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季节的上海
太适合来一场City Walk
本期“SHNU校园体验官”来到黄浦区
与上海师大的博士研究生们
同上一堂行走课程
刚下大巴,体验官就被梧桐掩映下的南昌路给迷住了。秋日午后的金黄阳光洒在街道两边各式各样精致小店的橱窗上,时尚靓丽的爷叔阿姨携手在悬铃木下悠闲散步。今天的教室没有屋顶,没有课桌;而是这片以新老渔阳里为中心的旧式石库门里弄,是伟大建党精神发源地——上海红色源头一公里,也是今天“习近平上海足迹”课程的行走课堂。
为保证行走课程的授课质量,主讲教师、人文学院姚霏教授不仅佩戴了无线讲解器,还为学生准备了蓝牙耳机,手中的平板电脑化身移动板书,力求从听觉、视觉和触觉层面强化课程体验。
从上海科学会堂出发,向东而行,首先经过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旧址;随后到达老渔阳里2号,这里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之一的陈独秀的寓所,同时还担任着《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中共第一份党刊《共产党》编辑部、中央局机关办公场所等多个角色;接下来经中共地下党秘密联络点——锦江茶室、复兴公园,至大同幼稚园旧址,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革命家庭的动人往事;后前往兴业路,到达博文女校,这里曾是中共一大代表的食宿地;最后前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感受百余年前革命先驱在开天辟地的事业中所孕育的伟大建党精神。
city walk
姚霏老师一面以历史建筑为课本,娓娓道来曾经发生在这里的革命故事,一面又作为“老上海”,向大家介绍“老虎窗”“石库门”的沪语读法及命名由来,给这段城市行走增添了许多别样趣味。抚摸着科学会堂墙面里镶嵌的小石砾,看阳光穿过玻璃大门,五彩的光柱滴落于石板台阶上,体验官不由得感觉时空扭转,仿佛能感受到那个年代,在这条街道某个弄堂里,前辈先贤们也在这样一个秋日的午后,伏案疾书、筹划革命的身影。
在行走过程中,每位研究生都沉浸于多样化、互动式的学习体验:有中意的革命文物,可以驻足观摩;对某位历史人物的生平故事感兴趣,可随时举手提问;就共同关注的问题提出基于各自研究方向的独到见解,在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中拓展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置身于“红色露天博物馆”,研究生们亲历知识发现与构建的过程,将一个个历史小故事串连成趋于完整的知识框架,用脚丈量历史厚度。
提及授课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环节,非参观大同幼稚园旧址(南昌路48号)莫属。这是我党创办的第一所招收抚育革命者子女的幼稚园,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龙三兄弟曾寄宿于此。姚霏教授在幼稚园旧址授课时,吸引了一位骑自行车的老先生驻足观看。听到兴头上,他还加入了课程讨论,兴致勃勃地回忆起儿时在这儿上学读书的故事。通过师长的讲述,当地住户的口述,透过可触摸的历史建筑,感受过去与现实的连接,勾勒出这所“红色摇篮”保护革命火种,积蓄革命力量,照亮千万中华儿女幸福生活的真实画面。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红色火种星火燎原。
步履不停,学习不止。夕阳照映下,本次别开生面的行走课堂顺利收官。师大博士研究走出校门、走进社会,与现实紧密结合、与实践充分互动、与时代同频共振。行走于这座光荣之城,既行动,亦触动。
本次课程紧扣“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建设,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的足迹以及上海服务国家战略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为内容支撑,充分利用城市红色资源,深入挖掘城市历史建筑和革命文物中蕴含的伟大建党精神,创新实践“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协同育人模式,引导研究生自觉传承红色基因。
为了更好落实教育部《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该课程依托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结合上海实际,通过挖掘红色资源而新增开设的一门博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由研究生院牵头,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担教学任务。
撰稿:周怡佳
拍摄:郭金枫
排版:张嘉仪
校对:金伟
编辑:融媒体中心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