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减负
1.背景
身处改革发展稳定第一线,基层是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新时代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党中央把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和为基层减负结合起来,作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统筹谋划、一体推进。从《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提出一系列硬杠杠硬举措,到建立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再到建立为基层减负反面典型案例通报曝光等机制……精准施策、靶向治疗,打出了组合拳,推动基层减负工作走深走实,基层干部有了更多时间和精力为老百姓服务。
2.规范表述
一、给材料报表“挤水”。破除“材料为王”、告别“文山会海”、精简发文立项,有助于基层干部从“写不完的材料、填不完的表格、理不完的台账、开不完的会议”中解脱出来,留出更多时间走村入户、访村进组,听百姓的真心话,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解决邻家的“烦心事”,达到“一减N增”的效果。
二、给督查检查“瘦身”。无论检查还是考核,实绩重于痕迹、现场重于材料。各部门督查检查前,应当尽可能联合组团;检查时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检查过程采取“解剖麻雀”蹲点调研、“马路办公”“一线工作法”等就简方式;设计指标前,多到基层走一走、问一问,从实际出发推出更多“分类指标”“一地一策”,做到“查得实”“检得准”。
三、给职责权限“划界”。权责有界,各有分工,基层绝不是所有责任链条的终端,也不是各项职责、事项的“接盘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指的是工作,而不是职责。因此,进一步厘清职责关系,建立健全权责清单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全面梳理基层权力事项清单、“属地管理”事项责任清单等,划出“边界线”,明确“责任田”,从制度上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四、给担当作为“撑腰”。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三个区分开来”的重要性,为基层干部的“大胆闯”保驾护航。“为公”与“谋私”、“过失”与“故意”、“担当”与“懈怠”、“敢为”与“乱为”分清了,他们就能更好安下心来,先行先试、大胆挑战。各地已经先后推出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受失实检举控告的干部开出“健康证明”,就是旗帜鲜明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
五、给指尖之负“解压”。近日,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向政务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政务公众账号、工作群组开刀亮剑,加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用强硬手段为指尖之负“解压”。当刷分、签到、打卡等回归“正规”,微信群清清爽爽,App不再满屏都是,“群里吼”回归“实地走”,那么基层干部的“大脚掌”就能更好丈量民情。
六、给成长成才“铺路”。在为基层减负的同时,更要激活干部的“精气神”。比如,用事业激励干部,选派一批基层干部到重大改革、重要岗位、重点项目中去攻坚克难,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基层干部脱颖而出;再如,以名师帮带、学习研讨等方式练就硬本领、铁肩膀,用干部成长的“加速度”推动基层提质增效按下“快进键”。
七、给急难愁盼“开方”。各级各部门不妨多些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充分从基层实际着想,既交任务也教方法,发现问题也帮助解决问题,尽可能让基层少些阻碍、多些动力;不妨多听听干部心声,通过实地走访、座谈会、访谈等,与他们贴心谈话,让他们有机会袒露心声、释放情绪,同时在政策激励、待遇保障、评优奖励、选拔培养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以实打实的举措来回应基层干部急难愁盼问题。
八、给制度规范“上劲”。基层减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这就要求着眼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精准施策、靶向治疗,少些“一刀切”,多些“硬杠杠”。
3.经典论述
切实为基层减负,要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开展全面检视、靶向治疗,针对新变种、新现象大兴调查研究,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江苏如东县对“多头考核、搭车考核、重复考核、交叉考核”等乱象出实招,搭建综合考核纪实研判智能平台,为不同单位设定不同考核指标体系,切实做到“考准干得好的、用好考得优的”。青海有关部门制定“三张清单”,对“村级组织工作事务多、不合理证明事项多”等问题坚决说不,为村级组织减负增效,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正所谓,“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基层减负务必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把准地区性、行业性、阶段性特点深入推进精准治理。
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关键要在建立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上下功夫。制度建设是长远之策、根本之策。比如,打破“数据孤岛”,规范各类政务APP、账号与工作群组的建设、使用和安全管理,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以严密制度约束“指尖上的形式主义”。抓住普遍发生、反复出现的问题深化整治,建章立制、久久为功,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才能让基层减负各项决策落到实处,真正把基层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
4.开头结尾金句
(1)持之以恒为基层减负
开头:
自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工作开展以来,一系列举措,一年年推进,为基层松绑减负、促干部担当作为,凝聚起全党上下砥砺奋进的强大力量。党的二十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精简会议与发文数量,把干部从会议和文件中解放出来;科学评价干部政绩,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及时纠正随意增加村级组织负担的行为,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基层减负有“量”更有“质”,重“形”更重“效”,形成了把工作抓实、基础打实、步子迈实的实干氛围。
结尾:
加强真抓实干的作风建设,不是“一时的事”,而是“一直的事”。要清醒看到,基层负担重、减负难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依然存在,必须继续下大力气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努力做到为基层真减负、减真负,必能打通抓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共抓狠抓落实的好局面。
(2)基层减负担 干部添动力
开头:
为基层减负,就是为实干撑腰。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党和国家各项决策部署,最终都要依靠基层党员干部穿针引线、落到实处。坚持抓常、抓细、抓长,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基层干部更好卸包袱、抓落实、促发展、创实绩,才能凝聚起新征程上真抓实干、攻坚克难的强大动力。
结尾:
“报表、证明等方面减量,给基层干部带来的是服务增量。坐办公室的时间少了,跟居民面对面接触多了。”一位基层干部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勇气,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持之以恒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定能更好为基层卸下不必要的负担,让更多减负成果惠及广大基层干部和人民群众。
5.更多拓展
相关案例
(1)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为居村组织减负的若干措施》,开展减证明、减系统、减考核、减挂牌“四减”行动;山西围绕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推动线上政务服务“只登一张网、一网通办、一次不用跑”;湖北武汉市扩大政务平台系统数据整合范围,推动33个日常使用频率较高的系统分批次在平台上整合,做到填报一次信息、多个终端共享、多次填报共用……各地针对基层减负创新探索、出实招,减到“实处”、减出“实效”,推动形成更加浓厚的实干氛围。
(2)为切实整治形式主义,厘清基层“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有力推动为村级组织明责减负增效十条措施落地落实,提高村级运行效能,黔南州结合实际该州制定出台了《黔南州2024年为村级组织明责减负赋能增效重点工作清单》,就基层减负工作进行了细致的安排部署。
健全完善村级“三张清单”。由县级组织部门牵头,根据《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贵州省村级组织履行职责事项指导目录等规定和要求,5月底前对村(社区)组织主体责任清单、协助办理事项清单和负面事项清单进行优化完善。未经批准,清单外事项不得交由村(社区)承担,确有需要的报县级党委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审批。凡委托村级组织开展工作,涉及需出钱出物的,由县级政府办公室牵头组织行业部门集中制定“费随事转”清单,强化经费保障,严禁随意摊派任务或搞责任“甩锅”。
整治“牌减事不减”问题。由县级组织、民政部门牵头,5月底前对村级已减牌子背后的考核、材料报送、工作留痕等职责事项集中清理,凡涉及村级法定职责外事项,6月底前全部清返职能部门,并加强跟踪管理。整合归并办公服务场所内部功能性指引牌,依托村级综合服务窗口,为群众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
整治多头要表、频繁报表等问题。由统计部门牵头,大数据部门配合,指导各部门主要依托贵州省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平台开展村级基础数据统计,5月底前对“一张表”外数据进行梳理,确有工作需要的,通过“一张表”平台报上级统计部门审批。对未经审批的报表,村(社区)不再填报,并纳入负面清单管理。力争2024年全州需村(社区)填报的指标精减20%以上。
整治考核指标多、主体多问题。由组织部门牵头,按照挑重点、挤“水分”、减流程、看实效的原则,5月底前组织有关职能部门对涉及多层级、多部门、多条线开展的综合考核指标进行优化整合,县(市)向乡镇(街道)考核指标精简50%以上,需要提供文字材料的指标精简50%以上。县级统一制定对村(社区)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原则上不超过10项,乡镇不再细化指标。
据悉,黔南州村级组织明责减负工作以“政治引领好、经济效益好、减负效果好、社会反响好”为目标,计划在全州开展“百乡争创、千村提升”明责减负赋能增效示范党组织培育,该工作将采取分级认定、动态管理的方式,今年底争取在该州重点培育打造明责减负赋能增效示范乡镇(街道)党(工)委20个、示范村(社区)党组织100个。
2025省考上岸班重磅上线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2025上岸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