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声明:《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证券经营机构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实施指引(试行)》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新媒体形式制作的本订阅号推送信息仅面向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勿在未经授权前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非东吴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本订阅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推送信息。因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烦请谅解!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
评级:买入(首次)
投资要点
国网系云网基础设施和管理信息化龙头:国网信通是国家电网公司下属信产集团控股的央企,前身为四川岷江水利电力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国网信通产业集团正式启动重大资产重组,将“云网”融合业务重组注入上市公司,目前公司下属有中电飞华、继远软件、中电普华、中电启明星等优质资产。公司主要业务包括云网基础设施、电力数字化、企业数字化等三大业务板块,2023年营收占比分别为48%、27%、26%,2020年以来,公司归母净利润稳步增长,2023年营收77亿元,归母净利润8.28亿元。
电网投资规模扩大,信息化投入持续提升:根据界面新闻预测,国家电网2024年的电网投资额将达到6092亿元,续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高达13%,为近年最高。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是当前电网投资大幅增加的主要驱动力。根据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3年中国电力信息化行业市场规模达到4125亿元,同比增长34%,电网智能化投资规模将持续提升。
公司核心业务高壁垒,加大新市场布局:公司产业链布局完整,有望充分受益于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公司旗下四家全资子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电力行业信息通信业务的企业,通过长期的建设和运营,为客户搭建了支撑经营管理的复杂核心业务系统,相关系统的有效运营和后续迭代均依赖于服务商对客户业务的深入理解,客户黏性强。电网ERP国产化趋势显著、数字营销系统和企业门户不断迭代,公司作为市场内稀缺的信息系统供应商,将能持续受益。此外,公司在虚拟电厂、能源和电力交易等新市场深度布局,未来特高压改造、5G+升级将促进云网基础设施业务需求持续扩张。
国企改革前线,业务版图有望扩大: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曾指出,2024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落地实施的关键之年,也是承上启下的攻坚之年。各央企力争到2024年底完成70%以上主体任务,要稳步实施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加快新能源、主干管网、港口码头、资源回收再利用等领域专业化整合。公司在2019年完成重组后,国网体系内仍有部分子公司和国网信通存在业务重合。公司承诺在2024年12月前解决和南瑞集团、以及控股股东国网信产集团的业务重合问题。若承诺履行,公司将能拓展更多优质业务板块。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国网信通背靠国家电网,云网基础设施、电力数字化、企业数字化等业务优势显著,有望深度受益于电网信息化投资扩大,国企改革有望进一步扩展公司业务版图,我们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5/94/103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1/10.3/11.8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6/0.86/0.98元,对应2024PE仅为29倍,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电网投入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目录
1. 国网系云网基础设施和管理信息化龙头
国网全资子公司,持有优质资产。公司为央企,控股股东国网信息通信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整合系统内优质信息通信资源成立的全资子公司,截至2024年9月30日持有国网信通43.85%的股份,国家电网直接及间接持股公司51.79%的股份。公司100%持股中电飞华、继远软件、中电普华、中电启明星等优质资产。
业务通过下属子公司展开。公司四家下属子公司分别负责不同业务板块:
2.1. 电网投资规模持续扩大,信息化投入持续提升
电网投资规模持续扩大,“十四五”期间电网总投资将达3万亿。“十四五”期间,国家电网计划总投入3500亿美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根据界面新闻预测,国家电网2024年的电网投资额将达到6092亿元,续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幅高达13%,为近年最高。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改造,是当前电网投资大幅增加的主要驱动力。
2.2. 核心业务高壁垒,加大新市场布局
公司产业链布局完整,有望充分受益于能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公司产品线涵盖了信息通信产业链各环节,已经形成底层算力资源和上层应用服务的“IaaS+PaaS+SaaS”全方位产业布局,可以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信息技术服务。随着国家提出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以及持续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通信网络、计算存储等资源的需求不断提高,云网资源是基础,应用服务是关键,有云、有网、有行业应用的服务商将核心受益。公司已具备“云网融合”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可以充分发挥“云”和“网”的协同效应,竞争优势突出。
电网核心地位稳固,客户粘性强。电网业务体系复杂,需要较强的行业know-how,且属于涉及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对于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配套服务资质要求较高。公司旗下四家全资子公司是国内最早一批从事电力行业信息通信业务的企业,对电力行业信息化有着长期、深入、全面的理解,通过长期的建设和运营,为客户搭建了支撑经营管理的复杂核心业务系统,相关系统的有效运营和后续迭代均依赖于服务商对客户业务的深入理解,客户黏性强。
营销2.0系统开启新一轮建设周期。电力营销1.0系统始建于2006年,主要由朗新科技、东软集团和中电普华三大企业建设及运维。电力营销2.0系统在原有1.0系统上进行底层架构的革新,采用“微服务底层+中台化”的架构,实现跨业务、跨能源、跨主体的业务联通和数据共享,提升营销服务水平。营销2.0试点项目的核心参与者仅有朗新科技和中电普华两家企业,已经实现电力营销业务标准化和业务全覆盖。公司未来将持续保障19家国网省公司稳定运行。
电网ERP规模稳定增长,国产化大势所趋。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预计在2023年底中国ERP市场规模将达到440亿元,到2028年将达到700亿元,其中电力ERP系统占比5%,在整个ERP下游应用市场规模中排第四,电力ERP市场主要仅有国网信通、远光软件两家参与。当前电网ERP国产化水平仍然较低,电网作为重要行业,信息安全值得重视,电力系统实现国产ERP替代任重道远。公司旗下中电普华、中电启明星均有所布局,我们预计该部分业务将持续受益于电网ERP国产化投入。
企业门户业务国内领先,客户粘性强。企业门户是企业信息化系统的入口,通过该入口可访问企业运营相关的 OA 办公系统、ERP 系统、CRM 客户管理系统,同时提供企业信息资源的聚合、导航和个人待办事项的提示。企业门户包含身份信息管理、多终端展示等模块。中电启明星在企业门户领域处于主导地位,新一代企业门户完成顶层设计优化方案,实现内外互通,成功在上海电力试点并拓展至甘肃、湖北、蒙东等省电力公司。企业门户管理着客户的用户身份信息与客户多个系统进行了集成,转换周期长、成本高、影响大。因此,客户对中电启明星企业门户业务的依赖性高,具有较强粘性。
虚拟电厂深度参与。公司已参与了虚拟电厂相关示范工程案例,打造覆盖“源网荷储充”一体化运行虚拟电厂运营平台,面向一定区域内的企业园区、商业楼宇用户开展区域能源供需平衡,平台功能包括资源聚合、负荷预测、资源精准调控、可调潜力评估、执行监测、协同优化、认证评价等。目前平台已接入华北辅助服务市场、天津、上海虚拟电厂参与电网调节虚拟电厂业务。基于电享家产品打造负荷聚合平台,公司高效支撑完成四川省首次电力需求响应,削减高峰负荷40.65万千瓦。我们预计未来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各地虚拟电厂平台建设需求将持续提升。
能源交易和电力交易持续受益电力交易市场发展。在电力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售电侧市场进一步放开,信息化需求突显。能源交易业务一方面面向电力交易机构、用能终端销售电力交易服务系统及相关的硬件设备,另一方面也面向新型售电主体销售自主开发的“售电云平台”。电力交易服务系统是新型售电主体和用能终端之间的交易平台,可以支撑电力中长期交易、电力现货交易、竞价策略研究、偏差考核等业务。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绿证交易系统累计交易 8,900 余万张,夯实我国交易量最大的绿证交易平台地位,实现绿电消费核算系统在北京等6省级行政区部署上线。
特高压改造、5G+升级促进云网基础设施需求持续扩张。公司“两交”(武汉-南昌、张北-胜利)特高压配套通信工程按里程碑计划有序推进,完成设备安装,为后续开展系统联调测试奠定良好基础。公司持续支撑国家电网公司开展新建数据中心布局及“老旧小散”数据中心节能改造,自主研发的5G通信终端落地应用;高效完成北京、天津、南京、安徽合肥等地7800余千米通信线路运维保障工作。充分应用先进的卫星、无线通信技术创新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协同作战应急指挥体系。
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启动建设,电力中长期、辅助服务等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扩大,带来更多的电力交易接入需求,并有望拓展凭证交易、辅助服务等新系统。
3. 国企改革前线,业务版图有望扩大
关键假设:
1)云网基础设施:电网系统特高压改造、5G+升级促进云网基础设施需求持续扩张,公司云网基础设施业务有望稳健成长,预计2024-2026年收入增速保持在5%。
2)电力数字化:公司深度参与虚拟电厂发展,能源交易和电力交易领先实践,预计公司电力数字化业务2024-2026年收入增速为25%、23%、20%。
3)企业数字化:电网ERP规模稳定增长,国产化大势所趋,预计公司企业数字化业务2024-2026年收入增速维持在5%。
毛利率:预计2024年公司毛利率会有所恢复,后续总体保持平稳提升。
5. 风险提示
免责声明
联系人
首席证券分析师:
王紫敬 wangzj@dwzq.com.cn
执业资格证书号码:S0600521080005
公众订阅号(微信号:吴声计事)由东吴证券研究所计算机团队设立,系本研究团队研究成果发布的唯一订阅号。
本公众号所载的信息仅面向专业投资机构,仅供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观点的及时交流。
本订阅号不是东吴证券研究所计算机团队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东吴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或对已发布报告进行的跟踪与解读,如需了解详细的报告内容或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东吴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不构成对具体证券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或投资建议,不能够等同于指导具体投资的操作性意见。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供参考之用,接收人不应单纯依靠本资料的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应自主做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风险。东吴证券研究所及本研究团队不对任何因使用本订阅号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或可能引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本订阅号对所载内容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图片、影像等)未经书面许可,禁止复制、转载;经授权进行复制、转载的,需注明出处为“东吴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截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
东吴证券投资评级标准
投资评级基于分析师对报告发布日后6至12个月内行业或公司回报潜力相对基准表现的预期(A 股市场基准为沪深 300 指数,香港市场基准为恒生指数,美国市场基准为标普 500 指数,新三板基准指数为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北交所基准指数为北证50指数),具体如下:
公司投资评级:
买入: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上;
增持:预期未来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15%之间;
中性: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5%与5%之间;
减持: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介于-15%与-5%之间;
卖出:预期未来 6个月个股涨跌幅相对基准在-15%以下。
行业投资评级:
增持: 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强于基准5%以上;
中性: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基准-5%与5%;
减持: 预期未来6个月内,行业指数相对弱于基准5%以上。
我们在此提醒您,不同证券研究机构采用不同的评级术语及评级标准。我们采用的是相对评级体系,表示投资的相对比重建议。投资者买入或者卖出证券的决定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如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等,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东吴证券研究所
苏州工业园区星阳街5号
邮政编码:215021
传真:(0512)62938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