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虚怕冷,血燥发痒,血热生疮,血瘀刺痛,教你怎么解决

健康   2024-10-11 01:00   河南  

1、血虚——怕冷

总是头晕眼花,面色、唇色、指甲发白,怕冷,手脚发凉,肌肉、关节冷痛,尤其遇凉还会加重,女性痛经等。

血液具有温煦人体的功能,如果此时血虚,温煦功能减弱,自然就不能够温煦人体了。

调理:益气补血

参考:八珍汤加减

2、血燥——发痒

皮肤干燥发痒,还有脱屑的表现,身上起荨麻疹之类的皮肤病。

体内阴血不足,血液无法濡养皮肤而出现的。

调理:滋阴清热

参考:犀角地黄汤加减

3、血热——生疮

手脚心发热,蜕皮,脸上经常长痘痘、溃疡,面色潮红,晚上盗汗等。

在中医上,血属阴,阴不足就会内生热邪,不断熏蒸体内的血液,导致血液发热,热容易向上走。

调理:清热凉血

参考:当归饮子加减

4、血瘀——身上刺痛

平时身上总是突然有固定不移的刺痛、淤青肿块等,还伴有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精神差,心慌心悸的情况。

调理:活血化瘀

参考:血府逐瘀汤加减

养血先养脾

中医认为,血液由津液、营气、天然之气组成,而脾主运化,即脾把摄入的水谷转化为精微物质和津液的能力,故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想要让血液充盈,先保证脾的运化正常。在《灵枢•决气》中指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灵枢•营卫生会》中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万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上述论述也明确提出中焦(脾胃)是生成血液的重要器官,若脾虚不能运化,水谷便不能很好的化生气血,所以我们要养血就得先养脾,把脾养好了,血自然也就有了化生的来源,是谓养血先养脾,脾健血自生。

那么我们该如何养好我们的脾胃呢?

首先,从我们的饮食说起:

•中医认为脾是一个喜燥恶湿,喜温恶寒的脏器。故而我们在日常的烹饪中可以使用温性偏燥的香料,如紫蔻、砂仁、肉桂、丁香、花椒、小茴香、木香、白芷、良姜、干姜等。同时要注意勿食过于生冷的食物,冷饮、凉水、鱼生、冰镇瓜果等,此类食物最伤脾阳,从而导致脾虚,无力运化。

•脾在五行当中主土,我们还可以多使用生长在地下的食物来进行烹饪,例如:地瓜、山药、芋头、土豆等。脾在五色中属黄色,多食黄色食物也可达到补脾的效果,比如小米、南瓜、黄豆,玉米等。

下面就介绍几道既健脾养脾,又方便日常烹饪的菜肴给大家

1、 芡实茯苓小米粥,以芡实米(鸡头米)、茯苓、小米为主料,加适量清水大火烧至水开后转小火熬煮30-40分钟即可。

2、 山芋大枣糕,将山药、芋头去皮洗净后切片蒸熟碾碎,大枣切碎,加少量面粉揉成面团,然后捏成喜欢的形状,上锅蒸熟后便可食用。

3、 香山羊肉汤,香菇洗净切片备用,山药去皮洗净切块备用,羊肉洗净切片,锅热下油,油热下羊肉翻炒后加入清水,再加姜片,盐等调料,水开后下入备好的香菇和山药,炖煮30分钟即可享用。

说了饮食我们来说一些日常健脾胃的穴位吧

1、 足三里,足三里是属胃经的合穴,合穴在腧穴当中意为江河汇合流入大海的地方,最为盛大,此穴经气充盛,合于脏腑,用来健脾和胃最适宜不过。足三里怎么找?用右手掌心按准右腿膝盖顶部,五指向下,中指顶端向外一指的位置就是右腿足三里,换左手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找到左腿的足三里。

2、 中脘,中脘是胃的募穴,募穴指的是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中脘位于肚脐正上方约4寸,经常按揉此穴位可以调节脾胃功能,起到健脾和胃的作用。

3、三阴交,三阴交是一个很特别的穴位,它属于脾经的同时,肝经和肾经也经过此穴,由于肝、脾、肾三条都是阴经,又交于此处,故而得名三阴交,这个穴位功能强大,主治脾胃虚弱、肠鸣、腹胀、泄泻等脾胃疾病,时常按揉、艾灸,可以达到健脾的作用。

4、神阙,神阙穴就是我们的肚脐眼,在我们出生之前,我们所需要的营养就是通过这里输送的,出生之后,神阙就成为了我们先天真息的唯一潜藏部位,通过艾灸,锻炼等可以调动胎息,补机体所不足之处。

脾不仅生血,还有统血的功能,意为统摄血液,让血液安然行于脉道之中,防止我们的血溢于脉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血;关于养血是不是养好脾就够了呢,这是远远不够的,中医讲究整体观念,单单调养脾脏是不足以养好血的,脾生了血,下一步就是将血藏于肝中,所以养血还要养肝,是谓养血亦养肝,肝调血自佳。

在线中之医
弘扬中医文化,维护全民健康。倡导科学养生,探讨疑难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