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悔!5000万流量的教训,别把号做死了!

创业   2025-01-20 20:27   广东  

流量新认知


之前,我骑单车见到我一个老触电会会员,他是一个牙医,开了一个牙医的诊所。


以前他每年付我2万,想通过短视频,给他的牙科诊所来引流。


然后,他见到我就说:


哎呀,龚老师,我每天刷抖音刷视频,好多次都能见到你,你又开始活跃起来了。


所以这给大家一个启示,只要你的流量大,人家就会对你有印象。只要你经常出现,人家对你就越来越关注。


后续你再推出什么业务,什么广告?人家也愿意加入你的社群,愿意找你学习。



抛弃5000万流量


过去,我一强直‬调,垂细直‬分的要重‬性,因没为‬有准精‬粉丝,变很现‬难。


但在现‬形变势‬了,精粉准‬丝不出‬来圈,会你让‬的数越据‬做‬越差。


以前做抖音的时候,我觉得泛流量,是没有什么效果,或者说没什么价值。


比如在四五年前,我的触电会会员王青海,他们公司帮我做了一个段子。


其中,有一个段子讲的是,我被一个捡垃圾的男的骗 100 快钱的剧情。


结果这一条抖音,5,000万播放,涨了20万粉丝。


5000万播放在抖音上,已经算是爆款了。


我现在抖音上70万粉丝,单单那一条就涨了20多万了。


流量很大,但是确实一分钱都没有变现。


因为它只是一个段子,就弱化了我的IP,也没有人私信,也没有人加入我的社群。


然后我就不愿意做了。


而且我天生就没有表演的功能,大家可以去抖音看看我那条视频,演得很尴尬,但就是有 5000万 流量。


我很后悔的


但是,现在坦率的说,我是很后悔的。


那时候的抖音,很早期,只要你演的段子,每条都是几百万几千万的流量


后来,我才知道这种泛流量的价值。


因为抖音的推荐系统,都是按照地址来推送的。


比如说我现在在南山西丽,发一条视频,抖音优先推荐给西丽附近的人,再推荐给深圳南山区的人,再推荐给整个深圳的人。


我那条5,000万流量的视频,可以说深圳2000 万人每一个人都看过我那条视频的。


导致我去外面吃饭或者洗脚,还是打的,很多人都觉得哎,我好像刷抖音刷到过你。


现在广告或者营销渠道有一个定律,即7 次定律。


一个人只要在看你的广告,7 次才会对你有印象,10次以后才愿意跟你链接,愿意付费给你。


所以,在短视频直播时代,不管你什么原因,你就每天更新,天天冒泡,就当混个脸熟,大家才会觉得你有价值。



纠正一个观念


所以,我今天讲这条视频的核心的意思,我们做短视频,要纠正一个观念,要更新对粉丝认知的一个观念。


精准流量,一定是泛流量筛选出来的,千万不要一上来就做精准流量。


因为你一上来就做精准流量,你就得不到推荐。


因为你面对的人群少,你就出不了圈,然后你的播放量不高,你的流量不大,你就把账号做死了,以后就没机会了。


还不如先从泛流量开始做起,先谈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混个脸熟。


只要你的流量大了,通过一些动作,自然的会筛选出你要的精准流量。


比如说我现在做AI流量变现的社群,那我就讲泛商业话题。


如果是有1,000万的流量,那我能够筛选出1万个对AI流量感兴趣的人,加入我社群的人可能就有 100个。


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垂直讲AI图文,整个的视频全部都是讲AI图文的干货,那么你每条都是几百个,几千个播放。


这样的账号,一定没有人跟你付费,因为看到你的人太少了,谈不上给你付钱。



dada大咖


我举一个我们微商圈的达达大咖的例子。


我刷到她的一个视频,印象特别的深刻。


她在一条视频上说,她做了三年的抖音,都没有做起来。


因为三年都是讲干货,讲微商的干货,讲短视频的干货,怎么都火不起来。


她说开始做泛流量以后,什么情感话题,商业认知也讲,短视频也讲,然后开了很多的矩阵号,一下子就火了。


我相信他讲的是真的,我们现在做流量,做短视频,做抖音做视频号,一定要纠正一个观念:


精准流量一定是泛流量筛选出来的,而不是一开始就定位精准流量。


而且现在抖音上的流量推送的算法和机制,都改了。


以前如果你的账号,讲财经的,那么你的每一条视频都推送给关注财经的人来看,叫账号权重推送。


现在,抖音推送已经把账号的标签给去掉了,已经变成了给你的每一条视频,打标签。


不是账号标签,而是视频标签,这就意味着,你的视频,更加需要泛流量。


我觉得这个才是正确的方向。



反常识但是正确


这是一个反常识的认知。


因为不管是做自媒体的,做知识付费的,还是传统企业的老板,第一个认知就觉得,我是做什么的,我就讲什么。


比如我是做家电的,那我的账号就全部是讲做家电的,那我吸引的都是关注家电的粉丝。


这样不就是更精准吗,更能给我带来生意吗。


对吧,这是一个基本的常识,几乎可以说99%的人,都是这样的认知。


看起来逻辑是对的,但实际上是一个坑。


如果你一个卖家电的老板,你天天说,我的家电如何好,就变成一个广告了,平台是不喜欢广告营销的。


然后对家电感兴趣的人又有多少?抖音的8亿用户中,对家电感兴趣的,最多不超过100万人。


那你的流量就做不起来,你这个号做着做着就死了。


还不如你做一个家电老板IP,你什么话题都讲,表达你的观点。


只要从100万喜欢你的人中,筛选出几千个愿意做你家电的经销商的,或者买你家电的人,就够了。


当然,并不是什么专门蹭热点,那也没什么意义,至少你要在你的简介里面,一定要把你的标签固定化。


不讲AI的李一舟


包括我们的AI第一人李一舟,虽然被打下来,但是他原来也是这样做的。


大家都知道他的定位是AI,但是他的所有视频都是泛商业话题的,吸引的都是泛流量,然后就火了。


最后,他再来去开这个买 AI 课的直播,因为他的标签就是做AI培训的。


你让粉丝知道你有一个做AI标签的就够了,并不用每条视频就是讲AI。


条条都讲,不仅没有流量,也没有任何意义和价值。


因为目前真正对AI感兴趣的人,14亿人中最多就有1000万人,你出不了圈,你得不到系统的推荐,你没有流量,你就火不起来,就没有什么价值。



总结


最后得出结论:


1,流量大于粉丝。


我们要追求最大流量,能看到你的内容及产品,但不要追求粉丝,粉丝是追随你的人,粉丝越多,你的风险越大。


只要流量,不要粉丝,才是最安全的。


2,要抛弃垂直细分粉丝的概念。


过去我一直强调垂直细分的重要性,因为没有精准粉丝变现很难。


但形势变了,精准粉丝出不来圈会让你的数据越做越差。但泛粉涨粉起来以后,再筛选精准粉丝就容易的多。


很多人都不明白,你的内容只有一半是给用户看的,有一半其实是给平台系统机器看的,机器系统不推送,你再好的内容、再多的粉丝都没有用。


我们要做精准客户,要精准流量,必须要做泛流量出圈,然后来进行筛选。


而不是一开始就定位于精准流量,精准粉丝,这样一定会把账号做死的。


同意我的观点的,给我点一个赞。



触电报
触电报,由龚文祥老师一手创办。龚文祥,著名自媒体人,全网粉丝600万。创业15年,连续10年以个人名义举办3000人论坛。2023年复出再次创业,选择未来10年最大风口的AI赛道,2024年专注AI流量变现社群及培训。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