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2019-2021年普通豇豆新品种(系)联合鉴定分析

文摘   2024-07-08 11:55   北京  
作者  |  胡晴园 公 丹 潘晓威 王素华 王丽侠
单位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100081,北京

摘 要




新品种的联合鉴定可以有效评估其高产、稳产及生态适应性。本研究对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2019-2021年10 个普通豇豆新品种(系)在 14 个试验点的联合鉴定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普 通豇豆的表型差异明显,其中以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和产量的变异较明显(平均变异系数均大于 20%),株高、生育天数和百粒重的变异一般(平均变异系数均介于 10%~20%),单荚粒数变异不明显(平均变异系数为 9.93%)。最终分别筛选出 4 个适合北方春播区、4 个适合北方夏播区及 2 个适合南方区种植的豇豆新品种(系)。

关键词  普通豇豆;新品种(系);表型变异;产量分析


普 通 豇 豆 ( Vigna unguiculata ) 属 于 豆 科 (Fabaceae)蝶形花亚科(Papilionoideae)菜豆族 (Phaseolus)豇豆属(Vigna),是世界上主要的食 用豆类作物之一,也是豇豆属作物中面积最大的豆种,广泛种植于非洲、拉丁美洲等贫困及生态贫瘠地区[1]。我国普通豇豆主要种植在南方各省及西北、东北干旱半干旱区及生态条件较差的丘陵山区[2]。普通豇豆生育期短,根系发达,适应性广,较耐旱和耐瘠薄,尤其根系固氮能力强,常用于禾谷 类作物的轮作或间作套种等[3],在救灾补种、填闲垦荒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普通豇豆还可为人类提供优质植物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多酚等功能因子,既是非洲等贫穷国家和地区人们的“肉食”,也是重要的医食同源作物,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作为我国的小宗作物[4],普通豇豆的遗传育种等领域研究相对缓慢,主栽品种多为农家种,其产量低,适应性差,难以规模化发展[5-6]。近十年来,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资助下,我国豇豆遗传育种取得了长足进展,选育出一批高产高抗优质新品种,如吉豇1 [7]、吉豇2[8]和中豇10 [9]等。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利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普通豇豆的生产水平。随着市场对不同品种的需求和育种工作的深入,新品种(系)的选育速度也进一步加快。本研究基于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2019-2021年度豇豆联合鉴定试验结果,分析了 10 个新品种(系)在全国14 个试验点的表型变异及产量表现,明确各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及适宜种植区域,为豇豆新品种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0 个普通豇豆品种(系)来自全国 6 家育种单 位,其中 9 个为豇豆新品种(系),中豇 1 号为对 照品种(表 1)。

1.2 试验设计 

2019-2020 年分别在北京顺义、吉林长春和河北石家庄等 14 个试验点种植。播种前,选择地势平坦、茬口一致、地力均匀、肥力中上等、有灌溉 条件的田块作为试验地,适墒或造墒播种。不同生态区播种期不同,一般春播区在5 10-30 日,夏播区在 6 20 日左右,南方区根据前茬作物收获时间确定播种期(表2)。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5 行区,行长 4.5~ 5.0 m,小区面积 10.0~12.5 m23 次重复。株距 12~ 15 cm,行距40~50 cm,播深3~4 cm。留苗密度12 ~15 万株/hm20.8 ~1.0 万株/亩)。按照大田试验常规管理,花荚期遇旱适时浇水,成熟期及时收获。成熟后分小区收获、脱粒、晾晒。调查的主要农艺性状包括株高、生育期、主据标准》[10]采集所有性状。 

1.3 数据处理 

DPS 7.05 Microsoft Excel 完成数据处理及分析。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试点间豇豆新品种(系)的农艺性状变异 

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分析(表3)表明,参试品种(系)不同性状变异系数依次为单株荚数>株 高>主茎分枝数>荚长>产量>百粒重>单荚粒 数>生育期。不同试验点间变异最大的是单株荚数,变幅为 7.3(南宁)~36.2(南京);变异最小的是生育期,其中齐齐哈尔试点的平均生育期最长(100.0 d),南宁试点的平均生育期最短(59.0 d)。14 个试验点的平均株高在39.8(呼和浩特)~ 85.7 cm(南阳)。平均主茎分枝数以北京顺义最大 (7.9),以齐齐哈尔最小(1.1)。荚长的变化在 11.3(唐山)~18.5 cm(白城),百粒重在11.7(南宁)~20.7 g(南通)。从产量来看,不同试验点间差异较大,以南京最高(2945.25 kg/hm2),其次依次是榆林、南阳、保定,南宁最低,仅为 941.70 kg/hm2

2.2 不同生态区间豇豆新品种(系)的性状变异 

14 个参试点分为北方春播区、北方夏播区和南方区,其中,北方春播区包括 6 个试点(榆林、呼和浩特、沈阳、长春、白城、齐齐哈尔),不同试点间株高变幅为 39.8~64.6 cm(表4),平均 51.0 cm, 低于北方夏播区(73.8 cm)和南方区(60.2 cm) 的平均株高 。北方春播区株高的变异系数为 20.33%,高于北方夏播区(9.29%),但低于南方区(28.41%)。平均生育期北方春播区(88.0 d)>北方夏播区(73.0 d)>南方区(70.0 d),但不同生态区生育期的变异系数均在 10%~20%,即变异程度中等;主茎分枝数在不同生态区间变化较大,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变幅在 33.26%~ 57.09%。单荚粒数在北方春播区和南方区变化一致,变异系数分别为7.93%7.91%,均小于10%,变异程度较小,而北方夏播区的变异系数(13.96%)处于 10%~20%,变异程度中等。百粒重在不同生态区间变异各不相同,在北方春播区变异中等(13.67%),在北方夏播区变异较小(5.91%),而在南方区变异较大(24.50%)。单株荚数同主茎分枝数一样,在不同生态区间变异程度都较大,在南方区的变异系数达到 82.10%,变异程度最大。北方夏播区的产量较为稳定,变异系数为7.49%, 而在南方区的产量变异程度较大,变异系数为29.60%,在北方春播区的产量变异程度中等,变异系数为19.98%

2.3 不同品种(系)产量分析 

参试品种(系)在14 个试点的产量(表5)表明,产量高于对照中豇1 号的新品种(系)有辽豇豆1号、桂豇豆 18-21、桂豇豆18-11、吉豇3 号、品豇2013-25-44 和品豇 2013-25-124。其中,辽豇豆1号在不同试点的产量在840.00~3076.5 kg/hm2, 较对照平均增产9.59%,并在南京、南阳和榆林试点增产,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表 6)。此外,辽豇豆 1 号还具有早熟(平均生育期 74.0 d)、直立、抗倒(平均株高 53.7 cm)等特性;品豇 2013-25-124在不同试点的产量为932.25~ 3057.15 kg/hm2,也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广适性,产量比辽豇豆 1 号低 1.31%。与对照相比,品豇 2013-25-124 也具有较强的抗倒伏性和抗病性。品豇2013-25-124 为早熟品种,直立,夏播生育期70 d,可作育种亲本间接利用,改造地方品种的蔓生、低产特性。桂豇豆 1 8 - 11 产量位 居第 31721.85 kg/hm2),该品系在南京、榆林、南阳等试点的产量均超过1988.55 kg/hm2,具有耐旱、 耐瘠和抗倒伏等特性。吉豇3 号具备耐旱性强和 适应性广等特点。

2.4 不同区域适宜品种的筛选 

经综合分析,分别筛选出不同试验点产量排名前3 位的豇豆新品种(系),供下一步重点示范推 广(表7)。




讨 论




在不同生态区进行新品种(系)联合鉴定,既能有效评估其环境适应性,也有助于新品种(系) 的推广利用。普通豇豆为短日照作物,光温反应较敏感,南北远距离引种会影响生长习性和生育期,而导致产量显著变化[11]。我国幅员辽阔,生态气候多样,因此,普通豇豆的异地引种有一定的种植风险。本研究通过 9 份豇豆新品种(系)在不同生态区的试验分析发现,生态区的环境因素对单株荚数和主茎分枝数这 2 个性状的影响最明显。虽然单株荚数、百粒重及单荚粒数是构成产量的三要素,本 研究发现百粒重和单荚粒数的变异系数相对较小,故提高单株荚数是稳定各生态区产量的重要因素,而单株荚数表现出较高的遗传变异,既说明生态环境对品种(系)的影响,又体现不同品种(系)之间的差异。比如,公丹等[12]2021 年对不同生态区中34个豇豆新品系的适应性鉴定分析中也认为, 豇豆单株荚数受环境影响较大。 

生育期是豇豆品种(系)重要的物候学特征,既有遗传因素,又受环境条件影响。本研究发现,除了中豇1 号(CK)在部分北方春播区不能正常开花外,其余新品种(系)在各生态区间的生育期差异并不大,即生育期的变异幅度相对较小,这一点熊海铮等[13]在全球豇豆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中也有报道。综合豇豆新品种(系)主要农 艺性状在各生态区的表现,苏豇18075 的综合评价较差,可能与其早衰特性有关,具体原因需要后续深入研究。




结 论




本研究分析了不同豇豆新品系的生态适应性 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情况,并分别筛选出适合北方春播区种植的吉豇 3 号、桂豇豆 18-11、品豇2013-25-44 和品豇 2013-25-124;适合北方夏播区种植的辽豇豆1号、0402(白)、品豇 2013-25-44 和桂豇豆 18-11;适合南方区种植的桂豇豆 18-11 和品豇2013-25-44以及不同试验点产量居前 3位的 品种(系),可为不同生态区的豇豆生产提供品种 选择。 

参考文献 

[1] Vaillancourt R EWeeden N F. Chloroplast DNA polymorphism suggests Nigerian center of domestication for the cowpea, Vigna unguiculata (Leguminosae). 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199279(10)1194-1199. 

[2] 王卫平,薛智勇,朱凤香,等. 豇豆对营养元素的吸收积累与 分配规律研究. 水土保持学报,201327(6)158-161171. 

[3] 王丽侠,陈新,王素华,等. 豇豆属野生近缘种资源研究进展.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2021(6)1407-1414.

 [4] 李建领,公丹,王素华,等. 豇豆 SNP 高密度遗传图谱构建及 重要农艺性状 QTL 定位. 作物学报,202248(10)2475-2482. 

[5] 程须珍,王述民. 中国食用豆类品种志. 北京:中国农业科学 技术出版社,2009. 

[6] 罗高玲,李荣丹,唐建淮,等. 豇豆新品种桂豇 18-11 的选育. 中 国种业,2023(7)96-98. 

[7] 郝曦煜,梁杰,王英杰,等. 豇豆新品种吉豇 1 号的选育及栽 培要点. 种子,201938(4)140-141. 

[8] 郝曦煜,吴国芳,王英杰,等. 豇豆新品种吉豇 2 号的选育. 中 国种业,2022(4)108-109. 

[9] 张鹏,王素华,潘晓威,等. 广适性豇豆新品种中豇 10 号的选 育. 中国种业,2022(5)89-90. 

[10] 王佩芝,李锡香. 豇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11] 郑卓杰. 中国食用豆类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12] 公丹,罗高玲,张晓艳,等. 34 个豇豆新品系在不同生态区的 适应性评价. 作物杂志,2022(2)89-95. 

[13] 熊海铮,施爱,孙健,等. 全球豇豆资源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 科技通报,201632(10)49-5862. 


Joint Identification of New Varieties (Lines) of Cowpea during 2019-2021 Organized by China Agricultural Research System of Food Legume 


Hu Qingyuan, Gong Dan, Pan Xiaowei, Wang Suhua, Wang Lixia 

(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eijing 100081, China) 

Abstract  The combined identification of new varieties can effectively assess their high yield, stable yield an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In this study, the joint identification test of ten new common cowpea varieties (lines) in 14 test sites of the National Edible Bean Industry Technology System from 2019 to 2021 we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enotypes of different ecological common cowpea differences were obvious, the variation of the number of main stem branches, the number of pods per plant and yield were obvious (averag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as more than 20%), the variation of plant height, growth period and 100-grain weight were generally (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between 10%-20%), and the variation of seed number per pod was not obvious (the average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was 9.93%). Finally, four new cowpea varieties (lines) suitable for northern spring sowing area, four suitable for northern summer sowing area, and two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southern China had been selected. 

Key words  Cowpea; New varieties (lines); Phenotypic variation; Yield analysis

本文发表于《作物杂志》2024年第3期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国家食用豆产业技术体系2019-2021年普通豇豆新品种系联合鉴定分析.pdf


《作物杂志》简介

《作物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作物学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共同主办的关于农作物的科技期刊。主要发表农作物产量、品质、抗逆等相关农艺性状及品种资源利用研究,以及农田生态、农业信息技术研究及综述,设有专题综述、遗传育种·种质资源·生物技术、生理生化·植物营养·栽培耕作、植物保护、技术推荐、农业信息技术等栏目。《作物杂志》被收录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自2000年开始连续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网址:http://zwzz.chinacrops.org/

采编平台:http://zwzz.cbpt.cnki.net/

扫码上方 二维码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最新咨询

作物杂志
您好,感谢关注《作物杂志》公众号!本刊投稿平台:http://zwzz.cbpt.cnki.net/WKB3/WebPublication/index.aspx?mid=zwzz E-mail: zwzz304@caas.cn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