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文章】基于平行四连杆的水下牵引机下限位随动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文摘   科技   2024-10-22 19:30   河南  

《机械传动》2023年  第47卷   第1期

文章编号:1004-2539(2023)01-0069-08
DOI:10.16578/j.issn.1004.2539.2023.01.010

引用格式:刘芬,张进,桑宏强,等基于平行四连杆的水下牵引机下限位随动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J]. 机械传动,  2023, 47(1):69-76.

LIU Fen,ZHANG Jin,SANG Hongqiang,et al.Design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of lower limit follow-up mechanism of submerged glider based on the parallel four-bar linkage[J]. Journal of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2023, 47(1):69-76.

基于平行四连杆的水下牵引机下限位随动机构设计与仿真分析

刘芬1,2   张进1   桑宏强1   孙秀军1,3   杨世明1

(1  天津工业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天津 300387)

(2  天津工业大学 工程教学实习训练中心, 天津 300387)

(3  中国海洋大学 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100)

摘要 波浪滑翔器是一种新型水面无人观测平台,通过水下牵引机中水翼被动摆动获取波浪能来产生前向推力。通过分析常规波浪滑翔器水下牵引机的脐带缆倾斜角造成的波浪能损失现象,设计了一种水翼摆动下限可以随脐带缆倾斜角的变化而改变的水翼摆动机构——下限位随动机构。首先,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仿真分析了下限位随动机构对于水翼摆动角度的调节能力;其次,通过在常规水下牵引机内部加装一套平行四边形传动机构,设计了下限位随动机构原理样机,并通过搭建大型波浪模拟测试平台进行水池试验,验证了下限位随动机构原理样机的推进性能。研究表明,所提新型水翼摆动机构可以很好地提升水下牵引机的推进性能。

关键词 波浪滑翔器 下限位随动 推进性能 水池试验

0 引言

海洋作为21 世纪全球资源开发的新领域,对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战略利益的影响日益显著。随着人类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观测技术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热点。波浪滑翔器作为一种新型海洋观测平台,可以依靠波浪获取无限的推进力,这为海洋观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该平台利用自然界里丰富的波浪能和太阳能,可以实现深远海和长时间的海洋观测,陆地人员可以通过卫星通信方式规划其路径,并可以将传感器采集的参数进行实时回传。该平台具有小型化和无人化的特点,已成为构建新型海洋观测平台的重要工具[1-4]。当前,如何提升波浪滑翔器的推进性能,逐渐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提升波浪滑翔器推进性能的关键要素在于水翼对波浪能的捕获能力。因此,作为波浪能捕获装置的水翼摆动机构最为重要。

胡峰等[5]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分析软件Star-CCM+对水翼在波浪滑翔器主体随波浪升沉过程中产生的升沉和绕自身旋转轴被动摆动的耦合运动过程进行了三维模拟,研究发现,在相同波高下,水翼的前向平均推力系数与周期的平方成反比、与波高近似成二次项比例关系。曹守启等[6]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 分析了水翼形状、水翼摆动角度以及水翼安装分布间距对水下牵引机波浪能捕获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水翼最大摆动角度的增加,水下牵引机的推进效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大摆角在20°左右时,推进效果最佳。Qi Z 等[7]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采用动网格技术,研究了震荡水翼在主动正弦俯仰运动和主动非正弦俯仰运动下的推进性能,研究表明,当俯仰振幅小于最佳值时,梯形俯仰剖面对波浪滑翔器的振荡翼是有效的。Yang F 等[8]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Star-CCM+对波浪滑翔器纵列式水翼的推进性能进行了优化,通过改变枢轴位置和弹簧刚度,对2D 和3D 六对纵列水翼的推进性能进行了参数研究,结果显示,与枢轴位置相比,扭转弹簧在推进性能中起着关键作用,中间水翼的推进性能在前后方向上大于其他水翼。于振江等[9]运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Reynolds average Navier-Stokes,RANS)方程,对波浪滑翔器的水翼摆动机构在启动阶段水翼的水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模拟了水翼的运动状况,得到了水翼两侧的压力分布与整体推进动力。

上述研究分析了波浪滑翔器的水翼结构、安装方式、摆动方式以及波浪外部输入参数等对推进性能的影响,但实际工况中缆倾角的存在对推进性能的影响未见考虑。

1 波浪滑翔器的工作原理

本研究所使用的波浪滑翔器为中国海洋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和青岛海舟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黑珍珠”波浪滑翔器[10],如图1所示。
图1 “黑珍珠”波浪滑翔器
Fig. 1 "Black Pearl" wave glider
“黑珍珠”波浪滑翔器的工作原理:海面的波浪可以带动波浪滑翔器的浮体船做上下起伏运动,脐带缆可以将这种起伏运动传递给水下牵引机,使其在上升与下降的过程中迫使水翼产生被动摆动,由于海水的振幅在越靠近海面处就越大,并随着海水的深度增加逐步衰减,利用这一特性,水翼在摆动过程中可以与海水相互作用产生水动力,并可以将水动力转化为前向的推进力,推动水下牵引机向前运动,通过脐带缆拉动水面母船做前向运动[11]。由于海洋里蕴含大量的波浪能,因此,波浪滑翔器可以通过水下牵引机获得源源不断的前向驱动力,如图2所示。

图2 波浪滑翔器的运动原理
Fig. 2 Motion principle of the wave glider

2 水翼摆动机构的优化设计

2.1 常规水翼摆动机构的设计与不足

常规波浪滑翔器水下牵引机的水翼摆动机构是一个弹性摆板机构,弹簧的一端通过连接端子铰接在牵引机的框架上,另一端套在水翼的枢轴上面,水翼的枢轴穿过牵引机框架上面的限位卡槽。在对水下牵引机进行三维设计时,将水下牵引机框架上卡槽的上极限设计为20°,以此对水翼的摆动上极限位置进行20°的机械限位;卡槽的下极限设计为90°,通过弹簧的拉力产生的转矩对水翼摆动的下极限位置进行限位,如图3所示。

图3 常规水下牵引机内部结构
Fig. 3 Internal structure of conventional submerged glider

前期对于波浪滑翔器推进性能的研究都假定脐带缆的拉力垂直作用于水下牵引机的框架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波浪滑翔器作为一种双体结构的海洋移动观测平台,水下牵引机为整个系统的动力来源,其框架在运动过程中保持水平状态,并始终运动在水面浮体的前方。因此,脐带缆与垂线方向始终存在一个缆倾角γ,如图4 所示。脐带缆向后上方拉拽水下牵引机,脐带缆倾斜角γ 动态变化,具有固定下极限摆角的水翼摆动机构无法高效实现波浪动力的转换。因此,设计一种水翼下极限摆角随脐带缆倾斜角的变化而改变的水下牵引机更符合实际工况。

图4 脐带缆倾斜角
Fig. 4 Umbilical cable inclination angle

2.2 常规水翼摆动机构动力分析

由波浪滑翔器的工作原理分析可知,水面母船随波浪的升沉可以通过脐带缆传递给水下牵引机,水翼在随水下牵引机的升沉运动中会产生被动摆动。因此,水翼的运动可以看作是升沉与俯仰的耦合运动。根据文献[12],常规水翼摆动机构的运动方程为

式中,t 为运动时间;h0 为波浪的振幅;2h0 为波高;f 为运动频率;J 为水翼绕质心的转动惯量;θ 为水平面与水翼弦线方向的夹角;θ̈ 为水翼的角加速度;Mt)为水翼所受的水动力矩;MG 为水翼的重力矩;为弹簧的刚度系数。
水翼的被动摆动会与海水之间产生水动力,水动力主要包括升力与阻力,其在运动方向的合力即为水下牵引机的前向推进力。图5所示为水翼在上升和下降阶段的受力分析。

图5 常规水翼摆动机构受力分析
Fig. 5 Force analysis of conventional hydrofoil mechanism

图5中,F为脐带缆的拉力;Fk 为弹簧的拉力;α 为水翼的攻角;β 为水翼弦线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FF分别为水翼的升力和阻力,其表达式为

式中,ρ 为流体的密度;V 为水翼与流体的相对速度;A为水翼的面积;C为水翼的升力系数;C为水翼的阻力系数,其表达式为

式中,ψ 为水翼的展弦比;χ 为水翼展长1/4 处的后掠角度;CDC 为水翼的横流阻尼系数;CDO 为水翼的翼型阻尼系数。

在水下牵引机上升阶段,分别计算水翼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力,有

2.3 改进下限位随动机构的结构设计

通过对波浪滑翔器的运动分析可知,水面船体在从波浪的波峰运动到波谷的过程中,水下牵引机依靠自身的重力向下滑翔,此时,脐带缆处于松弛状态,不受脐带缆倾斜角γ 的影响。因此,在对水翼摆动机构的改进过程中,只对水翼摆角的下极限位置进行改进,简称为下限位。具体改进方法:通过在框架内部加装一套平行四边形连杆传动机构,使水翼的摆动下限可以随脐带缆倾斜角γ 的改变而自动调整,即实现水翼的下极限摆角与脐带缆倾斜角γ的随动,如图6所示。

图6 平行四边形机构
Fig. 6 Parallelogram mechanism

2.4 改进下限位随动机构动力分析

改进下限位随动机构可使水翼的初始摆角与脐带缆之间保持固定滑翔角φ,水翼摆过固定角度后,通过固定在水翼转动枢轴上的限位杆碰撞扭簧对其进行缓冲与限位,如图7所示。其中,扭转弹簧通过平行四边形机构与脐带缆接头连接,扭转弹簧的位置与脐带缆保持随动,进而使水翼与脐带缆之间保持固定角度φ

图7 改进下限位随动式水翼摆动机构
Fig. 7 Improved lower limit follow-up hydrofoil swing mechanism

定义λ为水翼的随动角,通过随动角λ可以调节水翼弦线与脐带缆之间的角度φ,限位杆与水翼的弦线方向保持垂直。其中,λφ满足条件为

此时,水翼的被动摆动表达式为

改进下限位随动机构和常规水翼摆动机构在水翼下降阶段的受力情况与摆动角度相同,但改进下限位随动机构在上升阶段可以通过随动角调节水翼摆动下限的角度,进而提高水翼的升阻比。图8所示为改进下限位随动机构水翼上升阶段的受力分析图。

图8 改进下限位随动机构水翼上升阶段受力分析
Fig. 8 Force analysis of hydrofoil in rising stage with improved lower limit follow-up mechanism

图8中,FF分别为水翼的升力和阻力;F为水翼水动力的合力在x方向上的分力;F为水翼升阻力的合力在y方向上的分力;θ 为水翼弦线与x轴的夹角;β 为水翼阻力与轴的夹角;ψ 为水翼水动力合力与y轴的夹角;α 为水翼攻角;为水翼迎流速度。

下限位随动机构与常规水翼摆动机构受力情况相同,水翼在摆动过程中也受升力和阻力。在水翼上升过程中,水翼水动力在x 轴和y 轴上的分力可分别表示为

式中,ρ 为流体的密度;为水翼的面积。

式中,0° < β + ψ < 90°且0° < ψ < 90°,所以,随着升阻比CL /C的增大,水翼的推力比F/Fy 也会增大。下限位随动机构可以通过改变随动角度来调节β ψ 的大小,使水翼处于更好的升阻比位置;且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传动机构使水翼在上升过程中一直保持较高的升阻比与推力比的状态,提高水翼的水动力性能,提升水翼的波浪动力转换效率。

3 水翼摆角仿真

通过C 语言编写UDF(User defined function)函数,利用经过二次开发的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常规水翼摆动机构与改进下限位随动机构在不同扭簧刚度系数和随动角度下的水翼摆动角度进行仿真。由于水下牵引机的水翼成对存在,左右水翼受力相同,且成等间距阵列分布,故本文中选取单对水翼作为研究对象。

3.1 网格生成与边界条件

图9所示为数值仿真中的二维网格模型。水翼的弦长c 为0.16 m,计算域尺寸为15c×20c。出口到水翼质心的距离应大于水翼弦长的5倍,以减小计算域壁面对水翼运动造成的影响。网格整体采用非结构化三角形网格,边界层为10 层,第1 层的网格高度y+严格控制在60 以内。数值模拟中,压力-速度耦合选用SIMPLE 算法,湍流模型选用标准K - ε 模型,应用动网格技术对NACA0012 翼型的一对水翼进行仿真[13],其截面形状与特征参数分别如图10 和表1 所示。

图9 流体仿真的网格划分
Fig. 9 Mesh generation of fluid simulation

图10 NACA0012翼型
Fig. 10 NACA0012 hydrofoil

表1 水翼特征参数
Tab. 1 Characteristic parameters of the hydrofoil

3.2 常规水翼摆动机构水翼摆角仿真

图11 所示为常规水下牵引机单对水翼在不同K值下的水翼摆角幅值,由图11 可知,扭簧刚度系数K对水翼的摆角幅值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扭簧刚度系数的增大,水翼的摆角幅值逐渐减小。K=2 时,水翼下限位的摆动幅值接近40°;K=4 时,水翼下限位的摆动幅值在20°~40°之间浮动;而当K=6和K=8时,水翼下限位的摆动幅值只有20°左右。水翼在向上摆动时,通过机身框架的卡槽限位在20°,因此,在UDF函数中对水翼的摆动上限设定了20°的上限位,所以,在扭簧的不同刚度系数下,水翼的上限位都保持在20°左右。水翼摆动的压力云图如图12所示,其中T表示水翼摆动的周期,表示单周期内水翼摆动的具体时刻,t/T则表示水翼在单周期内摆动的某一具体阶段。

图11 常规水下牵引机单对水翼在不同K值下的水翼摆角幅值
Fig. 11 Hydrofoil swing angle amplitude of single pair hydrofoils of conventional submerged glider under different values

图12 常规水下牵引机单对水翼在不同K值下的压力云图
Fig. 12 Pressure nephogram of single pair hydrofoils of conventional submerged glider under different values

3.3 改进下限位随动机构水翼摆角仿真

图13 所示为下限位随动式牵引机单对水翼在不同K值和λ值下的水翼摆角曲线。当K=2时,由于扭簧刚度系数较小,水翼摆角的下限位在不同随动角λ下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也能看出随动角λ 对水翼的摆角下限有调节作用;此时,由于扭簧的刚度系数较小,水翼的摆动下限都在50°左右。当K=4时,随动角λ 对水翼摆角下限的调节作用比较明显,可以看出,当随动角λ 不同时,水翼的摆角下限有明显的不同,随着随动角λ 增大,水翼的摆角下限相应也增大;此时,由于扭簧的刚度系数增大,当在不同随动角度时,水翼的摆动下限在25°~45°之间浮动。当K=6 时,扭簧的刚度系数继续增大,影响了水翼摆到下极限位置的时间,水翼摆角下限的峰值开始出现不同步现象;但随动角对水翼摆角下极限的调节依然明显,水翼的摆角下限在20°~35°之间浮动。当K=8 时,水翼摆角下限峰值的不同步现象进一步明显,水翼的摆角下限进一步减小,大部分处在20°~30°之间。仿真中水翼的上极限均设置了20°的上限位角。因此,水翼摆角曲线的上限位基本都在20°左右浮动。

图13 下限位随动牵引机单对水翼在不同K值和λ值下的水翼摆角
Fig. 13 Hydrofoil swing angle of single pair hydrofoils of lower limit follow-up submerged glider under different K and λ

4 样机研制及水池试验

4.1 样机研制

为了在实际工况中验证下限位机构的推进性能,通过对常规型“黑珍珠”波浪滑翔器的水下牵引机进行改进,设计了下限位随动式水下牵引机的原理样机,如图14 所示。具体实现方法:在常规水下牵引机内部加装一套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平行四边形机构的各边主要由连接杆、金属连接片和脐带缆接头组成,并将脐带缆的金属接头作为四边形机构的一边,接入到平行四边形机构中。其中,金属连接片与水翼的旋转关节进行铰接,并将一螺纹杆与转动枢轴进行刚性连接,枢轴与水翼通过螺栓进行连接,这样就可以通过螺纹杆碰撞扭簧,对水翼的摆角进行限位。对于下限位部分,弹簧卡由316不锈钢激光切割加工而成,并将其与金属连接片进行刚性连接,弹簧卡上有限位孔,用于固定扭簧的上端,扭簧的上臂卡在不同的限位孔里,可以调整扭簧的安装角度,用于调节随动角λ的大小。在实际试验中,脐带缆倾斜角的改变会带动脐带缆接头转动,其转动会通过平行四边形传动机构带动金属连接片转动,固定在金属连接片上的扭簧也会发生转动,限位杆通过碰撞扭簧,限制水翼的摆动下限。通过以上零部件的有机结合,可使水翼的摆动下限随脐带缆倾斜角的改变而改变,实现了水翼的下限位随动。
图14 下限位随动机构原理样机模型
Fig. 14 Schematic prototype model of lower limit follow-up mechanism
下限位随动机构物理样机如图15 所示。从图15可以看出,通过人力摆动脐带缆接头,水翼的下极限摆角也相应发生变化,且水翼弦线所在平面与脐带缆接头之间始终保持固定的角度,说明样机内部的平行四边形传动机构起到了力矩传递的效果,使水翼与脐带缆接头时刻保持随动。
图15 下限位随动机构的物理样机
Fig. 15 Physical prototype of lower limit follow-up mechanism
原理样机中所用扭簧采用线径为2 mm 的304 不锈钢丝折弯而成,设计扭簧的脚长为38 mm,臂长为45 mm,臂宽为34 mm,弹簧螺旋为2 圈,折角为20°。图16所示为扭簧三维模型。
图16 扭簧三维模型
Fig. 16 3D model of torsion spring

在原理样机的生产制作中,主框架、金属连接片和连接杆均由316不锈钢板激光切割加工而成;为了降低样机在试验中所受的腐蚀,其他金属材料均采用316不锈钢与TC4钛合金材料加工而成;转动关节处的滑动轴承采用PEEK材料,其耐磨性与自润滑性可以增加样机的使用寿命且降低试验中水翼枢轴转动的摩擦力;枢轴采用TC4 材料的金属棒加工而成,并对其进行热处理以保证疲劳强度;水翼采用玻璃钢模压而成,以保证其在海水中具有中性浮力;用于联接金属零部件的螺栓均采用316 不锈钢材料,以避免发生接触腐蚀。

4.2 试验平台搭建

海试试验不仅要看海况与气象条件是否符合要求,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新型样机的研发都要迭代几次才能最终定型。因此,为了节省成本,搭建了大型波浪模拟测试平台,如图17 所示,用于在陆地上测试下限位随动样机的推进性能[14]
图17 大型波浪模拟测试平台
Fig. 17 Large wave simulation test platform
大型波浪模拟测试平台由交流电机、滑轨、主体框架、水池、阻力模拟装置和金属圆盘等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金属圆盘表面通过螺栓固定与其圆心间隔不同距离的吊点,吊点与金属圆盘圆心的距离可调;通过改变吊点,可以改变水下牵引机提升的高度,相当于改变了海况条件中的波浪高度。通过变频器可以改变380 V交流电机的转速,相当于改变了海况条件中的波浪周期。通过这一测试平台,可实现在陆地上对不同海况的模拟。水下牵引机水池试验如图18所示。

图18 试验中的水下牵引机
Fig. 18 Submerged glider in test

4.3 水池试验

为了在水池试验中测得水下牵引机的前向拉力,将一个拉力传感器固定于大型波浪模拟测试平台的主框架上,并用钢丝绳将拉力传感器的承力端与脐带缆上端拉拽的、且位于导轨滑块之上的380 V交流电机的底座连接,水下牵引机通过脐带缆拉拽安装在交流电机上的金属圆盘向前运动,进而通过钢丝绳拉拽拉力传感器,测得水下牵引机的前向推进力。

图19 所示为常规水下牵引机在水池试验中的前向推力曲线。由图19 可看出,常规水下牵引机在水池试验中的前向推力曲线比较均匀,峰值推力可达120 N左右,谷值推力在20 N左右,但大部分推力曲线的峰值只有100 N左右。

图19 水池试验中常规水下牵引机前向推力
Fig. 19 Forward thrust of conventional submerged glider in pool test

图20 所示为下限位随动式水下牵引机在水池试验测试中随动角λ分别为0°、5°、10°和15°时的前向推力曲线。

图20 水池试验中下限位随动式水下牵引机前向推力
Fig. 20 Forward thrust of lower limit follow-up submerged glider in pool test

图21 所示为常规水下牵引机与下限位随动式水下牵引机在水池试验中的平均前向推力。

图21 水池试验平均前向推力对比
Fig. 21 Comparison of average forward thrust in pool test

在相同的扭簧刚度系数下,常规水下牵引机的平均前向推力为55.4 N,下限位随动式水下牵引机在随动角λ 为0°、5°、10°和15°时的前向推力分别为52.8 N、65.3 N、61.9 N 和54.6 N。与常规水下牵引机相比,下限位随动式水下牵引机在随动角λ为5°和10°时,其前向推力分别提升了17.87%和11.73%。

5 结论

通过分析常规水下牵引机在实际工况中脐带缆倾斜角造成的波浪能损失现象,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水翼摆动机构——下限位随动机构,该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考虑了波浪滑翔器实际工况中脐带缆倾角的存在给水翼摆动带来的影响,通过加装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实现了水翼下限位初始摆角与脐带缆倾角随动,使水下牵引机可以充分利用水面浮体通过脐带缆传递下来的垂向拉力。

(2)提出了在水翼摆过固定角度后再加装扭簧来进行缓冲和储能的方法,降低了水翼初始摆动的阻尼力矩,提高了波浪滑翔器在不同海况下的适用性。

通过流体仿真与水池试验,验证了下限位随动机构对水翼摆角下限有明显的调节能力。通过调节随动角度,所提新型水翼摆动机构可以明显提升水下牵引机的推进性能。


收稿日期:2021-12-29

基金项目: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019JZZY020701)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7YFC0305902)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18JCZDJC40100)

作者简介:刘芬(1982— ),女,江西九江人,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移动观测平台技术

专家点评:     
该论文提出了一种下限位随动机构用以提高波浪滑翔机推进性能,采用四杆机构和限位机构对波浪滑翔机的推进机构进行了改进,设计了一型水翼摆动下限可以随脐带缆倾斜角的变化而改变的水翼摆动机构——下限位随动机构。通过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仿真分析了下限位随动机构对于水翼摆动角度的调节能力;通过在常规水下牵引机内部加装一套平行四边形传动机构设计了下限位随动机构原理样机,验证了下限位随动机构原理样机的推进性能。研究表明,所提的新型水翼摆动机构可以很好的提升水下牵引机的推进性能。
该论文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研究方法合理,对于新型波浪滑翔机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扫码查看原文




END



机械传动

登记邮箱订阅我们的最新上线期刊

I

机械传动
《机械传动》杂志创刊于1977年,本刊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传动分会和中国机械通用零部件工业协会齿轮分会两组织的会刊,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在机械行业内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