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过去和解?|心理成长

文摘   2024-10-19 12:01   广东  

关注我,让自己更懂心理广州心理咨询


/Noam Shpancer, Steven C. Hayes, George S. Everly
编译/深圳红树林心理咨询中心


围绕早期创伤构建我们的生活听上去很诱人,但这可能会让我们的未来蒙受损失——而和解的开始,是去设想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与过去和解呢?



直面你曾回避的事


“让人陷入困境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为了应对这些经历而养成的习惯。”

                   ——Noam Shpancer 博士


威廉·福克纳曾写道:

“过去从未消失,它甚至还没有过去。”


这句话对于过去的逆境而言尤为真实,负面事件在我们的心理结构中响亮的回响着。


这种现象可以从进化的角度解释。如果你在森林中被老虎攻击,那么从生存角度来说,你最好不要忘记这件事,以免再次毫无防备的进入森林。


此外,我们的大脑进化出了在环境中寻找秩序的能力——去努力理解事情的运作方式,因为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我们才不那么脆弱。


然而,逆境会打破现有的秩序,引入混乱和无意义的元素。我们的大脑会迫使我们回到创伤处,试图“解决问题”,拼凑出事件的叙述,重新恢复世界的秩序。


难怪人们很难从过去的逆境中走出来,而咨询师也常通过将当下困境与早期创伤联系起来,以帮助来访应对现状。将现在的困难归因于过去的创伤,可以为我们的叙述恢复秩序,带来某种令人心安的清晰感。



然而,围绕过去的创伤构建自我叙事也有风险。


首先,这样的叙事可能并不完全准确。早期的经历与成年后的结果之间的路径既不直接也不清晰(如果说早期逆境让你养成了酗酒的习惯,那么你现在的问题是由早期逆境引发的,还是由于酗酒导致的呢?),具体的早期经历并不能直接解释具体的当前行为,且那些经历了类似早期境遇的人,在成年后可能并不会表现出相似的症状。


并且,将当前问题归因于过往创伤的这一观念也催生了“寻找创伤”的趋势。我们可能会把任何令人不安、愤怒、有挑战性或失望的经历都贴上“创伤”的标签。将“创伤”这一概念扩展到普通生活挑战或琐碎的负面事件,实际上是一种情感上的“通货膨胀”,削弱了该词的含义。


此外,将我们(或他人)的生活评估建立在创伤的基础上,就等于用破碎的视角看待生命。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破碎的部分,但若将创伤视为一个人的核心特征,则会将他们简化为其受伤的部分。这不仅令人意志消沉,在心理上无益,事实上也不准确。人类远不止是其伤痛的总和。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以创伤为中心的叙事反而可能让人更难走出创伤。将个人身份与过去的创伤绑定,虽然在混乱的生活中为自我认同提供了一个连贯的叙述与锚点,但一旦“我的创伤”成为“我的故事”,放下它就可能像是在自我否定。


因此,要走出过去的困境,往往需要我们改变对自我的看法。具体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关注自身的优势和长处来获益。这并不是一种否认,也不是向“积极思考”的逃避,而是一种有益且公正的调整。


首先,人类的默认属性是韧性,而非脆弱。我们克服逆境的几率通常比屈服于逆境的几率更大。其次,将自我认同建立在优势上能够增强心理力量。就像在工作面试中,我们常先谈论自己的优势,这能够奠定你自我描述的基调,使他人更有可能将你视作强者,自我认知也是如此。


此外,要从过去的逆境中走出来,往往需要我们改变对逆境本身的看法。创伤的体验是主观的。让一个人感到不堪重负的事件,可能对另一个人毫无影响;而社会普遍认为的逆境事件,本身并非必然或一概如此。研究表明,我们对事件的主观感受,而非事件本身,往往决定了创伤体验的产生。体对事件的感知差异,很可能解释了逆境如何“渗入肌理”,对我们的神经和行为结果产生长远的影响。


你对发生事情的看法影响着这些事情对你的影响。这是个好消息,因为虽然你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但你可以改变对它的看法。


一个有效的开始就是放下这样一种误解:导致了过去创伤的原因仍在继续影响当下的问题——这是创伤中心叙事中的一个常见特征。比如,你可能因为童年与不稳定的父母的不良关系而习得了不信任他人。然而,你现在对他人的不信任感并不是由你与父母的关系维持的。


研究表明,一般而言那些可以追溯到过往逆境的当前困难,主要是由于回避的习惯而得以延续,现在阻碍你的不是过往的逆境,而是应对其后果时形成的回避习惯。这些习惯,和过去的经历不同,是可以改变的。走出创伤的道路,在于在当下直面你习得的回避。



最后,创伤回忆通常与负面情绪相互缠绕,负面情绪的暴风雪可能会压倒灵魂的秩序。然而,情绪管理是一项可以掌握的技能。般来说,涉及以下三个步骤: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情绪是我们体验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你的情绪属于你,但它们不是你,就像波浪不是大海一样。


其次,们需要学会接受我们的情绪。接受并不意味着同意或喜欢,而是一种专注而好奇的态度。比如,认真倾听某人并不意味着我们需要评判他们或同意他们所说的,情绪接受就是专注的倾听自己。


第三,我们需要意识到情绪传达的信息往往是扭曲或不完整的。你感觉不好并不意味着你本人不好,或者你的处境不好。因此,我们不应盲目服从情绪。相反,我们可以学会参考其他可用的信息来源——比如我们的理智、世俗经验、有意义的目标和个人价值观——并深思熟虑后做出决策,而不仅仅是情绪驱动的决策。



从过去的困境中走出来并不是一件会自然发生的事情。这需要有意识和持续的努力。需要一种平衡的视角,既承认过去事件和处境的困难之处,又不将它们神圣化为身份的支柱。同时,我们需要培养心理健康技能,以准确评估、有效应对,并最终超越那些困扰我们的遗留问题。


治愈的过程就是感受的过程


“以痛苦为指导,了解什么是重要的,什么能让你前进。”

             ——Steven C. Hayes, Ph.D. (接受与承诺疗法的创始人)


负面事件是生活的一部分。由于它们带来的强烈冲击,负面事件往往具有一种奇异的能力,能轻松的掌控我们的心理世界。


Steven C. Hayes教授关于童年创伤的一些回忆:


“在我作为心理学家的职业生涯中,我一直致力于研究一种现象:当人们面对痛苦却不懂得如何去感受时,往往会采取一些理性、合乎逻辑却病态的行为——这些行为是我们评判性的内心所推崇的,可是却会将我们困在过去。我也和其他人一样,在生活中学到了很多。


我父亲是个炸药桶,他借助酒精来压抑自己,但这只会让最终的爆发更为暴力和可怕。我清楚地记得在小学时,看见父亲在暴怒中开车疾驶出车道,而我哥哥从打开的后备箱中滚到街上。


我当时吓坏了,非常惊恐,但没人谈论这些——我也不知如何表达。尽管我们家中笼罩着浓厚的情绪,但情绪几乎从未被真正提到过。


我母亲是个习惯于压抑情绪的人,她的毛孔中持续渗出黑暗的恐惧感。即便我才八岁,我也知道,像她那样不断谈论细菌并不停洗手直到流血是不正常的。后来我才知道,我的祖母是自杀的,而我母亲不公的担下了所有的责任。


她当时无法帮助我处理那些可怕的感受—— 她自己都在拼命逃避自己的情绪。我知道我的父母爱我,但在充斥着愤怒与黑暗秘密的家中,我也学会了情绪是……危险的。


难怪在二十年后,当我作为一名年轻学者,亲眼目睹几位教授之间的激烈争吵时,我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惊恐发作。多年来的情绪愤怒和忽视已经让我的神经系统学会了:情绪是危险的。


但面对痛苦,我们该怎么做呢?


在我作为心理学家长期研究人性和人类痛苦根源的职业生涯中,我深感震惊的是,人们常常无意中阻碍了自己的治愈过程。”


以下是Hayes教授关于缓解过去创伤与痛苦的一些建议。


01

不要否认你的痛苦

当你割伤自己时,身体会试图自愈——无论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而心理上的伤口则不同。只有当你承认并描述自己的痛苦时,心理上的治愈才可能开始——因为自我否定会让伤口更加深入。生活不会因为你内化了“男儿有泪不轻弹”或“你该做个大人了”的教导而放过你。想痊愈,首先必须去感受,而学习如何感受从承认你的痛苦开始。


02

勇敢面对

当你感到痛苦时,你可能想蜷缩在沙发上的毯子里。虽然这对于周日下午来说很棒,但却不是生活的长久之道。当你关闭自己与外界的联系时,生活依然在继续。过度逃避痛苦不仅让你避开了不适,也错失了生命中丰富且有意义的部分。


03

观察你的情绪

紧闭双眼、咬紧牙关、“硬扛过去”本身可能会加重创伤。即使你在做重要的事,这种抵抗本身也在强化它的不安全性(否则你不会抵抗)。相反,放慢脚步,深呼吸。仔细感受你的身体,观察并描述——这种感觉更像是欣赏日落或听孩子哭泣,而不是在解数学题。给你的情绪一个名字。让你的身心知道:你可以安全的去看那些未曾被看到的、感受那些未曾被感受的、讨论那些未曾被表达过的情感。


04

让痛苦成为指引

你的大脑可能会建议你永远沉溺于痛苦中,因为痛苦带来的特别感,或是因为痛苦能证明这一切有多么的不公平。别上当,痛苦并不是荣誉勋章,痛苦能帮助我们了解什么是重要的,什么需要关心和注意。将痛苦作为动力和指引,让它帮助你摆脱困境,然后尝试纠正那些不公平的事物。


05

不要执着于“好”的感觉

当我们感觉良好时,可能会希望这种感觉永远持续下去。然而,一旦我们尝试抓住这种感觉,它就会开始消逝。就像一只停在你肩上的鸟,你试图抓住它时,它便飞走了。享受美好的感觉,但要让它顺其自然地离去。一成不变的情绪无法教会我们任何东西。


06

给予自己一些善意与共情

我们的心态可能是不友善的。当你挣扎时,脑海中会冒出“我怎么了?”或“为什么这么难?”的想法,你让自己陷入了评判和自责的漩涡。当你情绪低落时,不要再给自己增加负担,而是伸出援手,给予自己一点善意和宽容,尤其是在你觉得自己最不值得的时候。


07

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治愈

如果你已经按照那些文章的建议去做了,但仍然感到困扰,请不要急于求成!目标是逐步学会让情绪在生活中扮演恰当的角色。“治愈”意味着“完整”,而学会如何变得完整是无法匆忙完成的。这需要时间和耐心,勇敢地给自己这份时间和耐心吧。


08

设立目标

如果痛苦是安全的且有意义的,我们会更愿意承受。在健身房,你会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高强度的锻炼,因为你知道肌肉酸痛是增加力量和柔韧性的一部分。同样的道理,遵循上述步骤后,你的身体和潜意识会接收到安全的信息。那么目标是什么呢?这取决于你自己。为了帮助自己治愈,关键是要看到、选择并拥抱你的目标。没有目标,痛苦就变成了一场毫无意义的挣扎。


09

寻求帮助

受到情感忽视的孩子常常相信他们需要独自治愈。“不要给别人添麻烦”这种观念剥夺了我们去寻找朋友的安慰或意见的机会。我们是社会性动物,注定要和他人一起走过人生的旅途。无论是家庭、朋友、咨询师,还是在线支持小组,勇敢地伸出手寻求帮助,并将你学到的东西用于帮助和支持他人。



痛苦往往来自外界,不请自来。忽视已造成的伤害是我们习得的行为,但这意味着它们可以被改变。真正的工作来自内在。承认你的痛苦,识别你心中不必要的防御机制,学会利用情绪来促进一个充满目标、爱和意义的自由生活。以正确的方式去感受,感受本身就是治愈。


创造新的自己


“对更好事物的愿景是从受害者转化为幸存者的基础。”

               ——George S. Everly, Jr., Ph.D.,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教授


坏事有时会无故发生在人们身上,那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面对逆境时,人们往往会有三种反应。有些人陷入困境,心理上停滞不前;有些人急于行动,抓住任何机会寻找安全感,然而这种绝望的举动往往导致进一步的问题甚至会受到伤害;还有些人在逆境和创伤中成长,重建新的生活。


一个人走上哪条道路并非纯粹是运气。无论你手中的牌如何,你都要承担选择的责任:要么继续前行,要么等待救援。相信过去会决定未来可能会让你被困住,不愿为更好的未来而努力。然而,研究表明,过去实际上并不能很好地预测未来。



以下是四个具体步骤,可以帮助你创造一个新的自己和未来。


第一步是信念。正如一位曾遭受过身体、情感和性虐待的幸存者告诉我的那样:“找到一种方法来想象自己会过上更好的生活是实现目标的第一步。相信你注定会拥有更好的生活。”如果没有对未来的愿景,就无法产生对它的渴望。


当然,拥有这样的愿景需要勇气,因为我们总是试图保护自己免受失败的失望。从一个信念开始,勇敢地说:“我注定会有更好的未来。”


接下来,将信念转化为行动,以此发挥信念的力量。自证预言弥合了信念与行动之间的距离。一种预测,无论是通过思想还是言语,都会直接或间接促使它成为现实。如果你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你最终会说服自己放弃对它的渴望。


期望如何转化为行动?如果你认为自己会失败,你可能会以最小的努力、热情和坚持去面对这项任务。面对完成任务途中的小挫折,你可能更容易接受。更糟糕的是,你甚至可能根本不去尝试成功。


但如果你相信自己会成功,你可能会以更大的努力、热情和坚持去完成这项任务,更不容易向前期的挫折与拒绝妥协,更可能将挫折视为通向最终成功的前兆!坚持不懈能帮助你将挫折重新定义为增强自身的机会。


仅有信念是不够的,你还必须付诸行动。一旦你决定行动,就要坚持不懈地执行。



如知名学者Wilhelm von Humboldt所言:

“语言是塑造思想的工具。”思维通常先于行动而产生,将你的语言体系从失败的模式转变为成长的模式,把“我不行”和“是这样,但是……”从你的词汇中剔除。


语言中的模棱两可会导致犹豫和不安,而果断的语言则能激发非凡的努力。当你发现自己在使用消极的语言或思维时,停下来,找到更有建设性的表达方式。你可能会绊倒,可能会跌倒,但要继续前行。


迈出第一步——哪怕只是很小的一步,都能够克服惯性,这基本上消除了最困难的障碍。


最后,要记住,韧性和成长的最佳预测因素是与他人的联系。


寻找帮助你前进的人,不断寻找能支持你、在你跌倒时帮助你站起来的人。导师和教练能够帮助人们相信自己,并提供支持你从受害者转变为幸存者的视角。


观察那些拥有你向往品质的人,向他们学习,寻求他们的指导。不要用嫉妒的眼光看待成功的人,而要将他们视为榜样:“如果他们能做到,我也能。”


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生活,必须从信念开始,利用预言的力量。但永远不要忘记,预言的目的不是预测未来,而是创造未来。


文章图片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州红树林心理

红树林心理覆盖广州、南沙、深圳、佛山、中山等地
是华南地区有影响力的专业心理咨询机构

你的点赞在看是我们前进的动力

红树林心理咨询服务
红树林心理咨询,专注心理咨询十八年,擅长儿童青少年、婚姻情感、情绪压力、个人成长、职场管理及咨询师培训。我们将会用专业与爱陪伴您,守护您心灵的家园,愿您自在且有力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