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略说》
南怀瑾先生 著述 [内容节选]
《圆觉经略说》
《圆觉经略说》
[内容节选]
善男子,末世众生,欲修行者,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彼善知识欲来亲近,应断骄慢;若复远离,应断嗔恨。现逆顺境,犹如虚空,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如是修行,方入圆觉。
如果要学真正的禅宗或真正的密宗,必须要依师,依善知识。依师之前,弟子要观察老师,老师也要观察弟子。佛说末世的众生,要想修行佛法,应当“尽命供养善友,事善知识”。善友就是善知识,古人说亦师亦友。可是以前是弟子侍候老师,现在时代不同了,反过来是老师侍候弟子,众生颠倒。
“彼善知谶欲来亲近,应断骄慢”。只要你是块料子,够得上法器,善知识会来找你。善知识都想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传下去,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想找一个好学生,问题在于你自己是不是法器。“应断骄慢”很重要,如果你有主观成见,认为不对,完全接受不了,那一点办法都没有。
“若复远离,应断嗔恨”。跟善知识处不好,他走了,不理你了,也不要嗔恨。一般人相处不来分开了,都会恨,就开始毁谤了,说老师这个不对,那个不对。
“现逆顺境,犹如虚空”。善知识往往故意示现顺境、逆境来磨练你,考验你。在顺境时,看你是否沉迷;在逆境时,看你是否能够忍受。在逆境时,是否能够维持平常心,不怨天,不尤人;在顺境时,也是一样,是否能够维持平常心,而不得意忘形。
“了知身心毕竟平等,与诸众生同体无异”,自己明了此心毕竟都是空的,与诸众生并无差别。“如是修行,方入圆觉”,这样修行,才能进入圆觉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