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有云:
“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
聪明是见山是山,
而智慧,是见山还是山。
聪明是一种有限的生存技巧,它以个人的成就和利益为中心,适用于短期的成败。
它把人束缚在成功的幻象里,忽略了更广阔的生命体验。宇宙辽阔而无穷,我们的生命不过是其中微小的一瞬,执着于短暂的胜负,又有何意义?
聪明的人像宇宙中的行星,在自己的轨道上运转,向前看、不断积累、获取能量、与他人竞争。
然而,这种行星式的生活虽然有光芒,却注定受限于自己的轨道,逃不出引力的束缚,始终在一种重复和循环中打转。
智慧则不同,它是一种与规律共振的状态,是对因果、对事物本质的洞悉。智慧之人好似星辰之间的空无,包容一切,洞悉一切,不被局限于任何个人成败的得失。
智慧的人不会急于战胜他人,而是站在高处,以全然的开放和接纳态度来看待一切。智慧是一种无为而有为的状态,它融于宇宙,超越生死之限。
可以说,智慧之道就是通过内观,逐渐打开心灵的广度与深度,直至与宇宙融为一体。
时间的长河在无限延伸,个人的成败显得渺小且短暂。聪明人之所以一味向前看,是因为他们深陷于“结果”的执念中,希望通过不断追逐未来来弥补内在的不足。
然而,宇宙中没有真正的终点,也没有所谓的“未来”;我们眼中的未来不过是此刻的延伸,是因果的必然结果。
智慧之人明白,所谓“未来”只是一个幻象,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当下这个过程。就像宇宙星辰的诞生和陨灭都是一个循环,每一个瞬间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智慧之人懂得活在每一个当下,体悟每一个刹那,而不被结果所驱动。因此,智慧超越了时间的束缚,找到了在宇宙长河中的恒常之道。
聪明和智慧的本质可以归结为恐惧和爱的区别。
聪明的动机往往是基于一种生存本能,即对失败、失去、未知的恐惧。这种恐惧使得聪明人不断追求胜利、权力、财富,渴望通过控制外界来获得安全感。
而智慧,则是一种源自爱和觉察的力量,是一种对万事万物的深层理解和共鸣。智慧之人内心安宁,怀有对生命的慈悲与接纳,因为他们明白,生命的本质是无常,每个个体只是宇宙中一个短暂的存在,不执着、不抗拒,顺应万物的自然律动。
写在最后
聪明如闪电,瞬间照亮黑暗,却只能停留一刻;智慧如星辰,虽淡然无光,却在浩瀚宇宙中恒久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