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的容重、杂质、水分、不完善粒以及霉变粒指标是衡量玉米质量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指标,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权威性。根据GB 1353-2018 玉米质量标准要求,为大家讲解下玉米收购、储存、运输、加工和销售过程中检测的指标。
玉米容重
(1)玉米容重作为定等的标准,代替了过去的出粮率,是反映玉米籽粒的饱满程度,容重就是一升玉米的重量,容重越大质量越好,表示空瘪的玉米少。以东北玉米为例,由于玉米生长环境不同,辽宁、吉林比黑龙江、内蒙的玉米容重高,说明了玉米容重存在地域性的差异。
(2)玉米容重等级:
一等玉米容重:≥720g/L
二等玉米容重:≥690g/L
三等玉米容重:≥660g/L
四等玉米容重:≥630g/L
五等玉米容重:≥600g/L
等外玉米容重:<600g/L
玉米水分
玉米在储存过程中,环境条件时刻影响着粮食籽粒的生理变化,如水分过高时,粮食容易发热霉变,进而导致品质劣变。东北地区玉米收获时水分在28%-38%之间,大多数是采用烘干塔烘干的方式快速降低到14.5%水分,容易造成籽粒空瘪、容重偏低的情况。也有一部分采用晾干方式,晾干的玉米籽粒饱满,容重高。华北玉米收获时水分较低,几乎全部采用自然晾干方式进行降水。
玉米杂质
东北玉米大多数都是采用烘干塔烘干,装箱时也会进行除尘、筛选、去玉米皮,所以杂质较少,在0.5-1%之间,按照标准要求玉米杂质含量应当≤1%。
玉米不完善粒
(1)玉米不完善粒指的是有缺陷或受到损伤有使用价值的玉米粒,包括虫蚀粒、病斑粒、破损粒、生芽、生霉粒,热损伤粒东北玉米在烘干过程中,水分快速的下降,同时还有一些机械的操作,先烘干、然后仓储、筛选、装箱、出库等环节,会导致破碎粒增加。
(2)玉米不完善粒含量:
一等玉米容重:≤4%
二等玉米容重:≤6%1
三等玉米容重:≤8%
四等玉米容重:≤10%
五等玉米容重:≤15%
玉米霉变粒
收割后玉米保管储存不善,极容易出现玉米生霉现象。储存环境和储藏技术的限制,无法严格按照标准进行储存和通风,导致霉变粒的增多,按照标准要求玉米霉变粒的含量≤2%。
资料来源:哈尔滨谷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