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耐心资本,五大部门重磅发声!中长期资金入市明确硬指标

创业   社会   2025-01-23 18:55   浙江  

⇅点击上方蓝字

每一个有商业梦想的人都会关注我们~


关于资本市场和中长资金入市,有关部门都讲了哪些重点和要点?

1月23日上午9点,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吴清、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中国人民银行党委委员邹澜、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介绍大力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促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

中长期资金是资本市场重要的专业投资力量,也是维护市场平稳健康运行的“压舱石”“稳定器”。去年9月底,中央金融办和证监会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推动各类中长期资金入市、构建“长钱长投”制度环境的重点工作安排。

昨天,中央金融办等六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宣布将重点引导商业保险资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基本养老保障基金等中长期资金进一步加大入市力度,并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着眼长远收益。

随着发布会的进行,一系列具体政策和硬性指标得以公布,资本市场迅速给出了热烈的反馈。截至午盘,沪指涨1.02%,深成指涨0.44%,创业板指涨0.75%,北证50指数涨2.12%。全市场半日成交额9193亿元,超4400只个股上涨。

关于资本市场和中长资金入市,有关部门都讲了哪些重点和要点?发布会结束后,《浙商》杂志对相关内容进行了全面梳理。

多措并举,解决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堵点问题

吴清表示,这次印发的《实施方案》聚焦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养老金等中长期资金入市的卡点堵点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更加具体的举措。

一是提升实际投资比例。明确了稳步提高中长期资金投资A股规模和比例的具体安排。对公募基金,明确公募基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未来三年每年至少增长10%。对商业保险资金,力争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从2025年起每年新增保费的30%用于投资A股,这也意味着每年至少为A股新增几千亿的长期资金。第二批保险资金的长期股票投资试点将在2025年上半年落实到位,规模不低于1000亿元,后续还将逐步扩大。

二是延长了考核周期。考核周期短是多年来制约商业保险资金、年金基金等一些中长期资金扩大A股投资的一个重要卡点。实施长周期考核,能够有效熨平短期市场波动对业绩的影响。这次《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出公募基金、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等都要全面建立实施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大幅降低国有商业保险公司当年度经营指标考核权重,细化明确全国社保基金五年以上长周期考核安排。对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性突破。

三是进一步巩固形成了落实增量政策的合力。大力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中央金融办加强统筹协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共同推进形成相关政策举措,这也是重要的、利长远的制度改革。

以投资者为本,持续优化资本市场投资生态


发布会上,吴清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证监会将以抓好《实施方案》落实落地为契机,践行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进一步加大政策供给,努力营造更加有利于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的市场生态。

一是在资产端,着力推动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今年春节前的2个月,也就是去年12月和今年1月,预计会有超过310家公司实施春节前分红,分红金额大概在3400多亿元。此外,也将进一步增加优质上市公司供给,支持更多标杆性高科技企业登陆A股市场。同时,加强上市公司持续监管,特别是进一步完善治理,不断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进一步多措并举做强活跃并购重组市场。

二是在交易端,不断丰富适合中长期投资的产品和工具供给。也就是要做强投资。允许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年金基金、银行理财等机构投资者作为战略投资者更加积极参与上市公司定增等。在参与新股申购、上市公司定增、举牌认定标准等方面,给予保险资管、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同等政策待遇,积极支持相关资金投资入市。用好用足央行互换便利工具,会同人民银行探索实现常态化的制度安排。

三是在机构端,推动不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支持证券基金经营机构按照市场化原则开展并购重组,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一流资本市场需要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通过投资银行、投资机构建设进一步增强服务新质生产力、服务居民财富管理的综合能力。引导行业机构加大人力、研究、交易以及资本等方面资源投入,提升对养老金、商业保险资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的服务能力,也包括对所有投资者的服务能力。

四是在执法端,坚决维护市场“三公”秩序。严格落实监管“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坚持惩、防、治并举,突出依法监管、分类监管,快、准、狠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既要抓早、抓小、抓苗头,更要打大、打恶、打重点,特别是对首恶、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绝不放过、一追到底,进一步提升监管执法的精准性、有效性。

下一步,A股如何吸引和便利外资投资?


“总的看,外资参与A股市场投资的便利性、稳定性持续提升,外资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良好生态正在形成。”吴清表示,近年来,证监会坚决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金融开放的总体安排,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外资政策,深入推进市场、产品、机构双向开放。

吴清透露,截至去年底,有866家QFII获得了投资资格,外资通过QFII、沪深股通这两个渠道共持有A股大约3万亿元人民币。外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中长期资金,包括相当多全球知名的主权基金、养老金、公募基金、商业保险资金等,多年来积极参与A股市场,也对资本市场稳定发展作出了贡献。

“外资是目前A股市场的重要资金来源之一。”吴清强调,证监会始终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改革方向,坚持改革和开放相统一,为国际投资者打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支持各类外资主体参与A股市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

下一阶段,证监会将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特别是对稳步扩大金融领域开放作出的一系列部署,进一步增强政策的稳定性、透明度和可预期性,进一步提高跨境投融资的便利性,提升A股投资吸引力

一是进一步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制度,完善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机制;二是丰富跨境投资和风险管理产品供给;三是持续强化与国际投资者的沟通联系,推动解决外资机构的关切、合理诉求等,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四是加强资本市场开放条件下的监管能力建设,维护市场稳定运行。

最后,吴清表示,中国经济前景光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我们欢迎更多外资投资A股市场,参与分享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机遇。



关注“浙商杂志”视频号






文丨《浙商》全媒体中心记者 胡淼 实习生 吴家文
编辑丨杨文茜
审核|姚恩育
监制|冯永明、余广珠

浙商杂志
解读财经大势,纵览行业全局。走进浙江企业,倾听浙商智慧。为新时代浙商精神代言。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