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齐云山传】假如齐云山的葫芦会说话

文摘   2024-12-09 14:32   安徽  

“葫芦”小壶天

我,小壶天坊,是道教名山齐云山中一座红色石坊。门坊上刻着墨色的“小壶天”三字,所以世人称我为小壶天。

但因我的门洞的形状是一个浑圆的葫芦,所以我常常自称是齐云山的葫芦。

我的故事从明代中期就开始了。

从我存在之日,崖洞内的道观就是那副模样,不知道它的年岁要比我多出几百回春秋轮转。那时,道长常常在道观内主持闭关。一众青色道袍的道教徒们端坐在崖壁下,信仰流转,四下里寂寥无声。

倾斜的石壁是天然的屏障,坐在下方的人们不惧日晒,不怕雨淋。闭关过程中,周围的嘈杂像小小的颗粒沉降到水底,水面更清透了,我能更清楚地听见山中的声音。一阵风吹过来,声音起了褶皱,我知道,它是钻进了山里。

比起闭关,我更期待看到道长在道观内接待贵宾。客人们大多来自五湖四海,他们身上有让我感到陌生的气息,我喜欢这种陌生。他们走过我身边时,常常会停下脚步,看着山间云海缓缓流动,赞叹道“确实是别有洞天啊”,这一刻,假如我不是石坊,我能骄傲地一跳跳到齐云山的山顶上。

再往里走,道长会顺势向客人们介绍崖洞上的石刻:这是“退思岩”,作者是浙江开化人方豪,“退思”二字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上记载的“进而尽忠,退思补过”。

几人总能就着三个字引经据典,发言议论,比如“进而尽忠,退思补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这些为人处事的法宝听进了我的脑袋里,让我有些昏昏沉沉,心思一下子被飞过去的小画眉给带走了,后面石刻的介绍就没有细听。

每次有客人来临,道长会提前煮好一壶茶,准备与贵客一起品茗共话。在他们谈话时,我总会听到许多有关齐云山的历史故事。久而久之,我仿佛也能背着手站在齐云山下,对着往来的行人们介绍这里故事的开始:唐代乾元(758-760)年间,山东高道龚栖霞在此结庐修真,成为齐云山道教鼻祖,齐云山也因此与道教结缘。

嘉靖十一年,我记得这一年,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我好像和齐云山的历史产生了一点联系。龙虎山正一派第四十八代天师张彦頨奏令道众赴齐云山为皇帝建醮求子,大抵是历史的巧合,竟真灵验。

于是皇帝敕令扩建真武祠,改名为玄天太素宫。我听往来的村民在谈论猜测“都说葫芦多子多福,你说会不会这山上的葫芦也显灵了”,这一点小小可能已经足够让我感到高兴。

说起来,我还见了不少墨客骚人。万历丙辰岁年(1616年)正月三十日,旅行家徐霞客就曾和汪伯化道长一起在这里饮酒观景。

在他的作品《游白岳山日记》就有记录,“三十日,雪甚,兼雾浓,咫尺不辨。伯化携酒至舍身崖,饮睇边饮边看元阁。阁在崖侧,冰柱垂垂,大者竟丈。峰峦灭影,近若香炉峰,亦不能见。”。

现如今,即便崖壁下的道观已不复存在,但每天有更多来自五湖四海的客人们来欣赏齐云山的美,同样有讲解的声音,同样有赞美的话语,我常觉得时间仿佛静止了,这几百年来什么也没有改变。

我感到很幸运,能够作为一座小小石坊够见证齐云山的历史。

“葫芦”花田

你好,我是齐云山下的“葫芦”形水稻田,我可以说是在齐云山上俯瞰能看得最清楚的一个景点。

为什么,当然是因为“葫芦”可是齐云山一个重要的文化元素,我们山上的前辈“小壶天坊”可说得上是齐云山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缆车视角下的葫芦稻田。张肖茜 摄

就先说石坊边的石刻,有一行篆体字“蓬壶深处”,蓬壶即蓬莱,是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后来渐渐成为仙境的代名词。

小壶天的葫芦形门坊强化了蓬壶的结构,人们一过壶天之门,云海遥遥取代了原本山岩树林,眼前之景豁然开朗,更加有一种来到仙境的感觉。

“小壶天”的名字也大有来头,其实“壶天”指的也是仙境,古人常说,葫芦虽小内藏乾坤,“一瓢藏造化,天地一壶中。”小小葫芦,犹如洞天,别有天地,给人以无尽的想象力。

东晋道教学者葛洪所著的《神仙传》描写的那个壶中小宇宙,即是道教人物津津乐道的“壶中日月”和“壶天仙境”。此后,在道教典籍里,类似的与葫芦有关的记载不绝于书。

可以说,葫芦在道家的学说里,是涵藏太虚自然之气的太极,小壶天在齐云山,是进入心旷豁然景色的“阵眼”。

对于齐云山而言,葫芦不仅是历史绵延不绝文化关键词,更是刻在文化记忆的美好向往。

登封桥下的葫芦水池 宁珊摄

现在的齐云山景区,葫芦也作为“福禄”的象征,为这片土地不可或缺的人文气质

例如,在齐云小镇的路口,有一个一人多高的葫芦,葫芦上有着不同字体的“福”字,代表着葫芦“多福”的寓意,壶口一串色彩鲜艳的花到地面延伸,总有许多游客在那里留下用相片定格的回忆。

登封桥的入口,一个直径约为六米的圆形水池中有一座葫芦形状的石塑,水面粼粼,装进了傍晚的落日时分,装进了横江舞金龙漫天的烟花,装进了齐云山这一方天地。

还有,如果游客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齐云小镇路上的井盖、夜晚亮起的路灯都包含有葫芦的图案。

在“福禄”植入水土的同时,祈福游元素不再被定格在凝固的建筑中,开始依着人群流溢到齐云小镇的各处。

齐云逍遥祈福游打开了葫芦的开口,把福气带到了山上,送进了小镇,化成游客专属的白岳造福字,注进状元第一签,还有天官亲手赠与的手写祈福卡。

白天上山跟着“天官”蹭好运,夜晚进入逍遥夜市,看白岳落花烟火秀,福禄经过温度的淬炼,与金光熠熠的铁花一起热烈释放。看完打铁花和烟火秀,还可以跟着汪满田鱼灯团队一起游入逍遥梦境。

跨越时光,葫芦是齐云山历史书上的一个注脚。和葫芦一起去看齐云山,这里的故事又变得不同了。

与时俱进,葫芦融入祈福游之中,成为齐云山文化生命的一部分,成为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具体抓手,让远方的游客可以亲手触摸,亲身感知。

编者按

作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齐云山素有“黄山白岳甲江南”之誉,而那神奇瑰丽的丹霞地貌、清秀旖旎的田园风光、源远流长的千年文脉,更让其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的美称。

时间长河奔涌向前,齐云山经历了隐居飘渺、洞天福地的隐居时期,朝圣者众、人流熙攘的鼎沸时期,如今,在各路“神仙打架”各显神通的文旅时代,齐云山破茧重生、一路“狂飙”,频频出圈,解锁流量密码,“卷”出新赛道,走入了安逸松弛、独树一帜的逍遥时期。

往事越千年,生活日新月异,名山流过时光,齐云山也有了积淀与传承、创新与火热的潮流新气象。

由中新社安徽分社、休宁县委宣传部指导,中新社国际传播集团安徽分公司策划的“新齐云山传”系列,将从还原历史现场、解读地域文化、聚焦动态变化等多个方面阐述齐云山的魅力。


欢迎订阅《中国新闻周刊》

欢迎订阅《中国新闻报》

齐云山镇
优质服务,高效办事。可移动的信息中心,最快捷有效的沟通工具。齐云山镇人民政府欢迎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