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重的基石
采访对象 :骨科原副主任刘和良。
刘和良,男,1933年12月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市,257医院退役军人。
采访者:刘主任好!您是建院元老,今天想听听您讲我们医院骨科发展的故事。
刘和良:我是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浙江省金华卫校学习战地救护。学校为两年制的军队院校。1952年底提前毕业赴朝。在朝鲜的2405医院工作。1957年9月回国进入河北涿县的 257医院,从事外科工作。1958年7月转业到大同三医院。
三医刚开院时骨科开展的手术有胸椎、腰椎、颈椎减压及内固定手术,四肢的内固定手术。20世纪60年代初,我去杭州医学院进修骨科,学业期满归来后,从事骨科医疗工作。1966 年又去北京宣武医院神经外科进修一年,学习归来后开展颅脑外科手术。
采访者:当时您做骨科手术,还做神经外科手术?跨科室的技术您都能掌握,一定有很多的故事。
刘和良:开院时骨科属于大外科监管,没独立分科。我们周边煤矿多,那时煤矿安全设施落后,外伤事件特别多。断肢再植纤维骨科手术我们也做过不少例,但因当时医疗设备简陋,没有高级显微镜,加上技术理念局限,手术做得不够精细,只追求肢体成活,成活肢体的所有功能恢复还是不够精准。
1976年以前骨科还开展关节置换手术,主要是膝关节和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置换手术较膝关节置换手术难度小一些。那时虽开展此类手术,做的例数相对还是比较少。每次手术中需用的假体都是由器械科提前和厂家联系购入。
20世纪70年代初,骨科独立分科,耿海任骨科主任,我任骨科副主任。1976 年我去浙江医科大学进修骨科一年。1977年又去太原山西第一附属医院进修脑外科半年。两次进修对后期手术技术提升以及开展新项目手术都有很大帮助。后期开展了脊髓手术、脊髓肿瘤切除术、腰骶部肿物切除术等。神经外科分科前,我做过脑肿瘤手术 150 多例,其他脑外伤手术做过200多例。20世纪80年代以后神经外科独立分科,我留在骨科,一直从事骨科工作。1993年退休,离开医院。
采访者:昔日骨科辉煌的业绩是元老们在知识和技术上不断地进取和拼搏的结果。您这么多年的手术生涯,一定有难忘的手术记忆。
刘和良:曾记得煤矿发生事故的一位患者,男性,30多岁,全身复合伤40多处。有脑外伤、颜面外伤、肋骨骨折、腰椎骨折、四肢骨折、腹部脏器损伤等。若事情发生在现在,医院分科细,需要很多科室来会诊共同完成手术。那时因为我接触跨科室领域的知识和技术,所以脑外伤血肿清除、颜面部外伤清创缝合、腰椎减压内固定等手术,全是我主刀助手协助完成。只有腹部剖腹探查肠修补术是由外科医生会诊后完成手术的。想想还是得益于军队那些年的战地救护锻炼,使得面对患者多处伤口,清创处理时能把握住轻重缓急,井然有序做手术。手术艰难地做了约23小时,最后患者奇迹般地活下来了,几个月后痊愈出院。
还遇到一例记忆较深的复合伤患者。一位来自天镇县的女性患者,40多岁。因脑外伤急诊住院,硬膜下血肿,整个头皮剥脱伤。从前额发际像脱帽般将头皮整体撕脱,颅骨裸露,鼻尖部受伤缺损,外观非常惨烈。
患者受伤经过记不起了,记得当时给患者进行彻底清创。做了去骨瓣颅内减压术。对撕脱的头皮将头发剃去,彻底清洗,去除坏死的组织清创缝合。对鼻子缺损部分做了周边皮瓣转移鼻子再造术。手术很成功,后期这位患者恢复得非常好。这例手术属于大同市首例创新手术,医院上报了大同市卫生局,成为骨科及整形技术探讨的研究性课题。
采访者:今日我们医院的烧伤整形外科技术,在大同医学界居遥遥领先的地位。烧伤整形科是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从骨科分科出来的,追溯前源,元老们这块基石厚重而坚实。
照片摄于2018年
未经许可不得抄袭、更改。
采访者:张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