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服务重大需求 紧密对接重庆产业 奋力打造重庆理工类高校发展样板——全市教育大会发言摘编(六)

教育   2024-11-27 13:42   重庆  



11月19日,全市教育大会召开。市委书记袁家军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不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主动服务融入“两大定位”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美好教育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全力打造西部基础教育高地、全国职业教育重镇、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推进样板、内陆地区教育开放合作范例,扎实推动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新时代教育强市,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提供有力支撑,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彰显更大作为。


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炯,市政协主席程丽华,教育部副部长王光彦,市委副书记李明清,市委常委,有关市级领导出席。


大会期间,市教委、市科技局、沙坪坝区、丰都县、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长安汽车公司等八家单位,分别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提升市域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打造公平优质基础教育体系、构建校家社协同大教育格局、加快“双一流”建设、服务支撑重庆产业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推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等主题作了交流发言。现将经验材料予以汇编。



全市教育大会发言摘编之六

聚焦服务重大需求

紧密对接重庆产业

奋力打造重庆理工类高校发展样板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理工大学聚焦国家最紧迫、重庆最需要、学校最擅长的领域持续深耕,坚定不移建设特色高水平大学,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夯实立德树人根基,构建理工英才“培养链”

坚持“身心同健、文理兼修、德才并进、知行合一”理念,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一是打造“红岩思政”育人品牌。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明确“抗战文化、红岩精神、兵工基因”的文化根脉,开展“一院一品”课程思政专项,入选重庆市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大思政育人典型经验做法被《光明日报》和教育部官微报道。二是打造“学缘式”产教融合育人模式。开展项目牵引式教学改革,把学生送到有“枪炮声”的地方锻炼,把企业工程师请来培养未来工程师。获批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建成西南最大的新能源汽车人才培养基地,牵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获评重庆市高校就业创业示范单位,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摘金夺银。

二、对接主导产业需求,形成特色学科“新优势”

坚持“以工为主、以理为基、以文赋能”思路,形成紧密对接“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的学科体系。一是建强国防科技特色学科。作为西南唯一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院校,发起成立兵器B8联盟,组建国防科技先进技术研究院,设立学科特区,布局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防科技学科高地。二是建强汽车产业龙头学科。开展学科“揭榜挂帅”行动,自主设置智能电动车辆等交叉学科,全部学科服务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万亿级产业发展。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机械工程学科位列全国前列,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专业博士点。

三、实施人才首位战略,打造聚才引智“强磁场”

坚持“思想过硬、教学过硬、科研过硬”理念,赋能西部人才中心建设。一是科学谋划青年人才培育。迭代升级“人才二十条”及配套制度20项,实施博士进团队、团队进基地、基地进学科“三进”人才成长模式,自主培育了“国家杰青”等高水平人才,汇聚了省部级以上人才300多人次。二是系统布局高端人才引进。构建“一把手”领衔、专班牵引、全员参与的引才机制,坚持“一人一策”,引进全球顶尖人才3名,占全市七分之一。

四、树牢科技创新旗帜,建强引领发展“动力源”

坚持“向最高处攀登、向最深处钻孔、向主战场进军”导向,服务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一是彰显科技创新辨识度。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纳米时栅被誉为“中国精度”,实现了我国精密位移测量技术及器件自主可控。二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构建全链条周期孵化链,获批国家大学科技园、教育部首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孵化企业300余家,产值超100亿元。专利转化合同金额连续2年位列全国高校50强,在科技部单项成果转化榜中居全国第7,入选中国产学研合作“十大好案例”。

下一步,我校将一体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着力创建国家一流学科,奋力打造重庆理工类高校发展样板,在教育强市建设中再立新功。


全市教育大会发言摘编

重庆教育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重庆市教委官方发布,重庆教育权威资讯,教育民生服务,教育政策咨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