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贫血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健康   2024-11-09 20:01   北京  

据2018多学科协作贫血管理高峰论坛报道,我国6岁以上居民患病率近10%(9.7%),其中轻度贫血得到治疗者不到20%,而极重度贫血者仅50%得到治疗。在手术患者中非心脏手术贫血高达20%~30%,但心脏手术患者则超过50%。孕妇贫血者占17.2%,6~11岁儿童为5.0%。贫血患者50%病因是缺铁性贫血或慢性病贫血。贫血是影响全民健康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我国将8月8日设为“中国贫血日”,希望公众关注贫血患者的血液管理,尤其是提高贫血患者手术的安全性。

 

1.贫血的危害与代偿

女性血红蛋白(Hb)<110g/L,男性Hb<120g/L即为贫血。中度贫血Hb60~90g/L。贫血分急性贫血和慢性贫血,急性贫血和失血对患者的危害更大。急性贫血或严重贫血可导致组织氧供不足,组织低氧,甚至器官衰竭和死亡。急性贫血导致死亡率上升与Hb降低成比例,平均致命的Hb值估计为25g/L。其机制是贫血可引起全身器官心、脑、肺和肾的衰竭,如不治疗会导致死亡。但贫血也有它的代偿机制。

当Hb急性减少时就会被细胞感知,产生一系列代偿机制:(1)特异性增加心输出量(CO),CO的增加与贫血程度成正比;(2)降低全身血管阻力,使器官发生特异性血管扩张,促进生命器官(心、脑)的优先灌注;(3)使氧离曲线右移,增加组织氧的提取。此外,贫血还激活低氧的其他代偿机制包括增加神经元一氧化氮合成酶(nNOs)和低氧诱导因子(HIF),以维持氧内环境稳定和器官生存,这些代偿是适应性的。如果缺乏nNOs,NO合成减少就不能增加CO。

nNOs基因缺乏还会严重减弱HIF对贫血的反应,增加贫血死亡率。生理条件下NO主要由nNOs产生是维持组织灌流的重要介质。在失血性休克时,增加NO的合成,可以改善机体的脏器血供,有助于纠正休克。NO在急性贫血中代偿机制主要是:(1)增加CO,维持贫血中大脑氧供(DO2)的需要;(2)预充或放大HIF-α作用,HIF-α是主宰细胞适应低氧反应调节的转录因子。因此,nNOs既能优化生命器官DO2的紧急心血管反应,也能调节细胞适应低氧的能力,保持氧内环境稳定,还可使Hb从25g/L提升至35g/L。

2.贫血生存的Hb阈值因人而异

虽然平均致命的Hb阈值为25g/L,但个别患者Hb急性降低至5~7g/L仍能生存,低至1.7g/L仍有救治可能,这说明急性贫血影响患者存活的阈值差异很大,所以不要仅看Hb水平而放弃抢救的信心,因为组织低氧的Hb阈值是多因素和高变异的,其基因背景,全身条件和有无共病等因素对贫血都有较大影响,个体差异可能耐受不同低水平的Hb阈值。心脏手术患者,术前Hb<100g/L就会增加手术风险。

因此,低Hb阈值与组织低氧之间我们需要找到客观可靠的方法,来制定患者因贫血引起的组织低氧,以及器官损伤的程度和死亡状态。目前已有的方法包括近红外分光镜,正电子放射X线断层照像,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和有创氧电极等,这些能直接评估组织的缺氧张力、氧提取程度及氧合Hb饱和度等,但这些方法尚未广泛应用。

评估贫血组织低氧的特异性生物标志物尚有全身红细胞生成素,大脑近红外分光镜,微血管氧合Hb脱饱和度(血浆亚硝酸盐/硝酸盐比值)以及促NO生成和/或激活(血浆高铁Hb)等。这些能证明组织缺氧的特殊Hb阈值,可为改善患者转归提供依据。

如果我们能用这些方法找到患者耐受的Hb阈值,就会减少不必要的红细胞输注。美国血库输血学会(AABB)的输血指南提出不同患者Hb的输血指征,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神经创伤或高龄合并共病者可能仍需要较高的Hb,其Hb治疗阈值仍需提高至90g/L。

3.目前治疗贫血的方法都是“双刃剑”

迄今的证据表明,贫血的治疗未能改善转归和存活率,而且会增加并发症。如果使用铁剂和促红细胞生成素(促红素),虽能有效减少红细胞输注,但长期使用促红素可能增加血栓并发症,除非短期治疗并加用抗凝剂。输用Hb氧载体(人造血)能增加血氧含量,但并未改善总体存活率,且Hb氧载体会增加与体内NO结合,降低全身NO量的保护作用。输用红细胞有利有弊,甚至弊大于利。大量出血时必须迅速输血,但异体输血必须有严格适应证,因为目前尚没有真正的同型血,除同卵双胎外,几乎找不到2份相同的血型。

至2016年底,仅红细胞系统的血型就发现36种,血型304个,还不包括白细胞和血小板系统。由于血型的表型多达1017种,所以不存在同型输血,只能选择凝集较弱的相容性输血。大量输异体血,会把他人基因中的功能性DNA系列输入你体内,从而可能改变你的遗传基因。输血可能传播的疾病有18种,现又增加寨卡病毒和埃博拉病毒。输血可引起发热、溶血反应、免疫反应,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和循环过负荷等。输血增加感染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手术深部感染、肺炎、败血症、尿路感染和骨关节感染等。输血可导致炎症反应,使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介质增加,延长住院时间。围术期输血是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高危因素,有报道输血>500mL会增加老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4.加强血液管理提高贫血患者手术安全性

据加拿大安大略省输血协调人网络报道,2002~2011年膝关节手术输血率,从24.5%下降至10.1%,冠脉搭桥术从60.2%降至25.2%。其主要措施:

(1)术前优化Hb,术前Hb<130g/L者,膝关节手术,髋关节手术和冠脉搭桥术输血率分别为26.0%、31.5%和56.3%,而Hb>130g/L者分别为6.1%、7.3%和16.5%。Hb>140g/L者,分别为3.5%、3.7%和10.2%(P<0.01),说明Hb越高,输血率越低;(2)术前优化贫血治疗的时间,术前7~14d,15~21d和>21d优化Hb的患者,膝关节手术输血率分别为9.8%、8.6%和7.3%,而冠脉搭桥术的输血率分别为31.4%、25.0%和22.8%,优化贫血治疗的时间越长,输血率越低。因此,必须加强贫血患者的血液管理。患者的血液管理定义为多学科、多模式治疗贫血,预防失血和减少输血的方法,从整体目标上改善患者转归。这些方法有助于减少红细胞的输血率。多学科包括麻醉医生、外科医生、灌注师、ICU医生、护士和技师等的血液保护意识和血液管理措施。

4.1术前优化Hb

提前3~4周对贫血作出诊断。缺铁性贫血患者每日口服铁剂40~60mg或隔日口服80~100mg,并给予营养。也可以及时静脉补充铁,注用促红素,使短期内Hb≥120g/L。术前Hb越高,术中血液稀释的空间较大,术后可避免输用红细胞和低的Hb值(>80g/L)。

4.2麻醉预扩容是血液保护的第一道防线

用胶体液羟乙基淀粉或明胶对血液进行适当稀释,稀释度以Hb80~90g/L为宜,使术中患者丢失的全血减少。

4.3对急性失血的创伤患者立即手术止血

止血是创伤治疗的重要手段,不能及时实施止血,又不能及时输血的患者应适当扩容,使血压保持在80~90mmHg/50~60mmHg,防止输液把血压提升过高,冲走已有的血凝块,增加出血。

4.4术中开展血液回收

积极开展血液回收和自体血回输,并使用抗纤溶药和表面止血药。血液回收是心血管手术和骨科大手术必备的节血措施,更可用于妇产科大出血的紧急手术。

4.5严格执行输血指征

Hb<80g/L要输红细胞。高于100g/L不应输血。输血指征是血液保护和管理的核心。

4.6创建医院输血文化

加强血液保护的宣传培训,提倡限制性输血,防止开放性输血,把合理用血变成医护人员的价值观。

4.7将输血管理质量纳入科室医疗质量考核指标

建立各科室输血评价体系,由医疗管理部门和输血科负责定期评比,把输血多少作为衡量医疗质量的指标之一。

学术文章、科普文章约稿:

文章请发送至59090929@qq.com或添加微信weitiegang999

麻醉MedicalGroup
感知医学前沿的脉动,助力健康中国!这里有健康科普、急救知识、围术期相关知识以及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