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大会资金谈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歧明显

财富   2024-11-21 18:58   北京  



气候大会现场,NGO呼吁发达国家为气候变化出资 摄影:韩舒淋


中方表示,中国已经自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气候资金支持,为全球气候资金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这绝不代表中国跟发达国家一样有出资义务,这两件事性质完全不同



文|《财经》记者 韩舒淋 发自巴库

编辑|马克


历经一周的技术谈判和三天部长级磋商,11月21日凌晨三点,本届气候大会最关键的议题:气候资金新的集体量化目标(NCQG),主席国终于发布零号案文,为后续磋商奠定了基础,也意味着本届气候大会核心议题的谈判进入冲刺阶段。

零号案文的篇幅缩减到了10页、61条,较技术谈判阶段提交的25页、包含两项附录共151条的草案大幅精简。在一些关键议题和有分歧的议题上,案文保留了多个选项,供各缔约方继续谈判。

大会主席巴巴耶夫曾在11月18日的主席国发布会上表示,谈判聚焦在资金承诺的三个关键因素:资金结构、资金数量和出资方。

11月18日,主席国召开新闻发布会,大会主席巴巴耶夫介绍谈判进展 摄影:韩舒淋

大会首席谈判代表亚尔钦·拉菲耶夫在11月20日的主席国发布会上表示,11月21日凌晨提交的案文并非最终版本,将对各方意见和讨论保持开放,根据各方意见进行修订。

在资金总量问题上,案文目前依然没有明确的目标,但给出了2025年至2035年每年万亿美元([X] trillion)的预期,相比此前的1000亿美元有大幅提升。

在资金结构、出资方这两个核心问题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依然分歧明显

从案文来看,核心的分歧体现在目标设定(Goal Formulation)章节,具体在第22至28条。其中22至25条的选项1体现了发展中国家立场,26-28条的选项2体现了发达国家立场。

资金结构方面,发展中国家强调发达国家提供和动员的气候资金(climate finance),应该是以赠款或同等形式,应该是新的、可负担的、可预测的、非债务性的资金,应该明确两个资金目标:提供(provision)的资金和动员(mobilization)的资金,其总额应达到万亿级美元。简而言之,发展中国家强调发达国家应该直接给钱(赠款),并明确提供和动员资金的目标。

而发达国家则强调新的目标为气候融资(finance on climate)目标,到2035年气候融资目标达到万亿级,每年为发展中国家动员数千亿美元资金,来源包括公共、私人和其他新渠道。简而言之,发达国家认为新的资金目标是各种渠道的融资目标之和,强调投资规模,而非直接给予发展中国家支持。

出资方方面,发展中国家如何出资、是何性质是核心分歧。发展中国家认为,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可以自愿为资金动员提供支持,但强调这种自愿支持不计入新的集体量化目标(NCQG)。而发达国家则认为,发达国家带头,其他有经济能力的国家也应努力贡献资金。

简而言之,发展中国家认为其提供资金的努力是自愿的,不应该计入气候资金目标中。而发达国家则认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提供的资金构成了新的资金目标。

此外,发展中国家还提出发达国家应该建立分担机制(burden-sharing arrangements),以其历史排放量和人均GDP为基础,分担实现提供资金的目标。

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赵英民在气候大会期间接受《财经》专访时强调,在NCQG中,发达国家出资是必答题,私营部门融资是选答题,其他国家自愿出资是课外题,要先答好必答题,再尽量多做选答题和课外题。

气候大会期间,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丁薛祥在11月12日世界领导人气候行动峰会上发言指出,2016年以来,中国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这是中国首次披露中方提供并动员气候资金的规模。

赵英民对此表示,近年来,通过“南南合作”、共建“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等各种渠道,中国已经自愿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气候资金支持,为全球气候资金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将继续推动“南南合作”、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中非合作,但这绝不代表中方跟发达国家一样有出资义务,这两件事性质完全不同。

针对谈判分歧,赵英民表示,各方应维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所确定的原则、目标和严格授权,在尊重和遵守这些的前提下寻找共识。

责编 | 张雨菲

财经杂志
《财经》杂志官方微信。《财经》杂志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主办,1998年创刊,秉承“独立、独家、独到”的新闻理念,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报道见长,是政经学界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的必读刊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