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育动态丨敢闯会创 让更多青年人才闪耀创新舞台——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教育观察

教育   2024-11-05 17:15   重庆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源泉,青年是创新的重要生力军。

  10月12日—15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总决赛及同期活动在上海举行。本届大赛,重庆市共有21所高校、59个项目入围总决赛现场赛。最终,14个项目获得国赛金奖。其中,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4个项目夺金,并列全国职业院校金奖数量第一位。

  闯出加速度,创出新天地。近年来,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统筹推进,不断深化创新教育改革,推动构建以产业应用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相互支撑的有效机制,着力培养高层次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

  得益于此,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广阔天地中,以“我敢闯,我会创”的精神开拓创新,尽展才华,闪耀青春。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青年学子闪耀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舞台。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 点燃科技创新引擎

  科技创新的时代潮流蓬勃涌动,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汇点,如何面向时代,培养“敢闯会创”的青年创新人才?

  “聚焦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大创新教育改革力度。”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易俊说,要从理念、制度、评价等多维度发力,加快形成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探索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

  在今年的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中,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9个创新创业项目入围国赛总决赛,其中“无微不制”“钛基覆膜”“智驱无界”“智硫先锋”4个项目获得金奖,另5个项目获得银奖。这正是学校长久以来不断深化创新教育的生动缩影。

  “高等职业院校应以产业应用技术创新需求为导向,开展具有职业教育类型特色的科技创新,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校长张志刚认为,学校创新教育的核心,在于以工程实际为导向,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强化创新思维,培养解决产业发展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双创”能力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全面融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构建“双创”人才培养模式,让创新教育融入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创新教育“三年不间断”培养。

  2019年开始全校所有专业开设创新创业必修课,创新课程评价方式,每个班级成立多个项目团队,撰写商业计划书,以创新创业项目质量为课程成绩评价依据。

  2020年起积极探索专创融合,在原有创新创业公共基础必修课基础上,增设专创融合课程,并在通识教育中融入创新思维训练,通过《创新思维与方法》《创业基础》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在专业教育中将科技创新成果融入“双高”专业群《机电一体化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课程教学过程中,或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细分行业的痛点或产业发展的堵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此外,学校重设“双创”课程体系,新增“赛”和“专”两个教学维度,确保课程内容覆盖“双创”人才培养全周期;引进国内外优质在线“双创”慕课资源20余门,校企共同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实务》等“双创”教材。

  ◆搭台架梁引路 打造创新实践“练兵场”

  今年,2000多万名海内外青年大学生以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为平台,“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长才干”。这是他们尽展风采的舞台,也是检验创新能力的“练兵场”。

  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除创新大赛之外,学校还通过科研团队、校企合作、产学研项目等载体,为学生打造丰富的实战平台,让他们在真实项目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在创新实践中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现创新梦想。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智能装备与先进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是“无微不制”项目团队负责人王林进行创新实践的“起点”。依托基地里各式各样的实训设备,从反复试验同轴齿轮结构的加工精度开始,王林一步步把他对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的创新探索付诸实践。

  在智能制造与交通学院副院长黄崇富等学院相关负责人的主动接洽和引荐下,“无微不制”项目团队不久后与行业内的相关企业“一拍即合”,双方携手开展技术研发、成果孵化、产品应用等。

“无微不制”项目团队成员进行模拟装车测试。


  “按照学校创新教育‘三年不间断’的主线,学院依托‘双高’建设、校企合作的基础,持续做好学生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领域内的创意孵化、创新探索、实践实训、项目落地、教师团队指导等工作。”黄崇富介绍,借助校企合作优势,把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引入企业中,能够更精准地找到企业发展和产业升级的痛点,从而围绕企业需求进行技术创新,用在课堂和实验室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开展创新实践;同时也能将创新成果形成教学案例反哺教学,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汇聚学校的博士团队资源,深入挖掘科技资源和创新潜力。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组织学生团队深度参与各科研团队的项目研发、落地及应用的全过程环节,鼓励学生在真实科研项目中进行科研探索,提升创新能力。

“钛基覆膜”项目团队成员在实验室做实验分析。


“智驱无界”项目团队进行单向离心式换挡机构研发。


  目前,学校形成了“校级领导+博士团队+全国技术能手+专业辅导员”科技创新体系:由学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多方资源,指导推进各项工作;全国技术能手以榜样引领,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双辅导员”从职业发展和思想政治两个维度给予学生全面指导。一个学生创新创业团队,配置了包含5-8名教师在内的“智囊团”,从最初的创意构思到成果落地,全程“保驾护航”。

  搭平台,架桥梁,引好路。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青年学子们,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奔赴科技创新前沿,奔向产业发展的美好未来,一路生花。

  ◆凝练高校智慧 “创新花”结出“产业果”

  可拉伸液态金属导电墨水、氢燃料电池钛纤维毡覆膜等38项关键技术在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开出了“创新花朵”。如何充分发挥高校的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打通创新链和产业链,以高校智慧赋能产业发展,让“创新花”结出“产业果”?

  目光再次聚焦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大赛金奖项目——

  “肽基覆膜”项目团队自主研发氢燃料电池钛纤维毡覆膜技术,实现产业技术创新,并“牵手”上海电气,针对待上市车型开展氢燃料电池堆性能检测。

  “智驱无界”项目团队历时三年,突破核心技术难题,自主研发“智能电动摩托车自动变挡箱”,今年5月成果转化公司成功落地,并与重庆宗申产业集团及深圳莱德动力公司长期开展深入技术交流与合作。

  “无微不制”项目团队自研三大技术,打造应用于无人智能载具的全电控干式制动系统,推动全电控干式制动技术创新与汽车线控底盘智能化发展。

  “智硫先锋”项目团队研发出化工行业非侵入式检测仪器,为化工企业降本增效转型升级和高效数据采集提供可行方案,当前与重庆紫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已完成首批产品订单的交付。

  一项项科研成果从“书架”走向“货架”,实现了从实验室作品到市场产品的应用转化。

“智硫先锋”项目团队参加重庆市2024年产学研合作创新大会。


  “加速、提升、激发,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有效转化落地的关键。”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处处长汪应介绍。

  不断优化服务支持体系,设立创新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服务,缩短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周期,加速成果转化。

  推行“三进三对接”产学研合作战略,加强与区县产业、工业园区及具体企业的项目对接,定期举办技术交流会,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技术解决方案直接送达企业手中,助力其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提升转化效率。

  依托学生宿舍楼下的创新社区,零距离组织创新创业沙龙、项目路演、行业论坛、专家讲座、专题研讨会等活动,营造浓厚的创新创业氛围,不断激发创新活力。

  多维度打通科技到产业的“最后一公里”,随之而来的,是实现从重大创新成果策源到新质生产力提升的良性循环,形成了“创新生态”。

来源丨新华社-重庆频道

声明丨“重庆教育”微信公众号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认为内容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


往期精彩回顾

重庆教育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官方发布,重庆教育权威资讯,教育民生服务,教育政策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