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中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发展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发展和变革。
论述:原始社会时期,河姆渡居民的生产工具由石器发展为骨耜,骨耜轻便灵巧,促进了原始农业和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的转变;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出现并推广,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推动了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使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推动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结论: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站,瓦解了旧有的社会制度,促进了社会发展和变革。
2.以“汉字发挥的历史作用”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汉字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媒介。
论述:甲骨文是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东汉以后,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楷书等字体开始流行,一直沿用至现代,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汉字具有悠久历史,以汉字为载体的书法艺术一直传承至今,是文明传承的重要媒介。
3.以"影响治国思想的因素或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社会环境的变化决定治国思想的变化。
论述:由于秦朝末期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西汉初期,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统治者采取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汉武帝时期,地方势力强大、诸子学说流行,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把儒家思想立为正统思想。
结论: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汉初和汉武帝时期采用不同的治国思想,说明社会环境决定治国思想的变化。
观点2:适合国情的统治思想才能够推动历史的发展。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秦国采用法家思想,实施变法改革,为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汉武帝时期,采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措施,将儒家思想立为正统思想,巩固了汉朝大一统的局面。
结论:秦国以法家思想为治国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了国情,推动和巩固了国家统一,推动了历史的发展。
4.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
论述:秦始皇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建立刺史制度,削弱了地方势力,巩固了国家统一。
结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古代帝王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观点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推动了经济发展。
论述:秦始皇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便利了经济发展和交流;汉武帝通过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平抑物价等措施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促进了经济发展。
结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发展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经济控制,改善了国家财政状况,从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5.以“交通发展促进中外文明交流”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对外交通发展促进了科技交流。
论述:西汉时期,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原的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入西域,推动了西域生产的发展;宋元时期,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等科技发明通过丝绸之路外传,推动了欧洲社会转型,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科技的发展。
结论:对外交通发展促进了中原与西域、中国与欧洲的科技交流,推动了科学技术发展。
观点2:对外交通发展促进了物种交流。
论述:西汉时期,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良种马等随着丝绸之路传人中原,丰富了中原的物种种类和人们的物质生活;明朝时期,原产自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等物种通过海上交通等传入中国,充实了人们的物质生活。
结论:丝绸之路及海上交通发展使大量的外来物种传入中国,促进了物种交流,丰富了中国的物种种类和人们的物质生活。
观点3:对外交往促进国家繁荣强盛。
论述: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加强了与他国的友好往来,在频繁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进一步促进了唐朝的繁荣,丰富了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宋朝时期,朝廷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置市舶司加以管理,贸易范围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贸易所得在宋朝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
结论:对外交往有利于吸收外国优秀文化成果,互通有无,增强经济实力,促进国家繁荣强盛
6.以"服饰是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反映"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服饰变化反映了民族交融。
论述: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以汉服代替鲜卑服,使民族之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体现了北魏时期民族交融的加强;唐朝时期,少数民族服饰广为流传,体现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和民族交融。
结论:服饰变化见证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反映了民族交融。
观点2:服饰变化反映了社会变革。
论述:旗袍、中山装等服饰的出现,体现了辛亥革命后,自由平等新风尚的流行;1978年后,人们衣着丰富多彩,款式新颖,彰显个性,体现了改革开放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结论:服饰变化彰显时代风气,反映了社会变革。
7.以"造就古代盛世局面的原因"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政治清明造就盛世局面。
论述:汉光武帝时期,通过合并郡县,裁减官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等措施,促进了社会安定和经济的恢复发展,造就了"光武中兴"的盛世局面;唐太宗统治时期,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政治比较清明,造就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结论:统治者通过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考察等营造了政治清明的局面,为盛世局面的出现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氛围。
观点2:经济发展造就盛世局面。
论述:汉文帝和汉景帝时,多次下令要求各级官员关心农桑,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造就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唐朝初期,唐太宗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使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结论:经济发展促进了国力的恢复和增强,造就了盛世局面的出现。
8.以"绘画作品的历史价值"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头加以论述。
观点1:绘画作品反映社会发展状况。
论述: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北宋东京城商业的繁荣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反映了宋代经济的繁荣、商业贸易的发达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反映出当时的社会思潮——人文主义的兴起。
结论:绘画作品展现社会经济发展与思想文化潮流,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
观点2:绘画作品体现时代精神。
论述: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用生动写实的笔法,突出了人性,体现了当时的人文主义精神;土地革命时期,徐悲鸿的画作《田横五百士》极具现实意义,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现出中华民族威武不能屈的坚强意志和顽强毅力,展现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结论:绘画作品能够体现一定时期的精神风貌,体现时代精神。
9.根据纵横学史"'长城'的变迁",对"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这一观点进行论述
论述:以秦长城和明长城为代表的古代长城,处于农耕区和游牧区交界处,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促进了民族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与发展:《义勇军进行曲》中的长城在中华民族存亡之际激发民族意识,鼓舞了全体中华儿女同仇敌、共御外侮,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现代钢铁长城是我国现代国防力量强大的象征,是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的成果,是促进各民族共同奋斗,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和力量。
10.以"促进民族交融、国家统一的因素"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恰当的民族政策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维护国家统一。
论述:唐太宗时期,唐朝与吐蕃进行友好交往,文成公主人藏将唐朝先进技术与文化带到吐蕃,促进了吐蕃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原文化的传播,加强了民族之间的交融;清朝时,册封达赖、班禅,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结论:恰当的民族政策能够加强民族间的交流和对地方的管辖,有利于促进民族交融维护国家统一。
观点2: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加强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论述: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和与维吾尔等民族的交流,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清朝规定历代达赖和班禅必须经过中央政府册封,同时通过金瓶掣签制度确定大活佛的转世,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结论:对边疆地区管辖的加强稳定了地方秩序,加强了民族间的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11.以"古代边疆管理机构设置的意义"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边疆管理机构的设置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论述:唐朝在西域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加强了对西域天山南北地区的管辖;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和噶厦等机构,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结论:边疆管理机构的设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观点2:边疆管理机构的设置促进民族交融。
论述:汉朝设置西域都护,统一管理西域,加强了与西域各族的民族交融;元朝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的军民各项事务,在当地设置地方机构实行充分有效的管理,促进了与藏族等的民族交融。
结论:边疆管理机构的设置加强了中央政权与边疆各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12.以"近代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造成的危害"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不平等条约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论述:《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结论: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主权不断遭到破坏,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观点2:不平等条约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论述:《马关条约》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辛丑条约》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以海关税、盐税等税收作担保,损害了中国的关税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经济负担,使社会经济更加凋敝。
结论: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危害,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严重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13.以"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给中国带来严重危害。论述《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开放了上海等五处通商口岸,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并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论: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便利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给中国社会经济带来了严重危害。
14.以"工业文明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为主题,提炼观点,我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工业文明的冲击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论述:英国率先开展并完成工业革命,为扩大海外市场、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中国开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取得了跨越式发展,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对外扩张增强,1900-1901年,列强发动旨在瓜分中国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了《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结论:西方工业国家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和资本输出、瓜分中国,发动侵略战争,中国主权遭到破坏,最终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国家完全陷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观点2:工业文明的冲击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论述:工业文明传入中国后,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经济近代化;西方的生活方式、交通通讯工具、饮食等传人中国,促进了社会生活近代化。
结论: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促进了中国经济近代化和社会生活近代化,从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5.以"各阶级/派别救亡图存的探索意义"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近代中国各政治派别的救亡图存活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李鸿章等人领导洋务运动,创办轮船招商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建立新式海陆军,使中国近代化的军事工业、民用工业、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使先进中国人认识到谋求制度的变革才能挽救民族危亡,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开展维新变法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开启了中国政治近代化。
结论:近代以来中国的各阶级/派别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救亡图存探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
16.以"报刊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报刊/杂志促进思想解放。
论述:《时务报》《国闻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青年杂志》(《新青年》)宣传了民主、科学思想,打开了遏制新思想涌流的闸门,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
结论:报刊/杂志传播了先进的思想理念,促进了思想解放。
观点:报刊促进社会变革。
论述:《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报道了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民报》作为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和思想,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结论:报刊报道重大时事和传播先进思想,促进了社会变革。
17.以"留学生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留学生推动了文化传播。
论述:日本派留学生等到中国学习先进文化,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等传回日本,促进了日本与唐朝的文化交流: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派遣留学生赴英、美等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他们将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工业文明等带回中国,促进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结论:留学生将不同国家、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回本国,对文化传播起到纽带作用。
观点2:留学生是促进国家变革的重要力量。
论述:唐朝时期,日本派遣留学生赴唐朝学习,留学生将从唐朝学习到的先进的制度、思想、文化带回日本,推动日本进行大化改新,使得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明治维新时期的日本留学生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思想文化等带回日本,促进了明治维新的进行,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结论:留学生带回的先进技术和思想文化等推动了本国的社会变革。
18.以"口号/主张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口号/主张见证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深人。
论述:洋务运动时期,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了"自强"和"求富"的口号,发展军事工业,开办民用企业,近代化探索集中在"器物"层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三民主义、民主共和的口号,进行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促进了政治民主化;新文化运动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掀起了一股思想解放的潮流,促进了中国思想近代化。
结论: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先进知识分子的口号或主张体现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由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思想文化层面的逐渐深入。
观点2:口号见证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论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义和团运动提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1919年,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引发了一场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五四爱国运动,广大青年学生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促进了中华民族争取主权意识的觉醒。
结论:在民族危机严重的时刻,"扶清灭洋"和"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推动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19.以"'船'见证的历史"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船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振兴的历程。
论述: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战败,与英国在"皋华丽号"上签订《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中国开始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从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21年,中共一大会场从上海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举行,会议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45年,日本法西斯无条件投降签字仪式在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见证了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中国国际地位提高,中华民族开始走向振兴。
结论:船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由落后挨打到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再到国际地位提高,见证了中华民族由屈辱走向振兴的历程。
观点2:船见证了中国国防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论述: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筹建了北洋舰队,"定远号"铁甲舰见证了中国近代海防事业的发展;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人列,增强了我国海防力量。
结论:船见证了中国海军的发展,见证了中国国防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20.以"红色革命城市见证中国革命的发展"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红色革命城市见证中国革命中心的变迁。
论述: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瑞金成立,中国的革命中心在南方:1936年10月,红军长征胜利结束后,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中国北方逐渐成为中国的革命中心。
结论:红色革命城市见证了中国革命中心从南方向北方的转移,见证了中国革命中心的变迁。
观点2:红色革命城市见证中国革命道路的变迁。
论述:1927年,中国共产党发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等,坚持中心城市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导致攻打中心城市失败;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在井冈山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结论:红色城市见证了中国革命道路由城市到农村的变迁。
21.以"军队建设带来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建设为中华民族独立和复兴提供了重要保障。
论述: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和新四军挺进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展开人民游击战争,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争取民族独立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志愿军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对中国和朝鲜的侵略,维护了民族独立,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结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实现民族独立和民族复兴的重要保障。
观点2:军队建设使国防力量增强。
论述: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八路军与新四军,为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加强了国防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军队不断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五大军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保证,国防力量大大增强。
结论:中国共产党注重发展军队,完善军队军种,筑起了钢铁长城,使我国国防力量增强。
22.以"歌曲的时代价值"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歌曲激发民族意识。论述:《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歌曲激发了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者的斗志,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抗美援朝时期,美国的侵略严重威胁中国安全,中国人民志愿军赶赴朝鲜作战,《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激发了中国军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表现了志愿军战士面对侵略者的必胜信念。结论:歌曲激发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抗争意志,促进和激发了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观点2:歌曲触发家国情怀。
论述:《春天的故事》等歌曲展现了深圳乃至整个中国的变化,抒发了人民对改革开放的拥护和对邓小平同志的崇敬:《我的中国心》等歌曲表达了港澳同胞期望回归祖国怀抱的爱国情怀。
结论:歌曲是时代特征的体现,更是人民情感的寄托,歌曲触发了家国情怀。
23.以"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意义"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论述:左宗棠收复新疆,捍卫了国家领土+权和领土完整;1945年,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最终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被日本侵占了半个世纪的台湾也回归了祖国。
结论:反抗外来侵略收复了领土,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观点2:反侵略斗争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
论述:抗日战争期间,国共两党进行第二次合作,一致对外,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合作的抗战精神:1950-1953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革命忠诚及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结论:反侵略斗争激发了爱国主义精神,彰显了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
24.以"民族精神的意义"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培育、继承、发展起来的伟大民族精神,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
论述:1927年,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并形成了"井冈山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王进喜、焦裕禄等为代表形成的艰苦创业精神,激励着广大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为中国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结论:民族精神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推动着中华民族复兴的实现。
25.以"毛泽东对中国革命的伟大贡献"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毛泽东为中国革命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
论述: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受挫后,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根据地,此后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开展土地革命和游击战争,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结论: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正确的革命道路,为中国的革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观点2:毛泽东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思想指导。
论述:毛泽东思想对统一全党思想,指导全党行动等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论持久战》的发表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结论:毛泽东思想与《论持久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
26.以"桥梁的历史价值"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桥梁建设见证社会发展水平。
论述:1957年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是"一五"计划的重要交通工程,见证了我国交通建设成就;2018年正式开通的港珠澳大桥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见证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结论:不同时期的桥梁建设展现了当时经济、科技的发展,见证了社会发展水平。现点2:桥梁是民族精神的凝结。
论述:1935年红军长征途中.为保证大部队顺利渡过大渡河,红军先头部队不怕牺牲,飞夺泸定桥,凝结了红军不怕牺牲、不畏艰难险阻的伟大革命精神:1937年7月7日,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中国守军奋起反击,成为了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卢沟桥因此成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抗战精神的象征之一。结论:桥梁凝聚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激励着我们每一代中国人勇往直前、奋发图强。
27.以"影响工业化的因素"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民族独立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
论述:洋务运动至清末,民族工业得到发展,到了一战期间迅速发展,但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逐渐萎缩,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严重阻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开展的"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结论:民族独立为工业化发展提供了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保障,促进了工业化发展。
观点2: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受中国国情的影响。
论述:两次鸦片战争的战败,使地主阶级洋务派认识到西方的船坚炮利,刺激了洋务运动的开展,地主阶级洋务派掀起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等企业,重点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工业水平低、门类不全,且国家安全形势严峻,为此我国借鉴苏联模式,开展"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结论:工业化道路的选择与中国具体的时代需求相结合,深受国情的影响。
28.以"土地政策调整带来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中国现代土地政策的调整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论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1978年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人均有很大提高,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
结论: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是对土地政策的调整,解放和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观点2:中国近代土地政策的调整促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论述:国共对立时期,毛泽东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井冈山打土豪,分田地,建立革命政权,开展土地革命,对革命政权的建立和巩固具有积极意义;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结论:"打土豪,分田地"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热情,促进了革命事业的发展。
29.以"对外开放的态势"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开放则兴,封闭则衰。
论述:清朝中后期开始,统治者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实施对外开放政策,逐渐形成"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放区一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结论:积极开放促进中国繁荣进步,闭关自守造成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观点2: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开放进程逐步深人。
论述: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进行先行试点;1984年,中国进一步开放上海、北海等14个沿海城市。
结论: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发展,中国对外开放城市逐渐增多,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深人。
30.以"文明的发展与交流"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结构导图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古代亚洲、欧洲、非洲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
论述:亚非大河文明,创造出发达的农耕文明:古希腊罗马等海洋文明,创造出发达的商业文明;古代中国以儒家思想为社会主流思想,并形成了中央集权制度;古代印度形成了种姓制度;古代雅典形成了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政治;古代欧洲以多元发展的局面。基督教为主流价值思想等。
结论:古代亚洲、欧洲、非洲文明发展各有特点、文明成果丰富多彩,呈现多元发展的局面。
观点2:古代文明的交流方式多样。
论述:古代中国从西汉开始,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地区的交往交流;阿拉伯帝国建立后,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亚历山大东征、罗马帝国的征服与扩张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结论:古代文明以和平交流、商业贸易、战争等形式进行交流,以多种方式推动了文明的交流。
31.以"古代的体育活动的历史价值"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古代体育活动反映了社会风气。
论述《掷铁饼者》展现了古希腊男子在体育运动中具有表现力的瞬间,反映了古希腊追求力量与健康之美的社会风气;盛唐时期,人们喜好射箭、拔河,女子也可以参与骑马、弈棋等运动,体现了开放、充满活力的社会风气。
结论:古代体育活动是社会发展状况的重要表现形式,展现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气。
观点2:古代体育活动传承了传统文化。
论述:东汉末年,华佗创编"五禽戏",这一体育运动在帮助人们强身健体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养生哲学和道家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载体;清代赛龙舟运动盛行,人们组织龙舟比赛,协力合作,这一运动至今仍广泛开展,展现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传承。
结论:古代体育活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的载体,同时也传承了传统文化。
32.以"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为主题,提出观点,并选取结构导图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资产阶级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后颁布《权利法案》,逐渐确立君主立宪制:美国独立战争推翻了英国殖民统治,使美国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法国大革命推翻了君主统治,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
结论:英美法分别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殖民统治,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点2:资本主义国家政策的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论述:经济大危机发生后,罗斯福采用国家干预的手段来扭转经济形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阶级矛盾,纷纷建立社会保障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结论: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政策的调整,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完善,缓和了阶级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3.以“人口迁移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人口迁移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论述:新航路开辟后,欧洲殖民者进行奴隶贸易,增加了美洲殖民地的劳动力,促进了美洲开发,西欧殖民者赚取了高额利润,加速了西欧国家资本原始积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美国西进运动时期,大量人口迁移到西部地区,促进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结论:人口迁移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促进了迁人地的经济开发,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点2:人口迁移促进民族交融。
论述:秦朝为开拓和加强对边疆的统治,迁移了大量人口定居在岭南及东南沿海地区,促进了中原民族与当地越族的交流与交融;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到南方地区,南北地区的各族人民加强了联系,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结论:人口迁移加强了各民族、各地区人民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了民族的交融。
34.从"法律文献颁布的影响"角度中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法律文献的颁布促进民主制度的确立。
论述: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权力,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使英国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了法国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一些重要原则的确立。
结论:《权利法案》和《人权宣言》的颁布推动了民主制度的确立,是民主制度确定的重要手段。
35.以"棉花对世界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棉花密切了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经贸往来。
论述:宋代海外贸易兴盛,棉花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中国,促进了中印两国之间的经贸往来;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棉纺织业迅速发展,英国从全球进口棉花,并且将棉纺织品出口到世界各地,加强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的经贸往来。
结论:棉花在历史上是世界贸易的重要商品,有助于世界各国各地区间经贸的发展。
36.以"影响欧洲国际地位变化的因素"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联合与合作促进欧洲国际地位提高。
论述: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欧共体成员国加强经济合作,努力用一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19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的基础上组成了欧洲联盟,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欧洲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成为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主要力量之一。结论:欧洲从建立欧共体到建立欧盟,联合与合作不断加强,使欧洲的国际地位得到不断提高。
观点2:分裂、战争导致欧洲国际地位衰落。
论述:可从两次世界大战对欧洲影响的角度论述。
37.以"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结构导图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深刻改变了世界格局。
论述:十月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打破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二战后,东欧、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出现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壮大了社会主义的力量;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推广,建立了"经互会"等,加速了两极格局的形成。结论: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改变了与资本主义的力量对比,加速了新的世界局势的形成,深刻地改变了世界格局
观点2: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加速了大国崛起。
论述:十月革命后,苏俄(联)通过实施新经济政策、两个五年计划等,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苏联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探索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国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结论:苏联和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促进了国家实力的增强,加速了大国崛起。
38.以"世界格局演变的原因"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结构导图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战争改变世界格局。
论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战后形成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长期冷战对峙的两极格局。
结论:战争会影响国家的实力,改变了原有的世界格局。
观点2:国家实力的此消彼长改变世界格局。论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国家衰落,美苏两国实力增强,成为主导世界秩序的主要国家,并逐渐形成了美苏两极格局;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同时,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国家联盟或国家的综合国力增强,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结论:国家实力的此消彼长对世界格局发展产生深刻影响,使世界格局发生变化。
39.从"国际会议与中国的关联"中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
观点1:国际会议见证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论述:中国在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参加开罗会议,会议发表的《开罗宣言》为中国收复领土提供了依据;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观点2:国际会议的召开使中国的主权受到侵犯或恢复。
论述:巴黎和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使中国的主权遭到破坏;开罗会议通过的《开罗宣言》明确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归还中国,为日后中国收回被日本侵占的领土和处置日本法西斯提供了依据:雅尔塔会议苏联提出以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等作为对日作战的条件,使中国主权受到严重侵犯。
40.以"国际组织的建立对世界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国际组织的建立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论述:联合国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此可能发生的战争;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故、公平等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世界贸易组织和联合国成为支撑、协调世界经济和政治的两大支柱,推动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结论:国际组织在政治、经济等方面推动世界各国的合作与交流,从而使人类避免了一些战争和冲突,促进了世界和平与发展。
观点2:国际组织的建立深刻地影响了世界格局的演变。
论述:从不同的国际组织进行论述即可
41.以"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结构导图中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两次工业革命促进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
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瓦特改进的蒸汽机作为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能源,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领域,使人类进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随着发电机进人生产领域,电力开始作为动力带动机器,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结论:两次工业革命都产生了划时代的科技发明,促进了生产力水平的快速提高。观点2:两次工业革命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论述:1825年,斯蒂芬森设计的蒸汽机车正式试车,随后英国也建成了铁路网,为人们提供了更为快捷、廉价、便利的交通出行方式:1913年,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带来了汽车制造业的革命,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
结论:两次工业革命在交通领域便利了出行,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极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42.以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论述:达尔文著作《物种起源》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打破了千百年来"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推动了思想的解放:贝多芬创作的《英雄交响曲》是﹣部反映重大社会题材的作品,表达出贝多芬对自由、平等和博爱的渴望,促进了思想解放。
结论:近代科学与文化冲击了神学观念,促进了自由、平等等思想的传播,促进了思想解放。
观点2:近代科学与文化的发展推动社会变革。
论述:牛顿是近代自然科学的莫基人之一,他的科技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使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探索向前迈了一大步,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托尔斯泰的作品猛烈抨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否定暴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为俄国社会变革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结论:近代科学与文化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冲击了社会旧制度,对推动社会变革发挥了巨大作用。
43.以"生产组织形式演变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推动经济发展。
论述:14世纪,家庭手工业向相对专门化、集体化的手工工场演变,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萌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莫定了基础;工业革命期间,随着工厂规模逐渐扩大,进入19世纪,传统手工工场逐渐被大工厂替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有利于生产方式的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
结论: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变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推动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44.以"利用能源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新的能源出现推动交通运输业发展。
论述:工业革命期间,煤炭能源大量使用,为机器提供了蒸汽动力,促进了蒸汽机车等交通工具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石油能源为汽车和飞机等交通工具提供能源,带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结论:随着新能源出现,交通运输业得到不断发展。
观点2:能源提供的动力促进国家综合国力提高。
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英国,煤炭为蒸汽机提供了强大的动力能源,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提高了英国的综合国力,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使英国成为世界强国: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展以来,中国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原子能、核能等新能源,建成了大量核能发电站和新能源产业,综合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逐渐开始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
结论:新能源的利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国家综合国力。
45.以"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为人民谋幸福的政党。
论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土地改革,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使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保障了农民的生活;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使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地改善,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结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为人民谋幸福。
46.以"重要会议的作用"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
论述: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纠正了"左"的错误,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结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给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指明了方向,所做出的抉择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
观点2: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推动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论述: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人国民党,把国民党改造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奠定了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对北伐战争的胜利起到重大作用;1935年底,中共中央在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会后,毛泽东指出党的任务是建立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结论: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会议作出的决策有利于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推动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
47.以"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论述:1927年,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成功开辟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莫定了基础;1978年以后,我国农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
结论:创新是国家走向兴旺发达的重要推动力。
观点2: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有利于塑造新时代的面貌。
论述: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021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为港澳回归祖国开辟了途径,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是新时代面貌的重要表现。
结论:中国共产党坚持开拓创新,推动了新时代面貌的塑造,推动了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进程。
48.从"近代侵略.抗争.探索"中提炼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论述:近代以来,无论是地主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能挽救民族危亡,没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开始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不懈的抗争和探索,成功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于2021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中国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迈进。
结论: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带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观点2:中华民族具有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探索精神。
论述:林则徐虎门销烟反映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为救亡图存,资产阶级掀起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和探索精神。
结论:中华民族在遭受民族危机时奋起抗争、积极探索,发扬了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和探索精神。
49.以"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科技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论述: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蒸汽机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大机器生产开始取代工场手工业,使人类社会进人"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随着电力的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力,使人类社会进人"电气时代";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随着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人类社会进人"信息时代"。
结论2:科技发展在促进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观点:科技使人类生活更加方便快捷。
论述: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火车、蒸汽轮船等发明的出现,便利了交通运输及人们的出行;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白炽灯泡的发明,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汽车、飞机、电话和电报等发明的出现,缩短了时空距离,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加速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效率,使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结论:科技应用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类生活更加便捷。
50.以"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全球一体化使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论述: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日益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明显;全球一体化进程推动世界贸易组织成立,该组织成为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国际组织,发挥了促进全球贸易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作用。
结论:全球一体化密切了世界各经济体之间的关系,促进了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观点2:全球一体化趋势不可阻挡。
论述:18世纪以来,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实现了生产力的飞跃,加速了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电气时代催生了革命性的现代交通和通讯工具,将世界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直接联系起来;以信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让全球各地的人们面对面交流不再是幻想;二战结束以后,各种全球性和区域性的国际组织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如联合国和世界贸易组织),推动了全球一体化进程。
结论:全球一体化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顺应时代潮流,加强国家间的合作与交流是发展的必要条件。
51.以"影响大国发展的因素"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制度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条件。
论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颁布《权利法案》,逐步形成君主立宪制,为英国在近代世界的崛起和强大奠定了政治基础;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1787年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这为日后美国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结论:制度创新推动了大国崛起。
52.依据"大国关系"的梳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或说明。
观点:国家利益影响大国关系。
论述: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逐渐处于不利地位,加上中苏矛盾的加深,中美原本的敌对关系发生变化,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两国关系由对抗走向合作;20世纪60年代.随着日本经济发展,日本需要改善同中国的关系,需要同中国发展经贸合作,1972年中日建交,双方由对抗走向合作。
综上所述:这些史实充分论证了国家利益是影响大国关系变动的重要因素。
53.以"法律文献颁布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法律文献的颁布是民主制度确立的重要手段。
论述: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权力,确定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使英国逐渐形成君主立宪制;1789年,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宣告了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
结论:法律文献的颁布推动了民主制度的确立。
54.以"科技与大国兴衰的关系"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科技创新促进大国崛起。
论述: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并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确立了"世界工厂"和"世界霸主"的地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在电力、化工、航空等领域取得了许多科技成就,极大地推动了美国工业的发展,使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
结论:科技创新有利于推动大国崛起,是影响大国兴衰的重要因素之一。
55.以"思想文化发展的影响"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
论述.文艺复兴的发展,推动了人文主义思想的传播,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破了欧洲封建制度、宗教神学对人的束缚,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诞生,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结论:思想解放推动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十月革命的爆发,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
56.以"近现代化探索的特点"为主题,提炼观点,并选取两个相关史实加以论述。
观点1:道路的学习与探索必须结合中国的国情。
论述: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下孙中山仿效美国的民主政治体制,建立资产阶级政府.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以失败告终,没有改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结论:只有符合国情的道路,才能推动中国发展。
观点2:中国近代化探索具有救亡图存的特点。
论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地主阶级洋务派在"自强""求富"口号下掀起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设备和技术,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对外国资本的人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开始谋求制度上的变革,开展维新变法运动,是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结论:为了救亡图存,中国开始进行近代化探索,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进步。
文本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若侵权请联系删除
扫码参与活动下载免费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