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明知贩毒被抓,会被判决死刑,为什么很多人不要命,难道毒品的利润很大?

百科   2024-12-03 22:22   湖南  

好奇读者宝宝:贩毒明明抓住了就是死路一条。如果说是因为利润高,可是风险更高啊!抓住就要判决死刑,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不要命似得去干。贩卖一克毒品的利润有多少?1000元,5000元,1万元?


好奇读者宝宝,你好。毒品,尤其是冰毒的利润两极分化。利润高的不会判死刑,判死刑的利润都不高。咱先看裁判文书网上的一张截图。

图一。0.6克冰毒支付1500元,收买家2000元,作为中间商赚500元。像这种赚点“零花钱”的,法律上叫以贩养吸。意思是卖家吸毒,“中间商”也吸毒,只有买家才是真正的“客户”。


卖家与中间商,引诱一个有钱的客户上瘾,吸毒不需要花钱。对于毒品只在一个比较隐秘的吸毒小圈子里面流转的。通常是以吸为主,需求量少,贩卖毒品克数少,售价高,利润高。


另外,隐秘的吸毒圈。都是帮“朋友”“毒友”弄货,拿点好处费。不是大众理解的,以贩毒赚取超高利润,发家致富,过上小康的生活。仅仅是,大多数都是以贩养吸,解决吸毒不花钱的好处。


对于这个类型,克数不会太多。都是10克以内,或多次。判刑一般只有两个档次。贩毒不足5克,有期徒刑三年以下。5克到10克,有期徒刑3年到7年之间。


由于吸毒是“高消费“,一次0.1克、0.2克,吸毒者一个月能吸10克的,月收入最少要在2万以上。所以,沾上毒瘾,要么倾家荡产,要么债台高筑,从而走上犯罪----以贩养吸。



图二,打破小圈子,进入稍微大的吸毒需求圈子。意思是客户不只是本区域,开始跨区县贩卖。通常也是熟人介绍,买家找上门。由于地域存在潜在的“竞争对手”一时无货,或者吸毒者未找到本地贩毒的。


为争取到稳定的“客户源”与安全系数,根据购买克数决定价格。10克起购,650元一克。5克起购,850元一克。5克以内,950元一克。1克以内,0.1克200元起。一次购买毒品数量越多,价格越高。不过,区县小的中间商拿不到大量,也不敢一次拿大量毒品。


另外,对于月贩卖30克至50克以内的贩毒,抛开进价成本,纯利润大概400元至600元一克。“月收入”,2万到3万以内。由于大多数贩毒的都吸毒,也属于以贩养吸。


贩卖的目的,卖毒买毒,以供吃喝玩乐。想靠每个月卖50克发家致富,那是不可能的。卖得越多,风险越高。每多卖一克,被抓的风险提高10%。每多一个新“客户”,被抓的风险提高20%。


所以,在风险的催化下毒品的价格,200元以内一克,一去不复返。吸毒的成本越来越高,贩毒的利润水涨船高。当然,冒着判刑有期徒刑十五年干一个月,回头一看,还是“月光族”。


每个月卖几十克,连卖几年,还是一场空。不被抓更不可能。每一个“客户”,都是一个地雷。


法律小知识:贩卖甲基苯丙胺10克,在七年至八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每增加甲基苯丙胺5克增加刑期一年。50克以上,十五年、无期徒刑、死刑。

图三,真正的毒贩。有钱的吸毒人士原计划花55000元,让两毒友帮忙买毒品。毒友一看,碰上冤大头了。于是几经周转,终于找到一手货源的大毒贩。


以30000元买到966.7克。用计算器算了一下,平均每克31元。卖毒的判决无期,有钱吸毒人士的中间商毒友,各领有期徒刑十五年。从中可见一手货源的毒品,价格卷到什么程度

当然,这是2018年的价格。如今马上2025年,估计冰毒批发价涨到100元至200元一克区间。以150元一克批发价,一次卖出1000克,利润15万。能连着出售三次,赚45万,还不被抓到,各省各市各区县没有这样的“人才”。


贩卖毒品发家致富,坐拥千万上亿家产,除非是境外的毒品源主。国内的毒品源,从输运、化工材料、家用电量,一抓一个准。对于毒品犯罪,比打击电信诈骗力度更大。


至于以贩养吸,还是那句话。每贩卖一次毒品,被抓的概率增加10%。每多一名吸毒的“客户”,被抓的概率提高20%。而且贩卖毒品这门“生意”,看似利润很高。


其实,赚的那点买不了车,买不了房,最终不是被吸得干干净净,就是花天酒地挥霍干净。


至于贩毒什么情况会判决死刑。只能说,死刑的适用慎之又慎。涉毒执行死刑的克数也在增加。初犯非毒品累犯,从几百克,增加到一千多克,再增加到2000多克。


毒品累犯再犯,执行死刑的,不大清楚现在是2公斤还是3公斤。能判决死刑的,猜测每年应该有小几千。大多数有期徒刑贩毒的,都是几十克以内的以贩养吸。其中被判刑的,吸毒时间五年,帮“兄弟”“朋友”拿货占多数。

竟然发不了财,还会被抓。为什么还是会有人贩毒因为贩毒的,99%吸毒,而且经济条件不是很差,差的吸不起。大多数人,一旦有了毒瘾,就会吃得倾家荡产,债台高筑,家破人亡。


无精打采,满脸冰痘,不想工作,只想再来一口。倾家荡产了,没有收入,养吸别无他路。


所以,好奇读者宝宝,千万别碰毒品,那是让人粉身碎骨的毒药。也要提醒身边的朋友,一旦沾染毒品,对毒品的依赖犹如无辣不欢。舌尖失去对辣椒的知觉,只能靠静脉注射。把针头扎进血管,血液才能感受到辣椒的辣味。


关于公职人员,职务犯罪减刑假释细则问题,独家深度解读

减刑假释付费文章大集合




减刑假释一点通
一个有趣的刑法刑罚领域科普人。研究与学习各省减刑假释细则,罚金,退赔,非法所得,量刑,取保候审,监外执行,刑法刑罚。防失联备用公众号《白盐夜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