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届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建设学术交流大会成功举办

文化   2024-10-02 12:01   北京  

9月28日,第8届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建设学术交流大会在成都成功举办。会议以“园林植物塑造高品质人居环境”为主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主办,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承办,北京林业大学植物景观与生态规划研究中心、榉树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四川国光园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协办,《中国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北京《风景园林》杂志社有限公司、《中国花卉园艺》杂志社、北京市新青年风景园林发展研究中心、成都市公园城市信息宣传中心媒体支持。来自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高校及企事业单位代表等150余名人员参加会议。

大会开幕式之前,完成了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理事会换届选举工作。



董丽

第二届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


·大会开幕式·


开幕式上,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志强、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执行院长沈中伟、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陈明坤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处长张守红主持。


张志强副校长代表本次大会主办方,向参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问候。并指出,2020年北京林业大学在国家林草局科技司指导下,牵头成立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国家创新联盟,旨在推动以园林植物应用为核心的上下游创新链与产业链科技融合,实现理论创新、技术革新科技融合,材料研发、政产学研用协同推进。联盟秉持合作共赢、创新发展理念推进工作,在园林植物资源开发与苗木生产、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自2011年首届活动以来,此系列学术活动致力于搭建交流平台,已成功举办8届,成为重要学术交流品牌。本次大会邀请众多知名专家学者,聚焦主题交流,期待为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沈中伟执行院长代表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对参加大会的广大同仁致以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园林植物作为城市植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区域气候条件的调节器,更是居民幸福生活的守护者。研究植物应用与城乡环境优化、居民幸福感提升的关系,挖掘植物在公园城市建设、花园城市构想实现中的重要作用,已成为我们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相信通过大家的深入交流和共同努力,一定能够推动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建设领域的理论创新和技术进步,为构建更加美丽、宜居、和谐的城乡环境贡献智慧和力量。期待本次大会能够成为大家增进友谊、深化合作的桥梁和纽带,促进学术界、产业界和政府之间的紧密合作与协同发展。


陈明坤理事长代表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对大会的开幕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来宾致以诚挚的欢迎。他表示,园林植物作为城乡生态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多重复合功能,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对于塑造高品质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公园城市理念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城市与生态和谐共融,园林植物在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成都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深入研究花重锦官城的植物应用历史,并系统梳理成都花木诗词以及传统植物文化在成都特色人居环境营建中的应用,着力推动园林植物的生态景观碳汇、健康、防护、美化、文化等多功能协同塑造高品质人居环境。相信各专家学者、业界同仁们通过深入研讨和交流,共同分享各自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推进人居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有益启示。


北京林业大学科技处处长张守红主持开幕式,并宣布“第8届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建设学术交流大会”开幕。


·会议主旨报告·

主旨报告共6个。中国花卉协会副会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赵良平作《构建现代化花卉产业体系,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报告;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志强作《城市植被对大气颗粒污染物的影响》报告;成都市风景园林学会理事长、成都市公园城市建设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陈明坤作《公园城市·成都世园》报告;上海市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胡永红作《国家植物园建设的思考—从国际发展到国内实践》报告;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副院长、二级研究员刘庆作《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几个生态问题》报告;香港科技教育学院语文及通识教育学院主任、教授张浩作《香港古树名木多样性及风险评估》报告。

董丽                                傅娅

主旨报告分别由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联盟理事长董丽和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系主任、副教授傅娅主持。


主旨报告一


赵良平副会长以《构建现代化花卉产业体系,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为题作主旨报告

摘要:以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背景,解析《关于推进花卉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全国花卉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出台的背景、发展思路和主要内容。总结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涵要求、现状特点、已取得成效,提出“花卉种业振兴、全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科技兴花、质量提升、数字赋能、文化引领、推动消费”七大发展战略,分析构建现代化花卉产业体系的六个重要方面和建设花卉强国七个重要方面,最后从“强化种质资源收集、加强自主创新、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化经营、加快构建产业体系、推进科技进步、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等七个方面分析当前关注重点。花卉业的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高质量发展论述的指引下,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向着建成花卉强国的目标不断迈进。


主旨报告二


张志强副校长以《城市植被对大气颗粒污染物的影响》为题作主旨报告。

摘要:作为城乡人居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关键组成部分,植被发挥着多种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如何发挥园林植物净化大气颗粒物,促进居民健康的作用,受到了国际社会的普遍重视。然而,由于植被吸附滞留大气颗粒污染物功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定量评价其作用较为困难。本报告对北方城市园林绿化常用的不同乔灌木树种和不同配置模式吸附与滞留大气颗粒物功能及其因素进行解析,介绍当前主要的研究方法,主要研究结果,目的是为园林绿化规划设计提供一定的依据。


主旨报告三


陈明坤院长以《公园城市·成都世园》为题作主旨报告。

摘要:围绕“公园城市·美好人居”主题和“绿色低碳、节约持续、共享包容”理念,从世园会背景、申办历程、创新实践、展园创意、转化利用等方面,系统介绍成都世园会相关情况,阐述成都世园依托优厚生态本底、彰显绿色发展理念、赋能公园城市建设、示范前沿新技术、引导花木文化传承、塑造绿色生活方式、激活产业高质量发展等作用,以期实现营城惠民,共享幸福成都。


主旨报告四


胡永红园长以《国家植物园建设的思考——从国际发展到国内实践》为题作主旨报告。

摘要:植物园是以活植物收集为基础开展保护、研究、利用、展示和教育的机构。植物园的概念可追溯到我国的“神农本草园”,现代植物园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博物学兴盛时期,殖民地扩张推动了植物园的繁荣,促进了植物学发展和经济作物的利用。随着全球生物多样性每况愈下,植物园成为研究和保护植物多样性的主力。借鉴世界上其他国家植物园的经验,以“国家代表性”“科学系统性”“社会公益性”为准入条件,我国正在构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万物和谐的国家植物园体系。基于创建上海辰山国家植物园的实践,我们提出立足国家植物园体系,覆盖本土植物资源,辐射全球;建设植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统筹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创新管理运营,提升可持续性等建议。


主旨报告五


刘庆院长以《城市景观建设中的几个生态问题》为题作主旨报告。

摘要:围绕公园城市景观建设,主要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在介绍植物群落结构、植被动态、植被地带性、景观生物、景观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服务等基础上,提出了模拟近自然景观、注重先锋植物群落配置、适地适树、植物与其他生物协调、植物与水土气等环境协调、发挥城市景观的生态服务功能等6个方面的建议,促进城市景观更加自然、更加可持续、更加低运维成本、生态服务更加有效,提升公园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


主旨报告六


张浩教授以《香港古树名木多样性及风险评估》为题作主旨报告。

摘要:古树名木在城市中发挥着特殊的生态、历史和景观作用。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的古树名木受到城市密集化和不当护养的威胁,需要深入研究以指导管理和保护。本研究评估了香港市区古树名木的树木多样性、结构和健康状况,对30种缺陷病症症状(物理和生理)进行了评估。



·会议交流报告·

交流报告共10个,四川国光园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高级工程师刘刚作《植物生长化学调控技术在园林养护中的应用总结》报告;西南交通大学建筑学院风景园林系讲师、硕士生导师、四川省高层次青年人才李晓鹏作《花开在野——关于应用自生植物营建景观无法回避的几大问题》报告;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李新宇作《北京城市绿地碳汇功能监测与评价实践》报告;广东省人居生态园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园林高级工程师李银作《城园融合背景下的植物科普创新及应用探索》报告;成都市植物园(成都市公园城市植物科学研究院)生态学博士陈文凯作《公园城市园林植物碳汇、花粉数据库构建及应用探索》报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萱草育种团队教授、博士生导师、联盟萱草协作组主任张志国作《我国萱草产业现状、挑战与机遇》报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风景园林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李仓拴作《植物的CSR性格:理论、实验与实践》的报告;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装备与物资部副部长黄岚作《融合中西医学智慧——中草药植物在医院百草园中的创新实践》报告;杭州市水生植物学会理事长、高级工程师陈煜初作《荷花在人居环境中应用的问题和对策》报告;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徐晓蕾作《济南春季高校校园自生植物组成与多样性时空特种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报告。


彭东辉                          谭广文

交流报告分别由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彭东辉和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广东省风景园林工程大师、教授级园林高级工程师谭广文主持。


交流报告一


刘刚副总经理以《植物生长化学调控技术在园林养护中的应用总结》为题作交流报告。

摘要:重点对园林植物栽植和管养中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品种、功能、效果进行了介绍,通过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让植物按照管养者的需求进行生长,并能提高园林养护质量,降低养护成本投入 。


交流报告二


李晓鹏讲师以《花开在野——关于应用自生植物营建景观无法回避的几大问题》为题作交流报告。

摘要: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大面积的建造活动造成自然植被空间的骤减及生境破碎化。长久以来被人类视为“杂草”驱除、生命力极其顽强、默默修复自然创伤的自生植物逐渐走入更多学者和设计师的视野。曾经,在对一块场地进行种植设计时,常将那些早已定居的自生植物清除,继而替换成按照视觉效果搭配的园林植物组团。在意识到这些植物需要更多、更精细的养护工作后,如何合理应用自生植物、并将其融入绿地景观营建中成为国内外研究者共同面对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我们要正视和解决以下问题:(1)审美观念转变;(2)拓展绿地功能;(3)转变管养方式;(4)协调物种的储备;(5)平衡栽培种与自生种;(6)等待演替作用;(7)更科学的设计及管理;(8)了解自生植物应用的潜在风险。


交流报告三


李新宇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以《北京城市绿地碳汇功能监测与评价实践》为题作交流报告。

摘要:报告从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提升、北京花园城市规划的视角出发,阐明了城市绿地作为城市中直接增汇、间接减排的唯一要素,在“碳达峰、碳中和”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归纳总结了目前城市绿地碳汇功能评价的主要方法和模型,并从生物量法、模型模拟法、同化量法分别介绍了本团队近年来开展的北京城市绿地碳汇研究实践和取得的相关成果。


交流报告四


李银主任以《城园融合背景下的植物科普创新及应用探索》为题作交流报告。

摘要:在华南国家植物园“1+3+N”城园融合体系建设背景下,公园景区的科普功能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差异化建设“区园点”体系,全面实现植物保护、园林园艺展示、生态科普教育,是公园科普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报告以广州珠江公园和越秀公园生态科普宣教点建设为例,从科普场所打造、科普内容挖掘、科普产品设计、科普活动组织等方面展现公园植物科普的创新思路。


交流报告五


陈文凯博士以《公园城市园林植物碳汇、花粉数据库构建及应用探索》为题作交流报告。

摘要:为响应“碳中和、碳达峰”战略决策和“健康中国”国家战略,本团队着手城市园林植物碳汇、花粉数据库建设,并开展绿地碳汇测算及花粉时空分布等基于该数据库的应用研究,以期为园林合理配置、降耗增汇措施和降低绿地致敏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助力城市科学增绿。成都市植物园目前已构建完成涵盖近百种成都市常见园林植物碳汇数据库和四百余种植物的花粉图像数据库,相关结果能够为城市绿地碳储量测算、花粉鉴定及花粉时空分布提供较为扎实的科技支撑。


交流报告六


张志国教授以《我国萱草产业现状、挑战与机遇》为题作交流报告。

摘要:基于长期从事萱草研究、种质收集、育种与推广,总结我国萱草产业发展中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对策与建议。


交流报告七


李仓拴硕士生导师以《植物的CSR性格:理论、实验与实践》为题作交流报告。

摘要:植物群落作为城市绿地的基本单元,其稳定性不仅有助于降低管理维护成本,而且对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景观质量和生态安全意义重大。功能群是指对环境有相同响应和对生态系统有相似作用的植物集合,其多样性被认为是影响群落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为此,本研究选取适宜的“CSR(竞争型-耐胁迫型-杂草型)功能群”分类,提出通过多样化CSR性格植物搭配提升园林草本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并开展了城市自生群落CSR功能多样性实验和园林草本植物CSR功能多样性实验研究。基于上述理论与实验,在实践中通过添加不同CSR类型的植物以提升城市自生群落的稳定性。本研究从功能多样性的视角,提出了一种通过CSR性格植物搭配提升群落稳定性的方法,以期为今后我国以提升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为导向的园林草本植物群落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交流报告八


黄岚副部长以《融合中西医学智慧——中草药植物在医院百草园中的创新实践》为题作交流报告。

摘要:中医药在“健康中国”战略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当前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核心驱动力,中西药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此次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中草药植物融入医院园林景观不仅彰显文化自信,将传统的中医药理念与医疗空间完美融合,为患者和医务工作者带来身心双重疗愈,也彰显医院“精于专业、仁心济世”的风范。


交流报告九


陈煜初理事长以《荷花在人居环境中应用的问题和对策》为题作交流报告。

摘要:荷花(Nelumbo nucifera)是我国十大传统名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全身都是宝的经济价值,花大和色艳的花卉形态特征而深得人们喜爱。在园林水景、湿地生态修复及乡村振兴中得到广泛应用。荷花在改善人居环境应用时,经常因各种原因产生不良问题,据对多个荷花改善人居环境应用项目的调查,梳理总结出九个主要问题,并指出问题的主要症结及对策。


交流报告十


徐晓蕾副教授以《济南春季高校校园自生植物组成与多样性时空特种研究—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为题作交流报告。

摘要: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探讨济南高校春季的自生植物组成和时空变化特征。调研结果表明,校园内自生资源丰富,共记录到47科115属139种。从时间变化看,自生植物种类数量随着时间递进呈现上升趋势;从空间变化看,各类生境的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该现象主要由多种人工干扰因素所致。这些研究结果可为高校校园自生植物景观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圆桌讨论·


甘肃新科建设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高级工程师董鹏举主持圆桌讨论。
嘉宾包括:北京市花木有限公司副经理、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张先哲,棕榈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程清文,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晋涛,杭州植物园党委书记、园长张海珍,上海市园林设计研究总院副院长、总工程师赵彦,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副院长、教授任震,石家庄市植物园科研所所长胡文芳
圆桌讨论围绕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多环节,气氛热烈,发言精彩,观点鲜明。针对目前园林植物与人居生态环境建设领域的新问题、新趋势,从行业管理、花卉苗木、教学科研、规划设计等各方面提出了系列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和意见建议。大家认为,本次大会将为行业领域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信心激励。


·闭幕式·


闭幕式上,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联盟理事长董丽进行大会总结。她认为大会报告精彩纷呈,交流深刻而富有成效。她指出,当前行业面临诸多挑战,加强产学研合作迫在眉睫。本届大会围绕“园林植物塑造高品质人居环境”这一主题,强调了园林植物在城乡生态网络中的重要地位和多重功能,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挖掘其在公园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建设高品质城乡人居环境意义重大。最后,代表主办单位感谢各方的辛勤付出,祝愿园林事业蓬勃发展。



本届大会期间,同时举办了大学生论坛。第8届园林植物与人居环境建设学术交流大会圆满完成所有议程,成功落下帷幕。



内容提供 植物与环境创新联盟

审核 曹娟


声明

本文版权归本文作者所有

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如需转载请与后台联系

欢迎转发



风景园林杂志
《风景园林》杂志社致力于记录国内外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以及城市设计、公共艺术等领域的重要事件、新锐思想和优秀作品,是一家集出版、展览、讲座、咨询等学术交流活动于一体的传媒机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