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研讨 跨界启思 | “大科学教育”视域下初中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活动

职场   2024-12-26 10:51   浙江  


 
 
 

交流研讨

跨界启思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设计能力,充分整合资源,并发挥名师引领作用,2024年12月24日,萧山区《“大科学教育”视域下初中科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交流研讨会(二)——跨学科的系统设计主题教研活动在朝晖初中举行。本次活动由初中科学青年教师协作班A班承办,区教研员陈亮老师、协作班A班全体成员及指导教师参与本次活动。

课堂展示


来自朝晖初中的陆菁菁老师带来课堂展示《降噪教室设计》。陆老师从生活中刷到的新闻“某小学老师因噪声问题突发性耳聋”出发,带领学生了解校园生活中的噪声问题,基于真实情境提出了设计需求制作降噪教室模型1.0 。同学们在陆老师富有启发性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引领下回忆七年级声音相关知识,集思广益设计制作了初代模型,并设计实验验证产品的降噪效果。陆老师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完成反思和产品的迭代。



讲座分享


来自回澜初中的童圣义老师带来讲座《跨学科主题分享》。童老师查阅大量资料,从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出发细致剖析,界定了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范围,既可以是大型的综合类实践课程,也可以将跨学科思维融入微小化的学习当中。童老师利用了许多现实案例来论证观点,为在场老师提供了新的思路。

来自朝晖初中的葛馨怡老师带来讲座《新课标背景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思考》。葛老师从跨学科主题的起源出发,详细介绍了其特征和内涵,利用各种浅显易懂的教学案例介绍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施要素和需要注意的事项,最后根据自身设计的“浮力相关用具”教学设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种极具参考价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的范式。





圆桌沙龙


协作班A班成员聆听了上述精彩的分享,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分享交流了自己感悟和困惑。陈老师高度肯定了陆老师课堂选题的新颖以及对信息技术的熟练使用,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感悟。在课堂中学生方案的呈现是否可以更多体现学生思维的碰撞以及评价量表的使用完善。雷老师则提出了他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教学中存在学生已有经验与课堂主题的差距较大,实施存在困难。

区名师蒋建峰作课堂点评


蒋老师首先对陆老师的课堂,以及两位老师的讲座给予了充分肯定。蒋老师提出了多个思维碰撞点:一、跨学科学习中都会突出一个中心主题,所以每一个跨学科学习也应该是主题学习。二、跨学科主题学习是在实践基础上对新内容的学习建构,跨学科实践是学生在应用知识中产生新的体会,跨学科学习包含了跨学科实践。三、跨学科学习实施需要多节课,仅靠一节课存在较大困难,教师在一堂课上更多要体现思想和理念,不必追求“全”。


区名师莫微佳作课堂点评


莫老师以陆菁菁老师本节课为例生动讲解了支架教学理论,本节课中一共涉及到了6种支架(情境型支架、概念型支架、策略型支架、资源型支架、任务型支架、评价型支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支架理论去深度分析反思一堂课。





总结指导




教研员陈亮老师作专题讲座


区教研员陈亮老师首先指出在新课标的推动下,跨学科主题学习和技术与工程实践的重要性,并解释了从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和技术与工程角度来说,科学这门课本身就已经跨学科了,而在教材的编写、案例的应用以及命题视角上也体现了这一点。

在技术与工程实践中,科学起到了一个理论和指导作用,而数学则作为工具常伴左右,不可或缺。同时,陈老师强调要辨别学科间的关联和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学习需要主动学习,主动跨界。而跨学科学习的价值所在,正是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分析论证能力、创新思维、系统思维和全局意识以及承担了技术与工程的启蒙。当学生逐步养成这一能力,在今后碰到问题或科学现象时,就能以一种宏观的跨学科视野去分析对待问题。最后陈老师解答了老师们的疑惑,肯定了跨学科教学中教学评一致的重要性以及当教学时间不足以支撑整个跨学科学习时,应做出取舍突出重点。




跨界启思,学科融研。本次活动,为与会教师提供了交流和思想碰撞的平台,老师们对跨学科主题学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更为其指明了未来教学的方向与目标。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携手前行,共绘跨学科主题学习新篇章!


萧山网教育
汇品质教育,建师生家园,萧山特色教育金名片,萧山各学校展示教育成果新平台,市民和教育工作者教育信息发布媒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