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特辑】瑞雪迎除夕,福满千万家

文摘   2025-01-28 09:35   黑龙江  

(新闻中心记者:张思桐 )



除夕又称“大年夜”、“除夕夜”,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常在每年农历十二月廿九或三十日,故而又被称为大年三十。除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与腊祭有关。当时皇宫中会举行“大雄”仪式,以击鼓的方式来驱逐疫病之鬼,称作“逐除”。而“除夕”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西晋时期。

除夕的习俗不断丰富,逐渐演变成了人们心中的“约定俗成”。清晨,会先给家里进行大扫除,以求扫除旧岁的晦气。随后,一家人齐心协力,将春联、福字贴在大门和窗户上,表达对新年的美好期许。午后,各种各样的灯笼被高高挂起,只待晚上时亮起,照亮游子回家的路。

夜幕降临,阖家围坐。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饭后,长辈会给晚辈发压岁钱,小小的红包承载着对子女的美好期望。窗外,烟花爆竹齐鸣,正如诗中所言“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一家人带着对未来的憧憬步入新的一年。

除夕,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种文化,它承载着无数国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盼。如今,中华文化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全球20个国家和地区,都已经把除夕定为整体或部分城市的法定节假日。




(海报设计:王雪如 李佳诺)

编:刘柯琰

责编:朱子怡 林越 宋蕊

审编:徐伟伟

监制:徐伟伟

西语微说
欢迎关注西语学院公众平台-西语微说,在这里,你可以看到西语学院的全部动态,第一时间了解学院大事。在这里,每天不同的板块内容,是了解西语的窗口,是放松心情的首要选择。我们在西语微说,等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