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几篇80年代房改的文章,内容关于80年代国家起动住房改革的时代背景和具体过程, 读完后,很是感慨。
80年代居然是这样一个时代:消费旺盛,收入大幅增加,人们追逐高档家电(基本都是进口货),不用买房。
当时的政策制定者认为,人们把存款都用来购买家电,属于扭曲工业结构的行为,应当进行纠正。
与此同时,福利分房政策使得国家担负了沉重的负担,无数精力用于住房分配,并且还得不到好的结果。
于是,经过一番研究,最终对策出来了:停止福利分房,鼓励人们自行购买商品房。
然而,80年代末,购房按揭贷款还未广泛应用,许多购房者仍然依赖政府分配或单位集资建房。所以,当时的人买房并不会上杠杆,因此社会上绝大多数资金,依然被用于消费。
时事变,三十年过去了,情况居然完全颠倒过来了。
现在,推进家电以旧换新成了新政,居民端同时开始进入自发降杠杆的历史进程。
局面的颠倒,引发了一个灵魂之问:
房地产牵引经济发展的时代,是否到头了?
根据马斯克的第一性原理,要想回答好这个问题,必须直面楼市最底层的逻辑。
过去三十年,牵引楼市发展的原动力是什么?
答案不言而喻:供需。
1987年,全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不到10平,北京为9.87平。
这是什么概念?
以北京人均9平为例,一间45平的房子,里面平均能住5个人。对于大多数穷人来说,30平的房子挤进好几口人实属正常。
不仅城市如此,农村也存在同样的现象。那时的农村,尚没有宽敞明亮的现代自建房,很多农民家庭都挤在泥土砌成的老房子里,阴暗潮湿狭窄,居住条件极差。
因此,在80年代末,住房需求的潜力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放开商品房市场,一定会有天量的人愿意买房,这便楼市发展的最根本动力。
到了2023年底,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目前我国城镇人均住房面积超40平米,其中上海人均住房面积为37.4平方米,与日本的人均住宅使用面积39平米基本相当,低于美国的人均63平米。
由此可见,单看人均居住面积,我国的房地产达到中等发达水平,超出了我国的消费、生产、制造和其他方面的世界排位。
短期内房产远超经济基本面,供需基本触顶,背后的代价就是居民自发形成的债务。
我们几乎可以肯定地预测到,在未来几年内,房地产领域的降杠杆行为将依然持续。
房地产超预期发展的代价只有两种方式可以偿还,一是其他领域的超预期发展(比如制造业产业升级成功,科技领域发生重大突破),二是超预期通胀,一种是外部性输入性超预期通胀,比如美联储超预期降息,或者世界发生重大灾变、战争等超预期诱发通胀的因素,另一种则是内部超预期通胀,例如政策性放水。
如今,房地产已经和经济深度绑定,人们虽然不敢买房,但也不敢消费了。
那个只消费、不买房的时代,此生恐怕永远不会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