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筑梦,青春起航
为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育人氛围
激发同学们的实践热情和创新潜力
全面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山东大学第十九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现已拉开帷幕
让我们以青春之力
挥洒智慧与创意
在科技学术的广阔天地中
书写属于山大学子的闪耀篇章!
1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学联和地方省级政府共同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竞赛以“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为宗旨,自1989年清华大学举办首届竞赛以来,影响力和覆盖面持续扩大,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
2
校级初赛阶段
1月14日—3月16日
校级初赛采取院赛方式组织开展。各学院需完成院内宣讲、组织发动、项目挖掘、项目辅导、院赛评审,推荐优秀项目参加校级复赛。
校级复赛阶段
3月17日—3月31日
校级复赛采取网评方式。校团委将根据各学院推荐项目情况,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网评,选拔优秀项目进入校赛加速营,并参加校级决赛。
校级决赛阶段
结合省赛要求,拟于4月份完成
校级决赛采取现场答辩方式。校团委将根据省赛安排,邀请校内外专家开展现场答辩,并选拔优秀项目参加省级赛事。
省级赛事与国家级赛事阶段
根据往届工作安排
省级赛事拟于5月至6月举行
国家级赛事拟于9月至10月举行
3
2025年6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我校全日制非成人教育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不含在职研究生)均可申报作品参赛,不可跨校组队。
1.2025年6月1日前未通过博士资格考试的硕博连读生(直博生)按硕士学历申报;医学等本硕博连读生,按照四年、二年分别对应本、硕申报,后续则不可申报。
2.参赛团队可跨学院组队,每队成员不超过10人,作品应于团队负责人所在培养单位进行提交,同一作品不得在多个培养单位重复提交。
3.指导教师人数限定3人以内。
4
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科技发明制作三类。
1.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组别;作品侧重考察科学性、先进性和前沿性、学术性,作品字数限定8000字以内。作者限本科生。
2.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分为发展成就、文明文化、美丽中国、民生福祉、中国之治5个组别;作品侧重考察社会性、学术规范性、实践性、现实性,作品报告字数限定15000字以内。本科、硕士均可申报。
(1)发展成就(包括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科技自立自强等相关内容)
(2)文明文化(包括强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社会文明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文化传播等相关内容)
(3)美丽中国(包括绿色低碳、污染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能源清洁利用等相关内容)
(4)民生福祉(包括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完善分配制度、促进就业、健全社会保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等相关内容)
(5)中国之治(包括全过程人民民主、全面依法治国、维护国家安全、完善社会治理等相关内容)
3.科技发明制作(A、B类):分为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数理、生命科学、能源化工5个组别;其中,科技发明制作(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科技发明制作(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作品侧重考察科学性、先进性、创新性、实用性和转化前景。本科、硕士均可申报。
5
申报参赛的作品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
1.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作品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发表的有关作品上的署名均应为第一作者,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 2 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者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
2.申报集体作品的,作者人数不能超过10人,且作者必须均为学生。凡有合作者的个人作品或者集体作品,均按学历最高的作者划分本专科生或者硕士研究生进行分类。
6
入围决赛项目评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并择优推荐参加省赛与国赛。
7
1.各参赛团队需要完成的工作:填写《山东大学第十九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作品申报书》(附件4),与作品报告、作品附件、项目PPT一同提交至培养单位(具体截止时间以各单位要求为准)。附件可包含专利证明、应用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参赛作品及附件封面见附件1)。
2.各培养单位需要完成的工作:各学院指定1名教工联系人和1名学院学生科协负责人加入办赛交流群(QQ群号:1023373952)。参照校赛通知要求确定院赛安排并发布通知,组织院赛评审,根据评审结果汇总《山东大学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xx单位推荐项目汇总表》(附件2)和《山东大学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xx单位推荐项目成员信息汇总表》(附件3),连同各项目的材料打包,于2025年3月16日前将Excel版和盖章扫描版一同发送至邮箱
xskx@sdu.edu.cn
邮件统一命名为“xx学院(研究院)2025年度挑战杯项目材料”。
8
1.大赛交流QQ群:
965589413
请各参赛团队负责人入群
以便及时查收赛事有关通知
2.联系人及电话:
韦老师 0531-88361338/18766318157
南老师 0531-88369964/15098806256
9
附件1:参赛作品及附件封皮
附件2:xx单位推荐项目汇总表
附件3:xx单位推荐项目成员信息汇总表
附件4:作品申报书
附件5:哲学社会科学类参赛指引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下载相关附件
(校外访问需登录VPN)
文 | 共青团山东大学委员会
山东大学本科生院
山东大学研究生院
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封面图 | 白宇茜
编辑 | 韦福林 南东周 江泽宇
责编 | 马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