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纪行——西班牙北部行
2024年6月18日晚,从葡萄牙北部城市维亚纳堡向北,进入西班牙西北部城市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一、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
6月19日,在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一日游。
据传,耶稣12圣徒之一圣雅各曾在西班牙传教7年,死后葬在这里,但墓地位置无人知晓。直到813年一位农夫发现了其墓地,这座小城便开始成为基督徒朝拜圣地之一。从法国各地经过比利牛斯山,通往西班牙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形成一条著名的线路——朝圣之路,即圣雅各之路。这里是朝圣之路的终点。由于这座10万人的小城历史悠久的建筑和宗教意义,其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有法国和西班牙共有的数条朝圣之路也被授予世界文化遗产。
今天是雨天,却可以看到众多的徒步朝圣者背着行囊,拄着登山杖,行走在大街小巷。在其他地方,从来没有看到过这么多的背包客,这与318国道上的景象非常相似。
圣地亚哥大教堂是这座城市的标志。登上大教堂钟楼,步行在花岗岩铺成的坡面教堂屋顶,眺望细雨濛濛之中的城市和教堂广场上兴高采烈的人们,自然也有了些许神圣感。
教堂内巴洛克风格,主祭坛金碧辉煌。两部直达教堂天花板的巨大管风琴,尤为引人瞩目。
教堂管风琴
教堂设有博物馆,收藏甚丰。其中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很多描绘世俗生活的挂毯,使当代人可以从中感受中世纪以来人们的生活形态。
挂毯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作为天主教徒朝圣地,专门开设了一个朝圣博物馆,记录千百年来朝圣者的朝圣故事。如今,仍有很多朝圣者在博物馆写下自己的感言。
朝圣者
这座小城也是西班牙加利西亚自治区的首府,设有加利西亚民族博物馆。博物馆由一处教堂改建而成,展示西班牙北部地区民风民俗、生产生活等。西班牙有高度发达的艺术设计传统,博物馆的旋转楼梯设计得太牛气了,三个楼梯同时向上旋转,可以进入到不同的楼层,算得上奇思妙想。
民俗博物馆楼梯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大学,1495年成立,有数百年历史,在西班牙排名前五位。溜达进大学历史地理学院,楼上楼下看了一下。
圣地亚哥德孔波斯拉大学
城市最大的市民休闲场所是阿拉梅达公园。这里树大鸟多,林密人稀。
看看时间,距离天黑还有两三个小时,决定转移到下一个地方。网上搜索一下,发现100多公里外的卢戈古城也是一处世界文化遗产,立即动身。途径梅利,地图显示这里有一座罗马古桥。转了几个弯就到了古桥那里。看上去不像罗马时期建筑风格,找到一处文字介绍,得知是中世纪古桥。过了桥,在村子里看一看,那些古朴的民居看上去都有数百年历史。
抵达卢戈,在一家餐厅吃饭。老板太热情了,拉着他老婆和我拍了一张照片。
二、卢戈
6月20日,游览卢戈古城。
卢戈是加西利亚自治区卢戈省省会,人口10万人左右,其古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卢戈古城号称罗马古城,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罗马城墙。全长2公里余,高11米,厚4.5米,现保留半圆形突出于城墙的城堡50个。古城有10个城门,其中5个建于罗马时期,米尼亚门是最古老的一个。城墙历经两千年,历代都进行过修缮,这点可以从城墙砌墙的风格可以看出来。如今,人们在城墙上休闲锻炼,也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来此游览。联想被拆掉的北京城等古代建筑,心会隐隐地痛。
不同时代的痕迹
从大教堂对面的圣地亚哥门出来到米纳门有一条线路,因为牧师曾经经常餐后沿这条路散步,而被称为“牧师路”。
城门
从米纳门对面一条小路走进去,小路散落几处民居,保留着中世纪风格,包括小路两侧石墙,看上去都在千百年以上。
因天主教徒去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卢戈成为朝圣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在城墙上遇到一对和我同龄的韩国夫妇,说着流利的汉语。他们在广东东莞做了28年生意,现在做不下去了,便出来旅行。他们是虔诚的基督徒,也是徒步去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朝圣,之前已经走了1500公里,还有三天就可以抵达圣地亚哥——德孔波斯特拉。信仰的力量,无比强大。
朝圣的韩国夫妇
参观卢戈省博物馆,除了罗马时期刻石、马赛克等之外,也有叙利亚、非洲文物展。比较多的是现代文物。
卢戈省博物馆
卢戈古城不大,半天可以游完。此时已是晚上10点半,临时决定去300公里之外的奥维耶多。那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有世界文化遗产的地方一定不会错。一路下雨,下半夜抵达。
三、奥维耶多
6月21日,游览奥维耶多。
奥维耶多,阿斯图里亚斯自治区首府。公元8世纪建城,9至10世纪100余年间曾是阿斯图里亚斯王国都城。王国时期古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这里有众多的中世纪宗教建筑。其中,建于848年的罗马天主教堂纳兰科山圣玛利教堂正在维修中,只能参观教堂外观。圣玛利教堂不远处有9世纪建成的圣米格尔德利洛教堂。
建于公元848年的圣玛利教堂
建于9世纪的圣米格尔德利洛教堂
参观阿斯图里亚斯考古博物馆、奥维耶多主教座堂、阿斯图里亚斯美术馆,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开车来到海拔637米的纳兰科山,山巅矗立耶稣塑像。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和远山。山上还清晰可见1936年西班牙内战时期挖的战壕。
奥维耶多主教座堂
在这个城市找地方停车非常困难,转了很多地方都找不到停车位,直到发现一个大型超市的地下停车场。晚餐味道很不错。西班牙北部地区的人好像更淳朴一些,每次就餐,老板都会过来询问味道怎么。吃饭时间大约半小时,晚10点回到超市取车,发现停车场大门已经关闭。人进不去,车出不来。一对散步的年轻夫妇帮忙联系超市人员,结果超市晚上没人值班。又联系警察局,警察局说无能为力。只好找个地方住下,次日取车。
街头雕塑
四、从奥维耶多到毕尔巴鄂
6月22日,打算赶往毕尔巴鄂,300多公里路程,导航显示6个小时可以到达。本以为时间足够,便一路看风景。
西班牙北部,山高林密,植被覆盖率很高,这和南部地区明显不同。沿法国西班牙之间的坎塔布连海海岸线,由西向东行驶,一路田园风光,山坡上散落很多民居。
经过滨海城市瓦德赛利亚,停车,到处走走。登山看海,山上仅存一个小教堂,还有三个从海底打捞上来的大炮。一些年轻男子在冲浪,几个年轻女孩在悬崖下戏水。气温不高,海风逼人,衣服穿少了,进入流鼻涕模式。
瓦德赛利亚
登山看海
城区里一处“彩色阶梯”很漂亮,谁都可以把自己励志的话写上去。
城边有山洞岩画考古博物馆,15000年前,人类就居住在这一带的山洞里,并留下岩画。这些岩画比西藏日土岩画结构更美观一些,但没有日土岩画内容丰富。日土岩画目前需要更好地进行保护和研究,西班牙的做法值得借鉴。
山洞博物馆
继续前行,抵达圣维森特——拉巴尔克拉,这也是一个滨海的漂亮城市。拍了几张照片,继续前行。
圣维森特——拉巴尔克拉
跟着导航,走进了大山,走进了迷雾,走进了雨雪。路很窄,急弯多,大雾完全遮住视线,开着远光灯也只能看出去几米远。好在路上几乎没有车,约2个小时中只有在下山时遇到一辆迎面过来的车。也遇见一只在路边慢悠悠踱步的肥鹿和几只不知名的小动物。这山可能是瓦尔内拉山脉。已经下半夜,还没有出山,见一个村庄,停车住下。这个村子属于埃斯皮诺萨——德洛斯蒙特罗斯镇。
6月23日,抵达毕尔巴鄂。
毕尔巴鄂是西班牙北部濒临比斯开湾的工业城市。因优良港口而兴盛,19世纪因钢铁再度兴盛。20世界晚期进行现代化重新规划,重现生机。又因1997年古根海姆博物馆的落成,使其成为全球焦点。
一到毕尔巴鄂,直奔古根海姆博物馆。这是一座让人看一眼就不能忘记的建筑物,由美国著名解构主义建筑师弗兰克·盖里设计。弗兰克·盖里的设计奇特而不规则的曲线造型,自由流动,吸收抽象艺术理念,打破建筑设计传统,建筑本身成为别具一格的艺术品。他被称为“建筑界的毕加索”。很多人并非为博物馆丰富而有特色的展品而来,更多的人是为这个建筑本身而来。
6月24日,在毕尔巴鄂四处转转。探访毕尔巴鄂主教座堂、毕尔巴鄂美术馆,走上观景台,一睹城市风貌。当晚,抵达一个小镇格尔尼卡。
大教堂
毕尔巴鄂美术馆
街景
观景台上看毕尔巴鄂
五、格尔尼卡
6月25日,参观格尔尼卡博物馆。
格尔尼卡只是西班牙北部巴斯克地区的一个小镇,在1936年至1939年的西班牙内战期间,成为一个重要的军事和政治焦点,而因毕加索的一幅巨幅作品《格尔尼卡》而闻名世界。
毕加索壁画《格尔尼卡》(收藏于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于马德里)
以佛朗哥为首的国民军(后被称为长枪党)与共和派政府之间的权力斗争引发了内战。内战期间,双方均获得了国际势力的支持。共和派得到了苏联和墨西哥等国的援助,而国民军则得到了意大利、纳粹德国和葡萄牙的支持。
内战期间的1937年4月26日,为阻止巴斯克军队的撤退(巴斯克军队被佛朗哥认定是红色分离主义分子),也是希望制造共和军和百姓的心理恐慌,德国和意大利空军应邀对格尔尼卡小镇进行了无差别轰炸。
格尔尼卡博物馆
当时小镇有居民5600多人,加上涌入的难民,应该在1万人以内。法西斯空军对小镇连续进行了三次轰炸,扔燃烧弹,用机枪扫射,残忍至极。据统计,在不到一平方公里的小镇范围内,扔下31吨炸弹。
持续三个半小时的轰炸之后,小镇死亡人数达1654人,伤者更多,85%的房屋被夷为平地。
独裁者也是需要互为犄角的。佛朗哥独裁统治的建立和德意法西斯的支持密不可分。独裁者也都是谎言专家,格尔尼卡大轰炸后,佛朗哥独裁政府否认大轰炸的存在,他还自称是格尔尼卡人民的儿子。这谎撒大了。当然,人民也不得已地健忘,很快就融入到独裁统治之下。
毕加索根据这一事件绘制的壁画《格尔尼卡》,是对这次轰炸的控诉,是反对战争、主张和平、平等、人权和人间之爱的艺术表达。格尔尼卡也因这幅20世纪最有影响的艺术品之一而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毕加索说:绘画不是用来装饰公寓的,它是一种爱的工具。《格尔尼卡》壁画原作现收藏着马德里国家索菲亚王妃美术馆。
小镇上都是崭新的建筑,教堂不统一的外墙颜色,告诉人们这是轰炸后的重建。走在街上,看见的是老人、孩子幸福生活的样子;走进图书馆,看见人们在安静地学习;坐在咖啡馆,喝一杯饮料,写下专程来这里的见闻。当然,也在博物馆留言簿上写下了自己的思考:“战争是丑恶政治的延伸,和平是世界人民的美好追求。战争的真实目的和人民的真实追求毫不相干。”战争也是政治骗子实现政治野心的途径,百姓只是炮灰和牺牲品。博物馆的主题是和平、和解。战争与和平,你选择哪一边?
和平年代的孩子们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在格尔尼卡公墓内为纪念大轰炸死难者建立了陵墓。一个建筑物内石棺里是遇难者遗骸。一座警钟挂在墙边,让人们记住战争灾难,避免战争的发生。
墓地的警钟
归途,见一处农田里有农民开着喷药机在田里洒药。他让我坐上洒药机的驾驶室,洒药车只花费半个小时,两个来回就将约两三百米长、六七十米宽的农田喷洒了一遍,十分高效。
开洒药机的农民兄弟
天边的黑云越来越厚,赶紧赶路,但还是被大雨追上。在阵雨中结束了本次从西班牙到葡萄牙,再到西班牙的20余天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