步骤则繁琐得多——“锁隔间门-脱去下装-蹲下-擦拭-穿上下装-开门”。
其中,脱下装的步骤还要考虑不同季节穿衣服层数、裙子或上衣太长、连体衣等情况,延长如厕时间。
此外,女性生理期如厕频率更高,还会在如厕中处理月经、更换卫生巾等,导致如厕时间再度延长。
对于特殊人群,孕妇因增大的子宫挤压膀胱,不仅上厕所不易,也会出现尿频。
4.厕位数量男的“站位”多,更省面积
因为对称设计的偏好,城市公厕的男女厕建筑面积配比一般都是 1:1。
相同厕所面积下,男性小便池占用空间更小,导致女厕内马桶间数较男厕小便池加马桶间少很多,这也是女洗手间排长队的原因之一。
男女卫生间结构对比
03
世界厕所组织发起人杰克·西姆说:“厕所是人类文明的尺度。”
19世纪以前,女性鲜少参与公共事务,因而当时的公厕只供男性使用。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公共空间,她们对公共设施的需求催生了女公厕的出现。
进入现代社会,女厕所除了解决生理需求,还同时兼备照顾婴孩、整理仪表、私密空间的功能,女性需要使用厕所的频率更高。
解决公共场所女性如厕难的问题成为不少人呼吁的声音,各地采取了不同方式。
1.设立无性别公厕
2016年,上海首座无性别公厕投入使用,公厕包括10个不限制性别的通用厕位(6个坐厕和4个蹲厕),同时配有独立于通间之外的男性小便间和方便照顾异性老人和孩子的第三卫生间。
台湾东海大学工业设计系硕士班陈诗盛与赖昱儒设计出“绅士厕所”(Gentolet),解决女厕供不应求的问题,并获得有“设计奥斯卡奖”之称的德国红点设计奖。
该设计的理念是将共享马桶间建在男女厕中间,把男厕使用率较低的马桶间与女厕共享。
因为两侧都有门,只要一边开启或锁上,另一边的门就会上锁,避免误入的同时,有效节省空间。
2.增大女性厕所面积
2005年发布的《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提到,男蹲(坐、站)和女蹲(坐)的比例基本是1:1~1:3,但如果算上小便器的话,男用便池远多于女用。
为缓解女性厕位紧张的问题,2016年新版《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16)》修改了上述比例,改为“女性厕位与男性厕位比例提高到3:2;在人流集中的场所,女厕位与男厕位(含小便站位)的比例不应小于2:1”,并对男女公共厕所厕位比作出以下规定:
公共厕所男女厕位比示例
3.设立第三卫生间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全国旅游厕所建设管理新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指出,在国家级、省级旅游度假区、4A级以上旅游景区逐步实现全覆盖,鼓励、倡导A级旅游景区和其他旅游场所建设第三卫生间。
第三卫生间是用于协助老、幼及行动不便者使用的厕所间,男女都能使用。
卫生间内基本配备了成人坐便位、儿童坐便位、儿童小便位、成人洗手盆、儿童洗手盆、婴儿多功能台、儿童安全座椅、安全抓杆、挂衣钩和呼叫器等,使用面积不小于6.5平方米。
残疾人、老人、幼儿可在异性家属陪同下进入,有效节省厕所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