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国资系统:真情帮扶 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文摘   2024-10-25 10:57   广西  

FOCUS ON US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国资聚焦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蒋平华(左二)深入永福县堡里镇清坪村调研产业发展情况,并为当地群众解决难题。陈启平 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我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两大战略,组织全市国资国企先后派出驻村第一书记38人次,对荔浦、永福等5县(市、区)8乡(镇)11村开展定点帮扶工作。在市国资委和有关国企支持下,各定点帮扶村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民生保障不断增强,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收入逐年稳步增长,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因突出的帮扶成绩,市国资委分别被自治区和我市表彰为“2019—2020年度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我市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市国资系统在驻村工作队员和选派单位捆绑考评中,连续3年被桂林市委组织部评为一等等次。

  

金秋时节,记者走进灌阳县新街镇上甫村,这里的村道均为水泥硬化路面且四通八达,农家小院干净整洁。在该村冷水鱼养殖基地,村民们正在忙着捕捞鲟鱼、称重、装箱……大家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水质好,养出来的鲟鱼品质就好。”桂林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驻上甫村第一书记周潮星说。

  

周潮星介绍,从2021年起,投资集团负责定点帮扶上甫村。在集团帮助下,上甫村利用当地丰富的生态水源优势,积极探索“后盾单位+村党支部”发展模式,结合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以鲟鱼为主的特色生态冷水鱼养殖产业。经过3年多的努力,目前,冷水鱼养殖产业已进入稳定期。今年上半年,冷水鱼销售额同比增长100%。冷水鱼养殖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上甫村冷水鱼养殖产业的较快发展只是市国资系统开展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就要不断创新乡村治理。党的建设作为贯穿基层治理的一条红线,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助于将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市国资委一位工作人员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国资系统坚持党建引领,加强各帮扶村“两委”班子建设,推动村干部、党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市国资委成立了乡村振兴领导小组,由市国资委主要领导任组长,负责统筹谋划;分管领导任副组长,负责督促检查;班子成员负责跟踪指导;各驻村第一书记和结对帮扶人负责落实具体任务,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奖惩考核的工作机制。同时,选派优秀年轻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结合村“两委”换届选举,从返乡务工能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等人才中择优选配帮扶村“两委”干部,与当地党委共同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促使村“两委”班子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

  

为提升村“两委”干部履职能力,市国资系统帮助培训村“两委”干部138人次,协助村“两委”成立由村民代表担任组长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理财小组,提高村务、财务工作的透明度。多年来,各帮扶村未发生上访和群体性事件,无一例刑事犯罪案件,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该工作人员介绍,市国资国企有关领导还定期给帮扶村党员上党课,宣讲党章党纪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党员牢记初心使命,深入贯彻党的“三农”方针政策,积极为村集体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出谋划策。

  

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国资系统坚决落实党的惠民政策,全力保障和改善帮扶村民生,实施道路硬化修复、农田水利灌溉、河道护墙改造、饮水工程修建、美丽乡村建设及儿童家园修缮等系列惠民工程,帮助群众解决一大批“急难愁盼”问题。数据显示,10多年来,市国资系统累计筹措资金1.23亿元,捐助帮扶资金1483.4万元,完成帮扶村新建、扩建、修复道路62.8千米,改造或新建卫生室13个、校舍18所、农家书屋24个、饮水工程434处、太阳能路灯537盏、农户厕所1465个等。目前,各帮扶村全部通上水泥路,用上自来水,装上太阳能路灯,通信宽带、广播电视实现全覆盖。

  

市国资系统积极壮大帮扶村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通过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深加工等,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牛、羊、菜、果、薯、药”和小杂粮“6+1”优势特色产业链,培育形成具有国资国企特色和市场影响力的产业链,走出一条产业链引领带动、新型经营主体合作发力、农户全程参与的产业发展新路子。同时,捐助帮扶村资金563万余元,建成“党建+就业车间”5个、香菇大棚4间及冷藏库4座等,筹措资金建起6个鲟鱼养殖基地,培植罗汉果、砂糖桔、香菇等12个特色农产品品牌,累计提供就业岗位3350多个,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依托“企业+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市国资委组织城建集团、投资集团、产业集团等8家企业和6家农产品销售公司,参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帮扶工作,引导村民选好创收品种,帮助村民发展种植产业935亩、家禽养殖123万余羽、家畜养殖32万余头、水产养殖1.5万余千克,培养173户致富带头人,全力帮助群众增收致富。

  

市国资系统还搭建平台,帮助农户销售产品。市国资委动员国资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购买和协助销售罗汉果、砂糖桔等产品18200余千克;依托国企平台,帮助销售鸡蛋鸭蛋、鱼类等产品6600余千克。桂林银行在广西各地设立县域支行79家、县域小微支行370家、农村综合服务点6276家,助力实现“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帮助村民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助农取款、转账汇款等30余项公共便民服务。

  

此外,市国资系统还积极开展扶弱济困活动,全市国资国企干部职工先后帮扶困难家庭42户,开展爱心助学38人,帮助350余人获得“爱心免费午餐”;组织开展以“爱心共接力·扶智助脱贫”为主题的捐赠活动,捐赠图书6800余册。

  

市国资委主要负责人表示,市国资系统各级党组织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决策部署要求,持续增强驻村帮扶实效,在优化调整帮扶村产业结构、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加快集体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建强基层党组织和提升治理水平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取得新进展。





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智来水”让桂林城市供水更经济高效

如何在传统供水行业发展新质生产力?桂林市自来水有限公司(桂林城乡建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交出了一张精彩答卷:近年来,公司坚持新发展理念,在创新中变革,在变革中发展,充分利用工业互联网、机器感知、人工智能、5G等数字技术促进水务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努力打造覆盖“引水—制水—供水—用水”全链条智慧水务,取得显著成效。公司智慧水务建设项目荣获“中国地理信息产业优秀工程”铜奖,并被列为世界银行优质创新展示项目。


 “智慧”生产,引领高效精准生产新潮流 

  

近日,记者走进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城北水厂,一幅科技感十足的画面展现在眼前:清水在集水槽中静静流淌,高清摄像头时刻“凝视”各个角落,在线仪表精准监测数据,巡检机器人不停穿梭守护着供水安全。中控室里,技术人员全神贯注地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和图像。在加氯、加矾车间,净水药剂的投加不再依赖人工经验,而是根据水质指标自动调节,从进液到配置再到投加,实现全流程精准把控,不仅保障了水质稳定优质,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这是城北水厂“智慧水务”的应用场景。依托先进的“智慧水务”平台,技术人员坐在屏幕前可掌握水厂运行的整体情况——从设备的运行数据到管道分布,从生产流程到管网输配状态,再到终端用水的实时信息,均一目了然。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度分析,城北水厂不仅能实时掌握现状,更能预测潜在问题,让管理决策更智能、精准、高效。

  

随着智慧生产的广泛应用,市自来水有限公司还加快推行“无人”值守,基本达成水厂制水工艺现场无人(少人)化的目标。

  

“在过去,工作人员要来回穿梭于各个净水环节进行巡检。水厂实施智能化改造后,通过电脑就能对自来水处理流程进行全自动化巡检。”城北水厂负责人说,技术人员只要一点鼠标就能迅速查看各个巡检部位,劳动强度也降低了。

  

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的配电室、氯库、加氯间等区域,智能机器人则成为新的“守护者”,代替工人进行巡检。“过去每天的巡检周期是6小时/次,现在实现半小时/次。”该负责人说,“无人”值守的智慧水厂模式,既减少了人力成本,又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云上”诊断,构建科学管理运维新路径 

  

“设备检查非常‘吃经验值’,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拿着先进的‘设备听诊器’偶尔也会判断失误。”市自来水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摆脱粗放式管理方式,实时监测设备健康状况,“智慧水务”平台汇集了几十种常见的设备故障数据,就像一个“错题集”,当数据出现异常时,平台会进行自动比对,发现以往出现的“错题”便会及时预警,提醒技术员检查设备。

  

智慧水务平台还“倒逼”公司实现从经验管理向科学管理的转变。以往工作人员多凭借经验判断管网问题,如今有了模型辅助,决策更加精准高效。通过“仿真”模拟水流在管网中的流动情况,公司能够精准分析不同区域的水压分布、水流速度等关键信息。

  

针对供水管网漏点不易发现、探漏工作量大、人工探漏经验限制等实际问题,公司基于物联网和GIS平台等先进技术,在城区260平方千米供水范围内分布88个管网水测压点收集数据,并在管网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探索分区计量方案,准确定位漏点区域,有效缩小漏损目标区域,方便员工在更小范围内进行管道检漏与排查作业,提升漏损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公司探漏、修漏效率大幅提升,过去一两天的探漏和修漏工作量现可在一两小时内完成,维修及时率达到99.8%以上,漏损率比过去降低15个百分点,实现绿色节能与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同步提升。





为群众办实事






桂林小微担保公司助力少数民族企业发展


恭城瑶族自治县和龙胜各族自治县是我市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桂林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公司自2017年12月正式运营以来,截至今年9月已累计为两县687家企业提供8.7亿元的担保贷款支持。在金融活水浇灌下,这些企业实现快速崛起,不仅带动两地经济发展,也为少数民族群众创造了源源不断的家门口就业机会。

  

近日,记者在恭城瑶乡奇韵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区看到,公司负责人、瑶族企业家邓诗远正带领村民忙碌地加工生产柿饼。这些恭城柿饼将通过直播带货等方式,销往全国各地。

  

恭城的柿子收购价为每千克1.2元至1.6元,加工后的柿饼价格可达每千克6元至10元。但由于季节性收购和加工量增加,使得瑶乡奇韵公司的资金链逐渐紧张。2023年,公司面临无法按时归还银行贷款的困境,业务发展陷入瓶颈。

  

关键时刻,桂林小微担保公司伸出援手,通过“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瑶乡奇韵公司获得200万元的担保贷款支持,顺利渡过资金难关,柿饼加工产业实现持续蓬勃发展。近两年,该公司营业收入达2000万元,并带动当地大量瑶族群众就业增收。

  

位于恭城的广西清泉酒业贸易有限公司由瑶族女企业家欧阳玉玲参股创办,公司主要生产糯米酒、酒饼和酒曲等特色酿酒产品。随着业务规模扩大,清泉酒业开始投资建设年产6000吨酒饼酒生产线,但巨大的资金压力让企业一度陷入困境。

  

知悉情况后,桂林小微担保公司为清泉酒业提供了200万元的“总对总”批量担保贷款,帮助企业顺利完成生产线建设。如今,清泉酒业的产品已远销广东、湖南等地,2024年营业额预计达3300万元。同时,清泉酒业通过打造品牌和市场化推广,将瑶族传统酿酒工艺发扬光大,让更多消费者了解瑶族的文化特色和传统技艺,成为瑶族文化的展示窗口。

  

支持少数民族企业不仅是助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区域就业、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的重要手段。针对少数民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难题,桂林小微担保公司大力推进“总对总”批量担保业务,与恭城、龙胜相关银行深度合作,降低企业融资门槛,简化担保贷款手续,缩短审批流程,减少融资成本,更好地满足企业资金需求。

  

资金的注入,大大带动两县种植业、养殖业、旅游服务业、食品加工业等产业发展,为两地少数民族群众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就业机会。

  

在推动少数民族企业发展的同时,桂林小微担保公司还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推出“乡村振兴保”“攻坚保”“创业担”“政采担”等20多个创新担保产品,全面覆盖小微企业和“三农”领域,为“三农”提供低门槛、低成本的融资担保服务。

  

桂林小微担保公司董事长蒋志文表示,公司的使命不仅是提供融资担保,更是通过创新融资担保产品,帮助更多企业家在家乡开创事业,带动就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公司将坚持创新驱动,不断优化担保产品,加大对少数民族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让更多少数民族企业享受政策红利,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线故事






榕湖饭店国宾区餐厨组:以工匠之心 铸就榕湖品牌


榕湖饭店是国宾馆,也是我市重要的接待基地。作为饭店政务接待的重要力量,多年来,桂林榕湖饭店有限公司国宾区餐厨组全体员工积极践行工匠精神,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温馨的微笑、周到的服务、可口的菜肴,让海内外宾客感受到桂林的热情与真诚。

  

在榕湖饭店,国宾服务随处可见,国宾区餐厨组的员工更是国宾服务的能手,他们一专多能,业务精湛,都能独当一面。在每次重大政务接待前,他们都要提前了解客人的饮食习惯和禁忌,根据季节的不同菜单制定、菜品装盘、餐台设计,以及每道菜出品的时间、温度,上菜程序、食品卫生安全、服务员的站位、服务流程等环节进行精心设计,并反复演练,努力呈现桂林高质量的接待服务水平。

  

据统计,从2023年5月至今,国宾区餐厨组出色完成了97次贵宾的接待任务。

  

“要成为国宾区餐厨组的一员,不仅需要具备娴熟的服务技能,还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国宾区餐饮部经理助理陈丽芳说,国宴厅是榕湖饭店的特殊岗位,在这里工作,加班加点是常事,餐厨组的每一位员工都能从大局出发,舍小家为大家,临时通知加班都是毫无怨言。

  

优质的服务、杰出的业绩,让国宾区餐厨组获得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肯定。2023年4月,国宾区餐厨组荣获“广西工人先锋号”称号。

  

陈丽芳表示,国宾区餐厨组全体员工将充分发扬工匠精神,练就更扎实的技艺和过硬的本领,按照创一流工作、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团队的要求,继续做好各项接待工作,为提升桂林旅游服务品质和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贡献力量。





国企动态






市国资系统积极支持2024桂林艺术节


10月26日至11月3日,2024桂林艺术节将举行。近期以来,市国资委指导桂林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做好本届艺术节的宣传、服务和后勤保障工作,全力支持桂林艺术节打造成为“山水+”“戏剧+”“国际化”“年轻态”“人民性”交融的艺术节庆品牌和国际知名的城市艺术节庆活动。

  

旅投集团是桂林艺术节的重要品牌合作方,将为本届艺术节提供一系列支持,集团旗下的桂林大剧院、七星景区、象山景区(象鼻山公园)将作为重要舞台,演出一系列精彩剧目。艺术节期间,桂林大剧院将上演《咏春》《肖申克的救赎》《樱桃园》《那时,卞兴莲》《白蛇传》《山水有戏——中国剧协梅花奖艺术团广西专场演出》等多个剧目;七星景区将演出《土壤中的鼻子》《丛林奇幻探险》《有一个人》《男巫客厅》《铸剑》《小鲤鱼大冒险·灵渠奇遇》《360全明星秀》等剧目;象山景区(象鼻山公园)将举办“西南剧展80周年影像展”。

  

旅投集团相关人士介绍,集团正组织桂林大剧院、七星景区、象山景区(象鼻山公园)等做好各项前期筹备工作,确保艺术节期间相关演出在如画的景致中绚丽绽放,助力桂林艺术节成为世界级的文化盛事。

  

市国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资委将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理念,引导市属国企借助桂林艺术节平台布局文化产业,优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指导各国有公园景区创新开展各类主题营销活动、文化体验项目,推出深度游、研学游、体验式旅游等,更好地满足游客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推进文化布局与消费场景有机串联,探索整合优质文旅资源的新路径,不断创新项目开发运营模式,培育更多新型业态、融合产品和消费链条,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积极发挥国企在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上的带头作用,将桂林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更好地转化为品牌优势、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










投资集团举行职工岗位技能大赛


近日,桂林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铸工匠精神·展职工风采”2024年职工岗位技能大赛决赛开赛,来自该集团下属各企业100多名一线职工在各个类别的专场竞赛中比拼技能,展现岗位风采,展示投资集团人良好的精神风貌。

  

本次大赛是投资集团推进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搭建产业工人技能提升平台的具体举措,比赛项目包括驾驶员职业技能竞赛、三相电机安装调试技能竞赛、新能源厢式货车专项单元竞赛、街砖铺砌技能竞赛、护理人员技能竞赛、中西餐摆台竞赛、客房服务等11类。职工们通过“以赛促练”提升了岗位技能,激发了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展现出敬业精神和工匠精神。

  

投资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一直以来,集团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培养,通过岗位练兵、技术交流、技能竞赛等方式,不断探索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实现技能人才队伍的高质量、多元化发展。在集团公司历年举办的岗位技能大赛中,涌现出一批批技能过硬的技术能手,发掘出“全国劳模”“自治区劳模”等一批劳模工匠先进典型,营造了浓厚的比学赶超发展氛围。未来,集团将紧密围绕各产业板块人才需求,继续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努力培养造就新一批高水平技能人才和大师工匠,为集团高质量发展夯实人才基础。










宁远河水质提升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设完工


记者从桂林生态资源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截至10月下旬,桂林市象山区宁远河水质提升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建设已100%完成施工,即将进行竣工验收。目前,宁远河生态环境较施工前得到大幅改善,达到“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建设和保护目标。

  

宁远河水质提升和生态修复工程项目是桂林漓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子项目之一。项目由生态集团担任业主,总投资约2810.9万元,建设范围涉及象山区宁远河1.8千米河道,河道岸堤修复长度2.976千米。建设内容包括内在污染源治理工程、水生态系统构建工程、河床生态改造工程、河堤生态化改造工程、河岸缓冲带修复工程等。

  

生态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项目于2023年8月1日开工后,集团积极组织施工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共完成生态保护修复总面积10.39公顷,包括生态保护面积6.20公顷、种植沉水植物3.25公顷、种植挺水植物0.52公顷、建设缓冲带面积0.42公顷等。该项目的建成,可有效解决区域内存在的宁远河汇入漓江的汇合口断面水质不稳定等生态问题,促进自然观光、旅游、娱乐、休闲等相关产业发展,更好地保护桂林的生态环境。










青狮潭发电公司:积极助力青狮潭水库实施除险加固工程


记者从桂林市青狮潭水力发电有限公司(桂林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获悉,近期以来,该公司通过采取解决施工用地问题、提供施工电力保障、配合降低水位、保障周边厂矿及村民用水等一系列措施,积极助力青狮潭水库除险加固工程项目的实施,全力消除水库安全隐患,彰显国企的社会责任担当。

  

青狮潭水库是一座集城市供水、农田灌溉、防洪、漓江通航补水、发电及生态环境调节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大型水库,始建于1958年,迄今已安全运行66载,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该水库现已步入年迈阶段,出现病险,水库大坝安全综合评定为“三类坝”。根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部署,青狮潭水库正在实施除险加固工程。青狮潭发电公司作为青狮潭水库坝后电站,积极响应并全力配合此项重点工程。

  

为解决施工用地问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水库安全度汛相关规定,青狮潭发电公司多方协调,为工程项目提供了约3400㎡土地用于除险加固工程施工生产、生活用地,以及施工完毕后改建为防汛物资仓库、防汛材料堆放场地。同时,公司组织专业人员按照电力技术规范对青狮潭水电站现有的6千伏Ⅰ段608QF高压开关柜进行技术论证和勘察,确定高压开关柜能为工程项目800千伏安变压器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通过连续十几天的输电线路施工及供电部门验收同意后,于9月24日成功合闸送电。

  

围绕项目进展情况,从8月14日起,青狮潭水电站6台机组在高温环境下满负荷运行发电,通过增加发供电设备的巡视和维护频次,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按时按质完成水库水位下降任务。青狮潭发电公司还配合调度部门,开启支洞闸向东干渠下泄流量,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周边厂矿及东干渠下游村民用水问题,并帮助灵川县重点企业多方协调用水问题。








END


来源丨桂林日报社记者 徐莹波

通讯员 蔡召雄 陈启平 莫文彬

伍勍 廖忠强 刘清华 秦宇华

陈瑜 匡政杰 粟琴艳

值班编辑母   丹

责任编辑丨唐新颜

值班编委丨刘教清

桂林日报出品




桂林日报
桂林日报社主办的官方全媒体发布平台,实时发布桂林党务政务权威信息及其它信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