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0日,由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开辟一期专栏讲述《周易》。《周易》被央视频誉为是“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中华元典。《典籍里的中国》作为重点文化类创新节目,聚焦中华优秀文化典籍,从中甄选最值得讲述的优秀传统文化作品,以“文化节目+戏剧+影视化”的方式,讲述典籍的成书、核心思想以及流转中的闪亮故事,让书写在典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展现典籍里蕴含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
在观看《典籍里的中国》专栏讲述《周易》节目时,脑海中总是出现前几年深入学习过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以下称“两论”)中的一些论点论据,和自己所学不够深入精通的《周易》联系起来,也知道毛泽东主席很喜欢看《周易》,也善于用《周易》研究学问,也就大胆地把主席的“两论”和《周易》放在一起,不知深浅地研讨一番,谈谈自己的想法和看法,想从中找到一些自己认为的“理”的联系。
“两论”是毛泽东主席从中国革命实践出发于1937年写的。自己最早接触“两论”是在上小学,有那么一段时间每天晨读就是读《毛泽东选集》,其中就有“两论”,现在读起来都很深奥的哲学理论,那时只留下耳音,说起来也就是知道主席写过这两篇文章。自己在青年时代,在教学大纲中的政治经济学课程中,在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时,学到了“两论”,当时两篇文章很重要,有些段落还要求要背下来,考试也常常有其内容。那个时间读这两篇文章,首先感到绕口,也能感受到有逻辑思维的概念。哲学思想方面理解的是一知半解,大部分还没搞明白。再后来参加工作,时不时也能接触到它,但都没有用心去学。
2017年是毛泽东同志《矛盾论》和《实践论》发表80周年,也正值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7.26省部级领导干部研讨班讲话中提到:“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理论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是有基础的,它就是“两论”,它有着极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就是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
毛泽东主席就是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给中国共产党奠立了理论基础,他的哲学思考为中国革命找到了新路。
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党中央希望全体党员干部重新学习“两论”,也是利用哲学的力量夯实理论基础,达成改革发展的新共识。回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哲学,对十九大修改党章,提高认识论的基础,使广大党员明白时代在变,形势在变,实践在深入,理论需更新,跟上时代步伐都有很大帮助。
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报告指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点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听报告的过程中眼前一亮,新中国几十年的发展,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矛盾在变化,党在不同时期对矛盾的判断都与社会发展变革息息相关。
我们的党是伟大的,也理解了十九大前重温“两论”的重要性,它使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认识修改党章的必要性,特别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党章,作为我们党的行动指南的论述,顺延历史逻辑,是新形势下的实践经验,是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顺理成章的。
那次学“两论”,学的很认真,也能较全面的去理解,对自己的思想认识有很大的提高。“两论”最初是1937年7至8月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的讲演稿,当时正值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刚结束,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际,当时主席讲这两个问题,指向非常明确,就是用哲学的思想总结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经验,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迎接全面抗日战争的到来。
《实践论》的主题是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深刻揭露了“左”右倾错误认识论根源,指出唯心论和机械唯物论、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以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以科学的社会实践为特征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不能不坚决反对这些错误思想。主席在文章中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认识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告诉我们通过实践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这也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这也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
《矛盾论》的主题是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深刻揭露了“左”右倾错误的形而上学实质,指出他们不懂得由特殊到一般,又由一般到特殊这一认识过程的辩证法,拒绝对于具体事物做任何艰苦的研究工作,也不了解应当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不同的矛盾,只是千篇一律的用一种自以为不可改变的公式到处硬套。主席在文章中着重论述了事物的矛盾法则,事物在矛盾中心相互作用,从对立走向统一,同时又用矛盾的特殊性用来反对教条主义。
从逻辑上讲,这两篇文章是毛泽东思想的哲学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奠定了哲学基础,探讨了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认识论,应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雏形,是活生生的中国革命认识论和中国革命的辩证法。“两论”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本底色,也是学习哲学入门的有效途径,不仅是我们党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思想法宝,也是今天搞改革谋发展应该遵循的理论原则。
讲“两论”与《周易》,那么现在我们再说说《周易》。《周易》是中华文明的源头,当年周文王被纣王拘禁在羑里的地方,在困顿之中,周文王究天人之际,创造发明《周易》,写下了六十四卦的卦辞。此后《周易》对于中国历代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读易,纬编三绝,而为之传。
《周易》里讲,“一阴一阳谓之道”就是阴阳一面彼此互藏,相互替换,不可执一而定象,随道而变,阴阳是自然规律发展的核心论述,是逻辑的,用阴阳同体、阴阳化育、阴阳对立、阴阳同根把事物的对立关系、两面性本源表现出来。阴阳每一步都是太极生两仪,进一步表现是阴阳根本,也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一阴一阳也表现出事物的两面性,两面性可在特定的时间转化,把矛盾的双方相互转化。
《周易》还包含着:“道非常道,有无相生”的宇宙观,也遵循自然规律,还有“有无相生”的终始观,也就是发展观,用卦象来表示自然界的物质,始终站在物质的基础上,立足于唯物论。《周易》还认为事物是曲线发展的,遵循“物极必反”这一思想,每一卦象都是矛盾的个体,又提出了“唯有解”道理,这也就是对立统一,《周易》还提出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矛盾的统一体理论。很多道理都很深刻,也不能全面理解,但从目前掌握的一些理论,就强烈的感受到“两论”中有它的影子,理会到“两论”的理论基础与《周易》有很大关系,有源头理论之象。历代大儒先贤们都会在自己的读书经历中有《周易》的存在,更是会在晚年去穷尽最后的精力潜心研究《周易》。可以说“不知易,无以知性命之理”。
毛泽东主席应该在古代辩证法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挥,从大量的历史沉积中挖掘,加上提炼升华,使它上升为科学形态的唯物辩证法,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做出了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人,他的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他一定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这个思想一定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一定有中华古代的传统哲学,为他提供了必要的思想资料。主席有学贯中西,洞彻古今、目光如炬的睿智和眼界,有敢为天下人先的气势如虹,有坚韧不拔、胸襟宽广的个性张力。
研读主席的《矛盾论》和《实践论》中阐述的哲理,从深度来看无疑他是研习运用《易经》之人。当他论述矛盾的二重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内外因素等关系时,论得非常精辟,跟《周易》阴阳互变是完全一致的,应该说主席是喜欢《周易》的。
1956年党的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就可以证明这个问题,他在批判党内一点论的倾向时说:“有一些同志就是不讲辩证法,我们每个人也是如此,总是有两点,有优点,有缺点,不是只有一点。一点论是从古以来就有的,两点论也是从古以来就有的,这就是形而上学的辩证法,中国古人讲“一阴一阳谓之道”不能只有阴没有阳或者只有阳没有阴。这是古代的两点论,形而上学是一点”。这就是《周易·系辞》中所讲的阴阳变化的规律。
在1957年整风座谈会上毛泽东说:“不好大喜功不行。但是要革命派的好大喜功,要合乎实际的好大喜功。不急功近利也不行。《易经》上讲: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这都是圣人之言”。一代伟人毛泽东,自幼便熟读经史,对于中国传统文化非常了解。早在年轻时努力学习让他打下了易学的基础,特别是对《周易》有着非一般的造诣。
早年在长沙读书时,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人探讨过《周易》,还去长沙附近的寺庙里与住持论相关问题。庙里的住持也深深为毛泽东的见解所折服。1918年毛泽东和蔡和森抵达北京,接触了一些新思潮,但他同蔡和森的谈话主题,依然还是《周易》之道,当时著名学者康有为、梁启超的哲学思想,对青年毛泽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周易》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内容和辩证法思想,吸引毛泽东从青年到晚年依旧爱读,他一生喜研《易经》,也经常运用《易经》,不仅表现在理论上的应用,而且整个战略决策上,也体现出了对《周易》的应用是惊人超群的。毛泽东主席讲政治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用《周易》来点明问题,简明扼要,一下子抓住了问题的实质。这在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好地理解问题上,有很大的帮助。引申出来的“两论”《论十大关系》等文章,都是主席结合具体问题创造性的发挥运用《周易》的结果。
可见主席成就的一番事业,当真离不开《周易》的帮助,也正是有了像他这样能够发挥传统文化精髓的人,《周易》的魅力才被更多人认识。他把《周易》里的概念思想,进一步理论概括使之趋于完善,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因论”。他的思想使他变为一位无与伦比的人物,在世界历史舞台上从来没有任何一个政治家,能够在几乎一无所有的政治资源,白手起家,在二十八年之间纵横捭阖,缔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政党,一支战无不胜的军队,一个伟大的国家。
众所周知,《周易》的辩证法思想异常丰富深刻,古代哲学家也提出了独具特点的矛盾观,具有明显的直观性和朴素性。像“两论”提出的对具体矛盾进行具体分析,分清矛盾的主次,抓住要点,切中要害,统筹协调解决好矛盾双方,也和《周易》唯有解的对立统一原理是一样的。
“两论”中的论点论据也可以在周易所蕴含的哲学理论中找到,论述的重点就是要阐述清楚“两论”与《周易》的联系。“两论”它是建立在毛泽东主席学贯中西、洞彻古今的基础上,升华提炼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也成为我们党最有力的哲学思想基础,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底色。《周易》是远古祖先认识宇宙自然规律而形成的,它里面应有先进理论的基因,也应该是中华独特文化理论体系的源。
(照片拍摄于中国国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