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约车司机爆料,一网约车平台发布通知,表示“2025年平台针对诱导取消、不按承诺提供预约服务、故意绕道等等8类违规行为列为整治重点,如核实此类投诉,将召回培训”。
针对“违反平台规则,经平台教育后仍不悔改”、“打投诉电话的”,平台将取消合作。
而据网约车司机解读,这里平台所说的”取消合作“,也即会对司机的接单账号做封号处理。
为何平台对”打投诉电话的”,要取消合作(封号)处理呢?
此前,有网约车司机晒出自己成功申诉的图片。申诉理由是,“天天打电话过去监管部门投诉平台”,面对这样的理由,平台给出了“举证有效,违规处罚将撤销”的无责处理。
但,“监管部门投诉平台”这样的申诉理由,并不是对每一家网约车平台都适用。
不久前,上海一名网约车司机在接机时,因为乘客原因未能如约完成订单,被某平台以“爽约”名义扣除200元的“违约金”。之后,该平台又因为司机“扬言政府渠道曝光”,而对司机扣款408.88元。(详见《扬言政府渠道曝光,一笔网约车订单被扣款608.88元,封号3天》)
近年来,针对网约车平台的投诉有增多趋势。这类投诉,既有来自乘客的投诉,也有来自网约车司机的投诉。
网约车司机对平台的投诉,“平台的判罚和扣款”是一个主要原因。
而针对司机的判责和扣款,则是目前平台治理的主要手段。
如果司机出现所谓“经平台教育后仍不悔改”的行为,很有可能就会面临平台扣分、扣款、封号“三件套”之一或者组合式的处罚。
只是,随着国家对平台企业“算法治理”的加速推进,网约车平台动辄“扣分、扣款、封号”的思维也该变一变了。
毕竟,网约车平台这么多,司机不在这家跑了,还有其他许多家可以选择呢。
网约车行业咨询
或聊一下「司机群」「车队长」「平台合作」
加我个人微信
扬言政府渠道曝光,一笔网约车订单被扣款608.88元,封号3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