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Pixabay
撰文 菡萏
三十多年前,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提出了一个当时看来非常古怪的想法:将 mRNA 设计成药物。然而,她花费了 30 年也没能为自己的项目赢得像样的研究经费。其中一次评审专家们需要从 7 名科学家中挑选 6 名给与资助,这名未来的诺奖得主成了唯一一位落选的申请人。
最终,卡里科以常人难以企及的奉献精神克服了经费不足的困难,她的决定性贡献让 mRNA 新冠疫苗得以问世。但这也在提醒我们,人类可能错过了很多革命性的科学思想,因为当前的主流科学资助体系被用来奖励那些已经成功的“大佬”,而不一定会看到真正代表创新的大脑。
竞争性国家经费被看做是学者实力的象征,它能决定一名科学家在职业领域所占据的生态位。每个申请人常常需要准备动辄数十页的申请书,然后在多轮评审中等待自己的项目以 10%~20% 的可怜成功率踩着同行越过“龙门”。一项来自澳大利亚的研究显示,该国科研人员在一届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经费申请中所消耗的总时间,可以让一名学者连续工作 600 多年。
但是,这样耗时耗力的选拔过程却并不能做到“任人唯贤”。除了少数极优秀的项目外,经费获得者和失败者并不是通过准确客观的评价来决定的。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分析:如果选择两批不同的评审专家来给医学健康领域的申请书打分,只有 9% 的提案能保证总是得到资助,而时能时不能的项目比例高达 59%。这样看来,决定谁能获得资助的,更有可能是运气。
干脆来抽奖吧
于是,靠抽签来分配研究经费的方法诞生了。最近,荷兰蒂尔堡大学(Tilburg University)就用这种看起来不太靠谱的方法进行了一次“抽奖式申请”的实验。该校人类学与数字科学学院拿出了总额 10 万欧元的资助项目,并设计了一份抽奖式申请和选拔流程:
首先,校方向所有科研人员发出公告,通知有关这次经费申请的详细信息,并规定了申请的截止日期和合格标准。只要收集上来的申请书能在简单的同行评审中被认定为合格(评审人只需要做 8 个判断题,判断项目能否促进相关领域的研究发展,能否够加强研究合作,是否拥有可行性和可解释的预算,能否达到研究质量标准等),就可以进入抽奖环节。
事情从这里开始变得不一样了。组织方根据申请书,将不同项目按照预算数额从低到高划分成了四档,最低档在 5000 欧元以内,最高档为 15000 至 20000 欧元。申请预算越高的项目,被抽中的概率就越低,反之则越高(和乐透彩票的玩法有点相似)。为了保证“抽奖”过程的透明度和可信度,校方组织了一个公开的抽奖活动,并邀请了具有法律背景的外部监督员来监督整个过程。抽签过程中,每步都有双重检查以确保公正性。
图片来源:Pixabay
根据蒂尔堡大学前段时间发表于《研究评估》(Research Evaluation)的报告,在这次“抽奖式申请”中,一共有 15 个团队提交了申请书,其中 2 个团队的申请被前置同行评审认定为不合格没有进入“抽奖”,余下的 13 个队伍中有 11 个“抽中了”资助,2 个落选。
实际上,蒂尔堡大学并不是第一个这么做的研究机构。早在 2013 年,新西兰健康研究委员会就开始使用这种预审+抽签的方式来分配经费了。2017 年起,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奥地利科学基金(Austrian Science Fund)等德语区的研究资助机构也纷纷效仿。2021 年底,瑞士国家科学基金会(Swiss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也决定使用随机抽签的方法来分配所有竞争性经费,总额约为 9.1 亿美元。
靠谱吗?
抽奖式分配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申请项目的研究人员不再需要等待冗长的申请和筛选流程,评审专家也不再需要提供长篇大论的评审意见,只需要判断申请书质量能够达到进入抽签的标准就可以了。
其次,这种方式打破了强者愈强的马太效应,宝贵的研究资源能够更加分散,同时也能防止评审人因为主观偏倚或自身利益而做出的不公正选择。这样一来,一些小众或冷门方向的项目也能得到资助,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因此得以释放。一项数学模型显示,用抽签来决定资助分配,是在不影响项目质量或者受资助人多样性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的最佳方式。
甚至有更激进的学者认为,这类资助模式应该抛弃预审,因为同行评审的介入限制了随机分配的巨大潜力。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学者兰布罗斯·罗姆巴尼斯(Lambros Roumbanis)在一篇 2023 年发表的论文中犀利地指出,部分随机化更符合当前以竞争为导向的资助系统,但这也意味着它保留了同行评审的很多缺点,既无法根除偏倚和偏见,也很难节省时间。
实际上,在在蒂尔堡大学的案例中,人们确实发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抽奖的设定是为了防止过程被操纵,但总会有申请人会故意调低自己的预算计划,以获得最大化的中奖机会。同时,为了保证随机抽选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组织者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人力,精准组织和执行每个步骤,对组织方来说是个考验。
图片来源:Pixabay
更重要的是,随机抽取的机制看似公平,但实际并非如此。在前置的预审环节,由于评审者的主要任务是筛选合格而非评优,因此同行评审反而忽略了对优秀项目的关注。此外,只根据预算金额为中选概率加权,就可能出现“合格”项目被抽中,而“优秀”项目落选的可能——这可能导致资源越来越多地浪费在低效和平庸的研究人员身上,也可能导致那些认为自己更有资格获得资助的研究人员丧失信心。
但是,如果抛去预审,纯用抽奖分配经费,就需要对整个资助体系做出更彻底的改变。管理层和学界不仅需要大幅增加研究资金,为初级研究人员搭建一个受到保护的空间,也应该转移注意力,从过度追求“优秀项目”转向如何充分利用每个研究人员学术生涯中的有限时间。如果学界最终找到了实现这一愿景的方法,借用罗姆巴尼斯的话:“当下很多成功的科学家,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被替代的。”
尽管在蒂尔堡大学的研究案例中,组织者还未观察到受到资助项目最终是否获得了更加多样化的成果产出,但是他们的案例仍然为学界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指导。卡里科被资助系统拒绝了很多次,幸运的是她是一个执着的人。如果我们能将运气加进这个系统,科学突破的到来可能会更容易。
相关论文:
Martijn van der Meer, Marjolijn L Antheunis, Boudewijn R Haverkort, The practicalities of a partial lottery to allocate research funding, Research Evaluation, 2024;, rvae023, https://doi.org/10.1093/reseval/rvae023
Roumbanis, L. New Arguments for a pure lottery in Research Funding: A Sketch for a Future Science Policy Without Time-Consuming Grant Competitions. Minerva 62, 145–165 (2024). https://doi.org/10.1007/s11024-023-09514-y
其他参考来源:
https://www.statnews.com/2022/10/21/research-funding-broken-lottery-approach-could-fix-it/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german-funder-sees-early-success-grant-lottery-trial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news/research-grant-simulator-says-funding-lotteries-are-best
https://www.bmj.com/content/343/bmj.d4797.long
https://bmjopen.bmj.com/content/5/1/e00691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科研圈”。如需转载,请在“科研圈”后台回复“转载”,或通过公众号菜单与我们取得联系。相关内容禁止用于营销宣传。
▽ 精彩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