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工作者在宿迁市宿城区文化馆小剧场表演歌伴舞。徐瑞 摄
2024年12月27日晚,位于南京长江路文旅集聚区核心区域的国民小剧场内掌声雷动,永熙茶楼相声大会落幕后,一场名为“小剧场与城市美美与共”的分享会紧接着又开启一场思想盛宴。
此次活动是2024年“紫金文艺评论”系列分享会中的一场,由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汇聚了文艺工作者、剧场运营者、专家学者和观众代表,共同探讨小剧场这个主客共享的新兴文化传播载体和文旅消费空间,如何助力塑造城市文化品格,实现与城市美美与共。
江苏已建成小剧场1156座,这些遍布于街头巷尾的新空间,像书签一样点缀在商业区、生活区、产业园区、旅游景区,编织出一幅生动的城市文化地图,成为江苏居民的文化新日常。“在小剧场里,表演者与观众的距离很近,我们每一个微表情、每一次情感波动都能被观众真切感受到,这种直接的互动让演出更加真实和动人。”南京市曲艺家协会主席、相声演员陈峰宁这样阐述小剧场艺术的独特魅力。
“小剧场不仅是演出空间,更是许多戏剧作品孵化、实验和定型的重要场所。”国民小剧场负责人丁翔说,“我们的经营目标是既要生产优质内容,也要引进适合小剧场的剧目。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将小剧场置于消费环境中来看待,使其成为流行且时尚的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自2018年起,国民小剧场推出“南京城市印象三部曲”《丹凤街》《长江路》《珠江路》,以玄武区3条知名街道为背景,深入挖掘南京文化基因中的情义、大义与奋斗底色。这些作品收获大量粉丝,还荣获多个奖项,更吸引外地剧场提出合作要求,成为文化交流的桥梁。
播客主播、戏剧媒体人蔡庆中分享自己“在全世界看戏”的心得与体会。他特别提到法国阿维尼翁戏剧节、乌镇戏剧节和会昌戏剧季上那些独具匠心的场地改造,以及上海亚洲大厦内众多沉浸式小剧场的成功案例。蔡庆中认为,小剧场应当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土特色,创造出既符合当代审美又富有文化底蕴的作品。“小剧场摒弃传统舞台的概念,形式非常多样化,不仅广场、戏院能变成一个小剧场,就连观众坐的椅子都有可能是从当地人家里征集来的,带着生活的温度和戏剧的新体验。”
蔡庆中期望未来的小剧场能够更加细分,像咖啡店一样,每一家都有自己的招牌,为观众提供独一无二的艺术体验。
数字化浪潮席卷,人们的注意力被电子设备大量争夺,艺术和真诚的人际交流成为珍贵的资源。小剧场以其亲民的票价、多样的演出形式以及不同商业元素的融合,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观众“入场”,成为人们可以面对面交流的新空间。
“小剧场为我们提供一个从日常喧嚣中抽离的机会,让人们能够重新感受面对面交流的力量和重要性。”南京大学媒介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朱丽丽教授认为,每个城市都需要丰富的文化生活,而这种文化不仅体现在悠久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中,更体现在我们每日沉浸的当下生活中。
通过调查研究,朱丽丽发现一个城市的戏剧文化往往能够显著提升人们对城市的整体评价。她认为,戏剧不仅是高雅艺术的体现,更是与市民生活紧密相连、接地气的艺术形式。通过观看南京本地戏剧,观众不仅能加深对南京城市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还能激发出强烈的地方文化归属感。“期望小剧场能吸引更多年轻人观赏和参与,更多反映南京人鲜活的生活方式,留下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印记。”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江苏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科联盟副主席刘永昶深入剖析江苏小剧场的三个显著特征:地域性、多元化和群众高参与度。他认为,紫金文化艺术节小剧场单元、南京新剧荟等项目每年都在孵化新剧目,将地标性建筑融入戏剧,讲述南京人的生活,串联重要的历史事件和普通市民的情感故事,既恢弘动人又充满烟火气,使观众的记忆、情感与城市文化紧密相连,增强了城市文化认同感。
“小剧场+旅游”“小剧场+经济”等新模式的出现,为小剧场的发展提供多种选择。小剧场不仅是艺术表演的场所,更是一个文化共同体,将观众、演员和创作团队紧密联系在一起。因此小剧场舞台最美的风景不是舞台本身,而是所有在这个空间中共享时光、共同创造文化生活的人。刘永昶认为,每个人对于艺术有着不同的偏好——有的追求宁静,有的热衷时尚,有的则喜欢互动体验。而小剧场的“小”赋予其广阔的实验和探索空间,他坚信,小剧场一定会在江苏丰厚的历史文化土壤滋养下走向大众。
来源:新华日报
编辑:蔡阳艳
审核:高仁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