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
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讲好中华民族故事。2024年6月22日,北方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在党总支书记黄发雷带领下师生一行150多人赴北京,走进蒙藏学校旧址、民族文化宫开展集体专题学习,参观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工作的开展传播历史以及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
学校坚持将参观学习作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载体,作为提升育人实效的一堂必修课。
参观蒙藏学校旧址
走进蒙藏学校旧址,在讲解员的解说下,师生们通过参观实物模型、观看生动视频、浏览图片图表寻迹红色历史,真切体悟蒙藏学校旧址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深刻领略中国共产党在历史长河中战胜重重困难与挑战,始终捍卫真理与信仰的不朽伟业;感受那段充满拼搏与奉献的历史,重温革命先烈的光辉业绩,传承红色精神,共筑中华民族的未来。
师生在蒙藏学校旧址合影
参观铸牢中华民族
共同体意识文物古迹展
民族文化宫是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首都十大建筑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发展、繁荣的象征。由国家民委主办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物古籍展目前正在民族文化宫展出,展览共展出1500余件文物古籍,深入挖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生动呈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历史。中华文明悠久而深厚,每一个展品、每一张古籍都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和历史经验的积淀。
“大一统”单元展厅内景
“大一统”单元从思想理念、制度实践、价值追求三个维度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延续不断的历史基因。
“大交融”单元展厅内景
“大交融”单元从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三个方面展现中华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发展壮大的脉络和凝聚不散的历史密码。
“大团结”单元展厅内景
“大团结”单元展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大团结的深邃思想与丰富实践,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保证。
三大主题展览将1500余件珍贵文物古籍精心编织成一幅恢宏的历史画卷,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鲜明体现了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大量承载中华文化的古籍、服饰、乐器、婚俗礼品等,展现中华文明内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这些文物和古籍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统一性的历史追求和现实关切。新旧对比的相关展品生动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地区发生的历史性变化,成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显著标志。
文物古籍琳琅满目,互动形式独具匠心。现代与传统的交融为师生提供了一次时空穿越的体验。展览运用了很多现代科技和互动巧思,通过可视化呈现、沉浸式设计,让文物古籍活起来,为参观者提供更丰富多样的观展体验。
师生一行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通过生动详实的古籍实物和花瓣古籍墙等别具巧思的互动体验,穿过珍贵的文化遗产与历史长河中的先哲先民进行时空对话,感悟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气概,以及对深化中华文化自信、构建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责任。
师生合影留念
这次主题活动是一次宝贵的参观学习,使师生们了解了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历史,感受了璀璨夺目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和多元,增强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我们要以身作则,做好新时代民族团结的践行者、促进者和守护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END
摄影:金学忠 菅兆奇
编辑:金学忠
初审:刘 涛
终审:黄发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