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我们鸡窝渡村做客!”10月30日上午,看着一群游客走进自家民宿,阳朔县阳朔镇鸡窝渡村村民张木发连忙热情地上前迎接。在平常日子里,鸡窝渡村的众多村民和张木发一样,都在忙活着一件事:接待游客,让游客们来村里玩得开心,玩得尽兴,来了还想来。
进入鸡窝渡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气派的小洋楼,房前屋后还配有微花园、微菜地;干净的柏油路两侧,设有精心维护的绿化景观……这一切,让众多游客不禁感慨:这样的新农村,堪比小城市,太美了!
从昔日发展落后的“鸡窝”小村,到如今八方游客争相前来打卡的“凤巢”,鸡窝渡村发生的巨变,令熟悉它的人都感慨不已。
这个小村的“华丽转身”,究竟因何而起?又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历程?
鸡窝渡村位于漓江支流遇龙河畔,因坐落于群山环抱中,形似鸡窝而得名。出生于1983年的张木发是土生土长的鸡窝渡村人,对于村子的发展变化,他颇有感触。“在我小时候,父辈们靠着种田种地养活一大家子,日子过得很艰难。”张木发说,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015年前后,村里的大部分青壮年为了更好的生活,纷纷选择外出打工。他也因家里经济困难,在初中毕业后就外出谋生。
2010年之后,张木发每次务工回家,都有一个同样的新发现:随着阳朔县阳朔镇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发展,来村里游玩的游客逐渐多起来了。与此同时,一些村民尝试通过接待游客,拓展收入渠道。
2014年,想着家乡的发展前景,张木发毅然决定返乡创业。他的奋斗目标就是建一家属于自己的民宿,专门接待游客。此后6年,张木发拿出务工的积蓄和搞货运的收入,先后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了一座拥有15个房间、同时可接待30多人的3层民宿。
2019年年初,在外打工10多年的村民陶开荣携妻带子,也返乡创业。他和张木发的奋斗目标一样:建民宿,吃旅游饭。不过,当时来村的游客虽然不少,但是村里民宿入住率并不高。“那时,村里道路难走,脏乱差随处可见,一些游客走一半就说不进去了。”陶开荣说,当时这样的现象也曾让他对建民宿的发展前景颇有忧虑。
不过,改变很快发生。2019年7月,阳朔县政府提出以遇龙河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为主,对44个自然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五拆五清五建”综合整治专项行动。鸡窝渡村成了首个改造的村屯。旧房拆了,新房建起来了,配套设施完善了,鸡窝渡村旧貌换新颜。看着村子的变化,陶开荣的干劲更足了。
2023年大年初一,陶开荣家的民宿开张迎客,当天就接了一批游客。这一年,靠着经营民宿,陶开荣一家收入20余万元。“以前打工,一年漂泊在外,还赚不到这么多钱,没想到,回村创业搞民宿竟然这么有奔头。”谈起收入情况,陶开荣喜笑颜开,信心满满。
“我们村已经成了阳朔有名的‘民宿村’。”鸡窝渡村党支部书记陶秀琼自豪地告诉记者,自2019年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之后,村里以民房改民宿的产业蓬勃发展,民宿入住率稳定,在节假日甚至会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截至目前,村里有霁云上院、竹窗溪语、闲心人家、良宿等精品民宿酒店以及村民自营民宿30余家。此外,陶秀琼还告诉记者,不仅是经营民宿的人吃上了旅游饭,全村人基本吃上了旅游饭。目前全村共170户600多人,旅游从业人员有300余人,主要经营竹筏漂流、民宿、农家乐等。这些年,旅游服务业成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年人均纯收入从2019年的1.5万元左右,已升至2万元左右。
据了解,近年来,鸡窝渡村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自治区第二批乡村振兴林业示范村”“自治区五星级乡村旅游度假区”“2022年度自治区乡村振兴改革集成前十优秀试点村”等称号,并入选2021年“壮美广西·乡村振兴”30个特色案例。这些荣誉让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更灿烂,心里的底气更足。
“我们的鸡窝渡村已是名副其实的幸福乡村。”陶秀琼说,载誉前行,她坚信“鸡窝渡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来源丨 桂林日报社记者 秦丽云
通讯员 陈隆强 莫壁艳
值班编辑丨母 丹
责任编辑丨胡逢超
值班编委丨刘教清
桂林日报出品