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声起,兰州黄河剧院的大幕徐徐拉开,一段如梦如幻的《千手观音》舞蹈拉开了《丝路花雨》的序幕。现在的演出和原来似乎是不太一样了,在正剧前加了这么一段。《千手观音》编导用鬼斧神工般的编排巧思、演员用出神入化的肢体语言和大爱无形的感召力量,在烟雾缭绕的舞台上,演绎营造出层出不穷、千变万化的震撼视觉冲击力,彰显出了标志性的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美轮美奂的画面一一呈现,一下子就把你吸引住了,目不瑕接的定格着画面,从惊叹中还没缓过神来,大幕合上了。
大幕又徐徐拉开,经典历史舞剧《丝路花雨》序幕;在丝绸之路上,各国商旅络绎不绝。突然狂风四起,老画工神笔张带着女儿英娘救起了昏倒在沙漠的波斯商人伊努思。但在途中,英娘被强盗劫去,神笔张意外地丢失了自己的女儿英娘。
狂风黄沙漫卷,舞台表现形式和过去有了变化,我以前看过的1982年由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丝路花雨》彩色银幕艺术片,只能用音乐和演员的动作去表达,后来几版在舞台有用长绸缎的、有用鼓风机吹的,现在是个体演员身披黄纱急行旋转,加上电脑控制可以万般变换的灯光舞美音效,把观众一下子就代入了塞外大漠壮阔雄奇的景象,演员的情绪还是那么的真切。
第一场:数年后,在敦煌市场上,神笔张终于找到了女儿,但英娘已沦为百戏班子的歌舞伎。伊努思仗义疏财,为英娘赎身,父女团聚。
身为歌伎英娘的演员,也不清楚是第几代扮演者了,还是那么的美, 伊努思还是那么的帅气,表演功底有着一代代的传承,用经典动作造型叙说着一代代“丝雨”人的坚韧坚守和创新。
从1979年首创演出的《丝路花雨》,是由甘肃敦煌艺术剧院以中国唐朝极盛时期为背景,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艺术为素材,博采各地民间歌舞之长,描写老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他们的悲欢离合,高度颂扬了中国和西域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再现了唐朝内政昌明,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繁的盛况。
第二场:莫高窟中,神笔张按照女儿的舞姿画出了代表作--反弹琵琶伎乐天。此举惊动了市令,他巧立名目要占有英娘。神笔张宁愿英娘随伊努思出走波斯。市令诡计未逞,罚神笔张带罪画窟。
演员老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父女俩用光辉的艺术劳动,一招一式流畅到位的舞姿,情绪随着剧情急速转换,再现了敦煌壁画的美。《丝路花雨》被新闻媒介赞誉为
“活的敦煌壁画,美的艺术享受”
“此舞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看几回”
编创者们从敦煌莫高窟的2000多尊彩塑、4万多平方米壁画中寻找灵感,将一个个孤立静止的画面,编织成一个个动人心弦的人间故事,一幅幅气象万千的历史画卷。
第三场:英娘与波斯人们朝夕相处,互授技艺,结下深厚情谊。伊努思奉命率商队使唐,英娘也告别了视如故土的异国相随回到祖国。
自己被一个个精美的画面所吸引,或许是在发源地看演出,演员情绪高涨,剧情有了细微变化,在表演的形式上和自己看过的前几版也有了很大的提炼和升华,更加符合了现今人们的欣赏习惯和审美。《丝路花雨》集合了霓裳羽衣舞、印度舞、黑巾舞、波斯马铃舞、波斯酒舞、土耳其舞、盘上舞、新疆舞等多种舞蹈艺术表现形式于一身,是一台精心雕琢很炫美的舞剧。
第四场:莫高窟中。神笔张由于思女进入梦境——神游了他所彩绘的天堂……河西节度使进洞朝香,赞赏壁画,欣然为神笔张解除了枷锁。
舞台让自己进入梦境,美轮美奂的飞天舞让自己神游在仙境中。小时候第一次从黑白电视上看到的,后来在电影电视看到的,再后来的在不同地的舞台看到的,和今天在现场看到的,脑海里总是在不同年龄段看过不同版本的画面中切换着、比对着。这部带着飞天神韵的剧目自诞生以来便经久不衰,将丝路风情和敦煌文化带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经典的敦煌舞姿,绚丽多彩的服装,悠扬古朴的音乐,独特的中国故事,都让这部剧常变常新,常演常新,让人百看不厌,这或许就是经典的魅力吧。
第五场:阳关外,烽燧下。市令为泄私愤唆使强人窦虎拦劫波斯商队。神笔张点火报警,为救伊努思于危难之中,一腔热血洒在丝绸之路上。
今天也是一票难求,托朋友找到的座位票离舞台还是有点远,从远处看到的是舞台整个画面,看不清演员细微处的表现,幸亏自己带了望远镜,拿起望远镜像舞台追光灯一样寻视着舞台上的演员,望远镜镜筒切割出的画面就像一个个团扇画一样,把画面静止了下来,演员的细微表情,动作细节都让你看的一清二楚,像电影一样一帧一帧的在播放着。急速变化的剧情让演员神笔张和英娘的情绪达到了高潮,特别是神笔张最后点燃烽火,愤然离去,自己的眼泪也跟着英娘潸然泪下。
第六场:敦煌二十七国交谊会会场,节度使与各方来宾欢晤一堂。英娘化妆献艺,陈诉了市令的罪状,剪除了丝绸之路上的隐患。
随着《丝路花雨》几十年里在数十个国家、数百个城市的演出,就好似一名特殊的“文化使者”,所到之处和平与友谊之花绽放,掌声与鲜花绵延不绝。外国观众通过《丝路花雨》感受到,过去在横贯东西的丝绸之路背后有着一个开放包容的大唐和共同繁荣的世界。而今天的中国,不正期待着在与各国的合作与共赢中,迎来下一个“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盛世吗? 创造经济奇迹的中国,将迎来一个文化崛起的时代,《丝路花雨》必将在这个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中发挥出它特有的艺术魅力。
尾声:十里长亭,宾主话别。中外人民通过丝绸之路建立的友谊绵延千秋。
作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舞剧《丝路花雨》已多次呈现荧幕,享有“东方的《天鹅湖》”,“中国舞剧之最”等诸多美誉。它以举世闻名的敦煌壁画和丝绸之路为题材,以和平、友谊为主题,以独具想象的艺术手法“复活”了灿烂辉煌的敦煌壁画,形象地再现了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歌颂了劳动人民创造敦煌文化的光辉艺术形象,每一场演出都能给观众带来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台奇观。经典的敦煌舞姿,独特的中国故事,艺术家们用舞蹈传播文化,用艺术赋予美好,为观众送上了一道视觉盛宴的文化大餐。
谢幕,剧中主要演员携全体演职人员跑向台前向观众致谢,观众抱以热烈的掌声,当演员行鞠躬礼,我想她们在向观众致谢的同时,心里一定也在向经典致敬,在向自己辛苦付出得到认可致敬,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经久不息,也一样在表达着感谢,感谢演员,感谢经典。今晚也是近期在本地连续几场演出的最后一场,演员五次谢幕,观众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剧场。这就是经典魅力的感染,我要大声高喊,向经典舞剧《丝路花雨》致敬!
致敬经典,难忘岁月,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经典力量的推动和历史镜鉴的启迪,漫漫黄沙,掩不住千年古道驼铃声声。经典舞剧《丝路花雨》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在舞蹈和服装设计方面不断创新,在舞台舞美方面更加注重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表现剧情和故事背景,更加突出敦煌舞姿和壁画元素,突出民族性,又融入了多国多民族特色,几十年来不断创新演绎经典剧目。
《丝路花雨》本身带有的文化基因,让人们对中国文化的共鸣有了更深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和平相处,友谊长存的主题更是丝路文化包容与交流的核心,这台享誉世界的舞剧在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照片拍摄于甘肃省歌舞剧院经典舞剧《丝路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